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自主招生的核心环节有两个:自行组织的笔试和面试。就笔试而言,最关键的是无法说清楚一个道理:凭什么认为自主招生的考试题比高考题更科学、更可靠、更能测验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如果真的如此,那为什么不能把自主招生试题变成高考题?或者,如果认定自主招生的出题者更高明,那为何不请他们进行高考命题?自主招生笔试,除了多了一些偏题、怪题和难题之外,与高考真的不同吗?较大规模自主招生联盟的出现,提高了自主招生笔试环节的效率和便利,但与此同时,也使得自主招生的笔试更像另一次高考了。  相似文献   

2.
《招生考试通讯》2010,(10):23-23
自主招生笔试内容千差万别,大多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思维品质和发展潜力。有些高校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笔试以考查考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为主;也有高校注重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试内容中包含大量实践类题目:还有高校十分看重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阅读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电场、磁场是近几年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必考内容,同时也足高考的热点问题.近几年江苏高考物理卷都是以带电体在电磁场中的运动作为压轴考题,“北约”、“华约”试卷也将带电体在电场、磁场中运动作为重要内容考查.为应对新的自主招生考试模式.笔者根据几例自主招生考题淡淡带电体在电场和磁场中圆周运动这一重要的模型.  相似文献   

4.
自主招生考试的核心目标是对顶尖学生进行的区分,考题要有一定区分度和效度.同时自主招生是高考的辅助,不能也不应该成为学生额外的负担.因此,自主招生考试内容一定是高考内容的自然延伸和考纲要求能力的拓展.目前自主招生命题是在高考考纲边界附近游动,它着重考查高考的核心考点,但着力点和区分度主要放在高考自然延伸出的一些知识、方法和能力上.通过对近年自主招生试题的研究,要想通过自主招生圆梦名校,笔者认为这需要具备6种能力.  相似文献   

5.
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5所著名高校招生部门决定,在2010年自主选拔录取中开展合作,共同委托专家组完成部分笔试科目的命题和阅卷工作,并在全国绝大多数省份设立笔试考点。湖南省已确定为笔试考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当前教育界对高校自主招生公平问题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即招生人数、招生形式、考生诚信、笔试和面试的选择以及是否应开展后期人才培养.文章认为,错综复杂的争论表象掩盖了效率的功能,人才基础、招生成本、高校与学生的博弈以及培养经费这些效率因子牵动着招生公平的神经.当下自主招生的效率隐患使对公平性的维护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招生考试通讯》2011,(10):23-23
自主招生笔试着重考查哪几方面的能力? 笔试的主要目的是对考生高考预期成绩进行摸底,既要考查考生的刨新潜质和综合素质,还要参考高考命题范围,考查语文、数学、英语以及综合知识。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高职院校对口自主招生人才选拔模式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大力推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背景下,广东省决定从2010年开始在全省确定15所高职院校试点实行对口自主招生。在阐述广东省高职院校实行对口自主招生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自主招生的考试内容与方式,指出了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应注意考题的导向性、招生的公平性、服务意识的强化、技能测试比重的调整、监督机制的建立等问题,对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改进人才选拔模式,完善中高职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试点到逐步推行,我国大学自主招生改革已经走过了10年历程。享有自主招生权限的大学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使得自主招生的形式、内容、公平性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然而即便如此,社会对于自主招生的指责和改革期待仍显高涨。公众从自主性、科学性、公平性和效率性方面充分表达了对改革的期待。作为招生主体的大学应积极回应社会期待,尊重社会建议,通过明确招生理念和目标、通盘设计和提高招生能力优化自主招生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0.
自主招生作为统一高考的补充手段,一直是高校招生改革的核心环节。但是,随着自主招生的扩展与深化,对于自主招生的质疑也逐渐出现,最集中的议题还是公平性。所以,如何构建公平的自主招生体系是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国外趋势和中国面临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当今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个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热潮 ,中国也走上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快车道 ,如果在数量大幅扩张的同时没有质量的保障和提高 ,最终也达到不到数量扩张的根本目的 ,并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为此 ,中国高等教育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进行战略选择 ,切实建立一个合理、公正、透明和权威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具体而言 ,政府应转变职能 ,建立独立、自治的专门评估、认可机构 ,建立分层、多元的评估体系 ,并制定相应的规划、政策和工作重点 ,注重校园评估文化的养成  相似文献   

