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游戏与激趣1.换字游戏。师(板书“换交”):同学们,你们知道“交换”是什么意思吗?生1:严老师,你把“交换”写反了,写成了“换交”。师:你的眼睛真厉害,老师的错误逃  相似文献   

2.
一、范读揭题,说出大意师:听一位老师说,我们班同学特别喜欢学寓言故事,是吗?生:(齐)是。师:那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寓言,题目叫《守株待兔》。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听老师把这个故事给大家读一遍。听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从故事中找出一句最能说明题目意思的话来。要求听清楚了吗?下面就听老师来读这个故事。(师范读课文)师: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题目的意思?生: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师:其实,题目“守株待兔”这四个字每个字的意思在这句话里都能找到。比如“兔”就是指句子中的——生:(…  相似文献   

3.
“透”出信念《海上日出》中有这样一句话:“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红色”师:请同学们读这句话,想一想,“透”是什么意思?生:“走”的意思。生:“跑”的意思。生:“冲”的意思。生:“离开”的意思。教师出示一组句子:(1)太阳慢慢走出重围。(2)太阳慢慢跑出重围。(3)太阳慢慢冲出重围。(4)太阳慢慢离开重围。(5)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师:请同学们读一读,比一比,哪句写得好?为什么?生:第五句好。从“透”字可以看出太阳不是一下子离开黑云的。生:第五句好。从“透”字可以看出太阳不是很容易就离开黑云,黑云很厚,它…  相似文献   

4.
笑逐颜开     
语文课上,李老师让同学们做词语填空练习,有些同学将“笑逐颜开”的“颜”字写成“眼”,变成了“笑逐眼开”。李老师在讲评时风趣地说:“笑得使眼睛睁开了,难道悲伤会使眼睛闭上吗?”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有位同学说:“应该写成‘颜’,意思是脸面。”李老师便问大家:“刚才你们笑时,脸面的样子是不是展开的?”这么一来,同学们都无言以对了。李老师接着说:“仔细想想也难怪大家,写错的原因除了将‘颜’(y1n)和‘眼’(y2n)的读音混淆外,主要是这些同学对这个词语的意义一知半解,不知道什么是‘颜’?为什么说‘开’?有本成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  相似文献   

5.
快乐大本营     
某日语文课上。语文老师问:“一横一撇念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念厂。”语文老师又问:“厂字上加一点是啥字儿?”同学们说:“是广。”老师又问:“广字下一个木是什么?”同学们照样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床。”老师再问:“广字下两木又是什么?”同学们想了想,回答说:“是双人床。”老师气得两眼昏花,对同学们说:“这字不是双人床,而认麻,má,记住了吗?明日,我会叫同学们用麻字组词的。”第二日,语文老师问:“昨天我给你们布置的作业你们做了吗?”同学们问:“什么作业?”老师说:“就是用麻字组词呀,难道你们忘了吗?”同学们说:“没忘。”…  相似文献   

6.
[教例]《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师:同学们对课文五六自然段内容还有不懂的地方吗?生“胆大妄为”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师:(教师随即在黑板上写下这个词,并故意将“妄”写成“忘”字。)生:老师把‘妄’字写错了。这里应是“女”字底的“妄”,不是“心’字底的“忘”。师:老师写错了吗?这里为什么用“女”字底的“妄”,而不用“心’字底的“忘”呢?大家查查字典,说说理由。生:“女’字底的“妄”是“乱,荒诞不合理”的意思,”心”字底的“忘”是“忘记’的意思。生:“胆大妄为”的意思是“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所以这里应该用“…  相似文献   

