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封彦明 《学周刊C版》2011,(8):175-175
一、练习不拘一格。赏识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话一点也不假。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我国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学生作文“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出题目”,教师命题“要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他们主张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不要加以一点儿限制,让其顺乎自然,让学生写自己喜欢写的东西,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会感到枯燥,就会乐于写。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趣浓劳轻,乐此不疲”,如果让学生感到作文是一门很有趣的课时,即使是劳神费力,他们也会兴致勃勃而感到“劳轻”并“乐此不疲”的。如何使学生“趣浓”呢?笔者想就作文命题谈些体会。学生对作文产生“怕”“厌”的心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很重要的一条是命题不当引起的,命题如果偏高偏难,学生会感到无从下笔,命题陈旧,即使是切合学生实际,也很难引起兴趣,比如象《春游》《一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文教师感到棘手的事。一是作文教学是长期的综合性教学,有很多写作技巧融汇在各种教学环节中,较难让学生掌握。二是学生对作文畏之如虎,一提到作文就感到头疼,感到“没的写”。这是多数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普遍困惑。其实,只要熟悉中学生作文的特点,是习作,而不是创作,也就不会感到无以下手。中学生作文大多是“遵命作文”,因而,中学生作文训练的要求有其特殊性。从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探索,我认为,要提高中学生写作水平,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加强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4.
快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学校、家庭、生活需要快乐,作文也需要快乐。适时、适量让学生“快乐”作文训练,是摆脱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程式化、封闭化的一个有效途,其基本思路为改革传统封闭的静止教学程式:命题——指导——写作——批改,变机械枯燥的应试训练为充满人性之美、生活之趣的表达审美训练。变程式化教学为动态化教学,其主要特征为:放开——突破、灵活——巧训、拓展——延伸、协作——互动。一、放开——突破1、命题放开①命题“优化组合”。教材的命题、教师的命题和学生的自由命题,三者让学生择其所好进行写作,或者教师出宽题,学生…  相似文献   

5.
长时期来,作文课基本上是“教师命题,学生作文”封闭式的作文教学,教师为了出题目,冥思苦想,深怕学生找不到写的;学生为了做作文,象赶鸭子上架,搔头抓耳,总难使教师称心如意.随着开放的意识在国民的心目中已渐趋强化,因而那种传统的封闭式作文教学观应该摈弃了.一、单纯的教师命题观不科学文学理论的研究表明——生活是作文的唯一源泉.我们仔细分析学生的作文情况亦可得知,学生作文表达能力培养有这样一个规律:积累(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借鉴→创造.因此,要让学生写出好作文,就必须让他们“我手写我口”,去写他们的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我根据自己的体会,谈谈作文教学“三忌”。一忌“老生常谈”的命题。教师的命题必须在不断  相似文献   