12.
开放大学是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实体综合性大学为依托,在开放的公共教育环境下以满足学习者各种类型及层次的教育需求为目标,既坚持高等教育学历提升,又积极推进非学历继续教育及公共教育服务支持的开放性高等教育机构。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开放大学促进了世界高等教育的民主化和公平化,也将终身教育的理念推行至实处。开放大学的质量保障涉及多个因素,要在学生、教师、课程和良好的师生互动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开放大学不仅仅应该充当一种新型的教育机构,更应该成为一种无形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有形的教育机构中。鼓励开放大学与传统大学走向融合,这将会为高等教育全民化的到来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重点高校农村生源所占比例不断下降,获取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城乡不公问题迅速成为社会焦点。重点高校农村生源比例下降与基础教育、高校招生考试、高校招生录取密切相关。基础教育的城乡差异使得农村学生输在了竞争重点高校的“起跑线”上,体现程序公平的高校招生考试在报考、施考、命题等环节渗含着“歧视”农村考生的因素,高校招生录取过程中的加分政策、生源属地化倾向也更加有利于城市考生。  相似文献   

14.
从江苏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需要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支撑,江苏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不尽合理需要加强政策的调控引导,江苏高考生源逐年下降需要重视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分析入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确立试点项目,根据现代产业发展的要求强化内涵建设,根据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拓展学习空间,在先试与先行的基础上提出思考与建议:推进招生改革,确定苓专科生的合理比例;调整院校政策,实现教育公平和提高质量;创新发展方式.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并预测江苏高等职业教育未来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西方国家政府与高校关系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方面,美国、英国和法国形成了西方国家中三个不同且又典型的高等教育模式。通过立法、拨款、评估、规划这几种调控手段的比较,可以看出这三个国家政府与高校的关系。在不同模式下,政府调控高校所倚重的手段不同,即使是同样的手段,运用方法也不同。政府在对高校进行调控时,各种中介组织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无论是哪种模式,高校都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而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在我国,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各种中介力量。  相似文献   

16.
学生伤害事故是学校管理中的常见事故,要正确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必须先明确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是教育关系,而不是监护关系或合同关系;因此学校承担责任的原则只能是过错责任原则,而不能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或公平原则;据此,学校仅承担文中所列十三类事故之责任。  相似文献   

17.
国家教育考试是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欧美等国十分重视对教育考试质量与公平的研究,形成了许多有影响力的教育考试标准,这是教育考试公平和质量的重要保障。研究选取了美国心理协会、教育研究会、全美教育测量协会联合制定的标准,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制定的标准,欧洲测试协会制定的两个标准,欧洲国际语言测试协会制定的两个标准,共计6个国际教育考试标准。通过编码研究,发现它们共同呈现出的国际特点为:一是突出基于证据的考试测量决策与操作;二是强调对考试分数的有效解释;三是公平与质量是共识性最高的价值取向;四是考试标准不具有明显的本土化特征。除了特点以外,研究还总结了国际教育考试标准呈现出的趋势:一是考试质量与公平标准多由测试协会主导制定;二是兼顾测试公平性原则和测试行为准则;三是所有考试利益相关者承担维护的协作责任。教育考试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特点与趋势为制定我国考试质量与公平标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从而保障考试的公平与质量。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结构主要为:职业道德、服务企业、指导就业、专业开发、学术研究5个方面。鉴于高职教师独特的素质结构,高职学院职称评定不应套用普通高校标准,过分强调理论研究,应制定独立的高职教师职称评定政策,重视行动研究。  相似文献   

19.
The notion that ‘customer satisfaction’ should be the ultimate measure of quality provision of any service organization is often accepted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context. However,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a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based on students’ satisfaction is insufficient as it diverts the focus from student development, advancement and growth to an aff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service. More appropriate measures of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re student engagement and learning. This study describes the likely impact of perceived overall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on student engagement. The contribution of this study is twofold. First, it draws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quality as the main institutional-level determinant of student engagement and, second, it suggests a comprehensive multilevel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its empirical testing.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时代加强高校的德育创新势在必行。首先要更新德育观念,建立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高校德育新理念:灌输与渗透相结合,加强引导;从封闭的德育观转变为开放的教育观;强化全球意识,加强全球伦理教育。其次,高校德育创新应从几个方面入手:加强高校德育内容的创新;加强高校德育方法的创新;加强高校德育体制的创新;加强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努力构建高校德育的“自育”模式,提高大学生的自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