7.
一、谈话引入,导出课题(课上,靳老师用简短、清晰、富有条理的话语向同学们做了自我介绍,然后请同学们讲讲听清楚了几个意思。)师:现在请一位同学说,靳老师刚才这段话说了几点意思。(一位同学概括了靳老师话的意思后,末尾还加上了自己对靳老师的印象——“和蔼可亲”、“幽默风趣”等。)师:最后这几句话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我们谈话之后你的感受!(板书:感受)请大家读这个词。(生齐读)师:什么是感受?生:感受是内心活动,是人心里面的情感活动。师:我们去感知周围的情况,感觉到它就叫——感之于外。生(:齐读)感之于外。(师板书:感之于外)师:看…  相似文献   

8.
(课前组织男女生赛诗)师 :从刚才同学们的赛诗可看出 ,大家的积累相当丰富。今天 ,我们一起学习宋朝苏轼写的《题西林壁》。请同学们伸出手在桌面上与教师一起写课题。(师生同写课题)师 :自己把课题读一次 ,看看哪个字的意思不明白?生 :“题”是什么意思?生 :“西林”指什么?师 :真会思考 ,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书中的注释。生齐 :“题”是书写。“西林”指西林寺。师 :把每个字的意思连起来 ,自己说一次。(生练说)谁来说给大家听?生 :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写诗。生 :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师 :学古诗一定要看书中的注释。注释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  相似文献   

9.
犤案例犦当学生们读到“油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时,忽然听到有学生说:“老师,这句话里有个别字。”“是吗?”老师循声走去,其他同学也纷纷议论起来。有的同学认为课本上是绝对不会有错字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怎么办?我在下面为这位教师捏了一把汗。)只见授课教师灵机一动,对大家说:“咱们来一场辩论赛怎么样?”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教师说:“认为这个字有错的为正方,认为这个字是对的为反方。请大家分开坐好。”正方发现别字的那位同学自信地说:“油船、画舫都属于船,船在水中运动是划船,我们平时都用立刀旁的…  相似文献   

10.
一位老师教学《陶罐和铁罐》时,是这洋指导学生朗读“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这句话的。师:“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是铁罐傲慢地向陶罐发问的一句话。同学们想一想。朗读这句话时,哪个字读重音最能表现铁罐的傲慢? (学生活跃起来,都在轻声试读。) 生:我把“敢”字重读:“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意思是你陶罐是没有胆量碰我的。这表现了铁罐的  相似文献   

11.
搜集     
“搜”字本来的字是“叟”。它在甲骨文里就已经出现了。你看它的结构,不论甲骨文(图1-图3)也好,小篆(图7)也好,都有个盖子“宀”,盖子下面有拿着“火”的“手(又)”,其实那个盖子代表的是屋顶。这个字描绘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拿着火把的手在屋子里搜寻着东西。所以“搜”的含义就有搜索、搜集之意。在甲骨文里也有省掉了屋顶,光是“手”拿着“火”的“搜”(图4-  相似文献   

12.
<正>一、课堂实录[问题导入]师:上课!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师:汉语言文字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掌握和正确运用汉语言文字是我们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十分讲究炼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想好了的同学举手发言。(多媒体显示)你认为填入哪个字能准确地体现诗题中的"早"字?早梅齐己(唐)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枝开。生1:用一个"独"字最能体现诗题中的早字,因为"独"就是独一无二的意思,在这里就是没有第二只梅  相似文献   

13.
一、让学生在亲近汉字文化中沐浴传统片断一师:请同学们读这个字(出示“居”)我们的祖先是这样创造这个字的(演示“居”字的变化过程)。由此,你想到了什么?生:人在房子里住,居住。生:我想到了一座房子。这个居呢,意思是屋上面有烟囱,屋子里住  相似文献   

14.
一、激趣、导入(内容略)二、思考、朗读师:为什么登上京口的北固亭就有怀?“怀”字怎样理解?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认真思考,然后举手回答。(学生看书思考。举手)生:因为京口(现在的江苏镇江)是三国时期吴国的都城。作者登上北固亭自然就想到了孙权。“怀”是怀想、感怀的意思。师:说得很好。为什么要想到孙权?诗人的感怀有何用意?诗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先朗读,再研读。(学生先大声朗读,然后仔细研读,思考。老师巡视)师:同学们读得很仔细,思考得很认真。再一起朗读一遍。(同学们有节奏,有感情地大声齐读)…  相似文献   