7.
把竞争机制引入作文教学,可以激发学生作文兴趣,调动学生作文积极性,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评估判别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其他多种能力。运用“竞赛法”指导作文训练,可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作文命题竞赛。(1)按照教师的整体设计,让每个学生命一作文题,全班学生中有若干个学生命题中选,然后让学生在中选命题中选题作文,或教师将全班学生分组,给每组指定中选命题中的题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实践中,作为中学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作文教学,不但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更是感到难写。每次教师一出题布置作文,学生们便望题声叹,感到无从下手,始终解决不了“作文难”的老大难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际,对如何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让他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生活,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摄影·作文活动作文教学的一条新路广东省珠海市教委教研室谭锦生杨海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衡量他们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最好标尺。然而,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评讲”忽视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学作文教学与研究可谓丰富多彩:“一篇篇文章写作技法,一本本印刷精美的作文,充满书架。”但是,中学生写作水平普遍低下的状况还是没有改观。作文教学仍然让广大教师感到困惑,作文写作仍然使学生感到头疼。那么,用什么有效的办法来解决作文“难教”“难学”这个老大难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11.
刘小燕 《考试周刊》2011,(88):67-67
作文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的作业,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渠道之一。作文能力是学生素养的体现,作文教学过程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过程。《新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作文教学,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作文修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为了改作文,可谓是费尽心思,而学生则收益甚少,这一直是作文教学领域的一大“误区”。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只有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修改才是高效的,智慧的,才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高考作文命题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指挥棒。也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改革的风向标。但长期以来高考作文命题“生命”的缺失成为阻碍语文作文教学的一大困惑。1999年全国卷的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奏响了高考作文向生命进军的号角.话题作文开始大规模登陆高考。这种命题形式凭借其“三自(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自选角度)”方针的灵活多变性迅速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话题作文的优越性即使在2004年以来部分省市自主命题.从而打破国家命题一统天下的格局的情况下也毫不逊色.而是更加完善与成熟。毫不夸张地说.2004年至2006年高考中大量涌现的话题作文.让我们目睹了话题作文趋向成熟的盛宴。笔者作为一位普通的高中语文教师。在品尝高考话题作文所彰显出来的思辨、人文、审美等关键词的同时.也欣慰地感受到了高考作文命题内在潜伏的生命化取向。诚然,这种取向只是“潜伏”。却已然让人看到了曙光。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作文教学指导程序是: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指导程序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拍板”,学生“就范”;教师“定音”,学生“弹琴”;教师“铸模”,学生作文。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出来的信息,创造精神受到压抑。他们没有感情冲动,心里松池,产生不了写作欲望,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4.
(一)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中的“读中学写”研究是武汉市“九·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这是针对当前我市小学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学、教学质量较差的现状提出的教改实验课题。长期以来,有些教师没有把作文教学放在单元教学的整体中去考虑,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各行其是,互不相干,作文教学没能像阅读教学那样,围绕单元教学的重点有序进行,没有让学生经历一个充分的完整的作文过程。因此,我们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在我市部分学校中开展小学语文“读中学写”教改实验。  相似文献   

15.
李苗 《考试周刊》2013,(99):56-56
作者认为要改变学生无话可写、无情可抒这一作文现状,教师应当努力践行“生活作文”的教学思想.让作文与生活密切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捕捉生活素材;作文命题要紧扣生活、紧贴时代脉搏;引导学生自由为文,将所思、所想诉诸笔端。  相似文献   

16.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是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的教学部分.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小学生一提起作为就喊头疼,感到无话可写、不懂怎么写、字数不够等。学生交上来的作文让教师失望。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教师开展作文教学一直研究的问题。在近日举行的“上海市写作学会作文教学课例大赛”上.语文教学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低效教学的症结——作文指导太多关注写什么而忽视怎么写.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作文教学程序(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以教师为中心,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负担重,学生作文质量差,不适应“三个面向”的需要。为了迅速改变这种状况,近年来,我们试行“四环节作文课堂教学新程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具体作法是: (一)构思尝试——教师命题之后,由学生审题选材,快速构思,尝试作文,一气呵成初稿。所需时间为一课时。这个环节要注意的问题:(1)命题要恰当,题目富有启发性,学生有话可写;(2)学生审题如有偏差,教师应适当点拨,(3)学生列  相似文献   

18.
学生语文学得怎样,作文无疑是衡量的重要尺度。但至今为止,“作文难”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始终未曾得到解决。教师反映命题、批改难;学生则为作文而作文,为老师而作文的畏难情绪依然存在。究其原因,恐怕和我们只注重作文的知识因素,而忽视了学生作文的心理因素不无关系。事实上,学生作文的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的个体心理特点为中介,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倘若要寻求解决“作文难”的科学途径,必然要研究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心理因素。本文就作文教学中的命题难和立意难等问题,结合心理学有关知识,略抒己见,以求方家。教师在命题时总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诸  相似文献   

19.
曹燕 《现代语文》2010,(1):137-139
一、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 目前,中学生作文水平普遍达不到基本要求。教师一谈到学生的作文,就感到头痛;学生一提到作文,犹如“谈虎色变”,每一次作文都是憋出来的。造成这一现状,不能完全归咎于学生,教师、学生都存在相应的问题,其原因是: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之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 ,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忽视对作文命题的研究。在作文命题时往往出现命题的“盲目性”、“随意性” ;命题的“老化” ;命题的“文学化” ;命题的“偏体”等现象。作文教学如果要有大的改观 ,使之适应新教材、新课程的需要 ,就必须充分审视作文的特点 ,走出上述命题的误区。在作文命题时遵循系统序列训练原则 ;结合讲读教学原则 ;结合学生实际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