15.
暗号照旧     
期中考试今天进行。今天的监考老师也来了个大换班,来我们班监考的,是12班的班主任韩老师,他管学生就一个字——狠!同学们都叫他“寒(心寒的意思)老师”。  相似文献   

16.
听课札记     
“大”字和“小”字在福建路小学一年级教室里,李忠敏老师在教学“大”字和“小”字。老师拿出两块大小不同的黑板,问道:“同学们,你们比一比这两块黑板哪块大,哪块小?”同学们经过分析比较回答了老师的问题。这时老师放下手中比较小的黑板,举起那块比较大的黑板,又问:“同学们,这块黑板和教室里墙上的黑板比,哪块大?”学生回答:“墙上的黑板大!”老师说:“对!只有比一比,才知道大和小!”大和小是相对的,有分析,有比较,才能有鉴别,这是既简单又深刻的辩证法原理,而教师讲得是何等通俗易懂呀!  相似文献   

17.
王静亚 《湖南教育》2005,(24):38-39
寓释词于生动形象的活动中教学片断一《:(小稻秧脱险记》)师:我们读了一节课的书,黑板上的词有些同学肯定都读懂了。如果还有不懂的,请听于老师读课文,听后自己再读两遍,我想大部分词语都可以读懂。(老师有感情地配音朗读课文,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师读完后,同学们禁不住鼓起掌来)师:怎么样?生:好——!师:请像老师一样读书。(学生像老师一样有感情地读,老师不时地进行表扬)师:读到这里,我想“,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这些词语的意思同学们肯定懂了。谁知道“团团围住、气势汹汹”是什么意思?(老师喊了几位举手的同学到前…  相似文献   

18.
老师刚在黑板上写完最后一笔,同学们立刻齐声念了出来:“宇宙”。老师微笑者点点头说:“看来同学们升入中学以前是学过这两个字的。可是,哪位同学能讲讲什么是‘宇’?什么是‘宙’?由这两个字组成的‘宇宙’这个名词又是什么意思?——请举手回答。”教室里一下变得鸦雀无声。刚才还觉得很自信的孩子们,一个个都皱起小眉头,认真地思索着:“是啊,什么是‘宇宙’呢?几十双闪耀着渴求知识的明亮的眼睛,不由地注视着讲台上的老师。老师还是微笑着,环视一下大家,指着黑板上说:“‘宇’这个字,在这里指上、下、左、右所有的空间;‘宙’这个字,在这里指古往今来所有的时间。这两个字组成的名词——“宇宙”,代表  相似文献   

19.
【教学实录】余老师面带笑容走上讲台:“请同学们一起说,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是———”生齐说课题:“夏天也是好天气。”余老师问:“如果有人说夏天不好,那么你读这个标题时,哪个字要读重一点?”生齐答:“‘好’字。”他要求同学们一起试读一遍课题。又问:“如果人们说春天、秋天都是好天气,而你要说夏天也是好天气,那么读这个标题时,应将哪个字的音读得长一点?”生齐答:“‘也’字。”他要求学生再读一次课题。接着,他让学生将上两次读的体会结合起来,重读一次课题(学生将“也”字拖长,“好”字加重齐读课题)。读完课题后,余老师请学生大声…  相似文献   

20.
课堂提问是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阅读课在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完全不懂或一知半解的问题,而应抓住教育时机,“问”到关键处,“提”在点子上,使学生真正有所得。曾经听过一位老师的课,这位教师在设计提问、处理问题方面的技巧给了我不少启示。请看这位教师教学《小虫和大船》(教科版小语三册)的片段:师:请同学们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并思考这里的“竟”字是什么意思。生:想不到的意思?生:“竟”在这里表示出乎意料。师:对。为什么小小的蛀虫“竟”毁了一艘大船?请同学们带着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