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的意立     
如果说一篇作文就是一个人,那么主题思想就是它的灵魂。这个“人”是健康活泼还是神志不清?是乐观向上还是悲天怨人?这就关系到“立意”的问题了。作文的主题思想,就是这里要说的意。立意,自然就是确立主题思想了。这篇作文写的是雪花对话的一个故事,词句并不华丽,结构也很  相似文献   

2.
《木兰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代民歌,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一篇“传统课文”,但它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却有种种不同的看法。《开封师院学报》近来先后发表了林春分同志的《论〈木兰诗〉的主题思想》和任崇岳同志的《〈木兰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两篇文章,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这是有必要的。“疑义相与析”。经过讨论,大  相似文献   

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思想再认识●陕西田建德关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的主题思想,长期以来认为是“批判封建教育,揭露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的束缚和损害”。“批判封建教育”的观点对这篇课文教学的影响是很大的,现在的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和《教师教...  相似文献   

4.
《风筝》是鲁迅《野草》中的一篇。有人说:“这一篇的主题思想……是在解剖自己,在深刻地批判自己。”有人又说:《风筝》中的“我”,“决不是鲁迅自己”,它的主题也“不是什么‘自我批  相似文献   

5.
能否正确评定一篇小说的主人公,关系到对这篇作品主题思想的正确理解,以及对这篇小说的正确评价。因而这是一个值得慎重对待的问题。鲁迅的《一件小事》的主人公是谁?历来都说是“车夫”。不仅中学语文教学界作如是说,学术界亦然。这只要翻一翻解放以来出版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便可了然。195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初级  相似文献   

6.
(一)一个不容忽视的偏向一个偶然的机缘,我翻阅了关于《跳水》教学的文章。仅近一年各地教育刊物发表的就有八篇,可是,却没有一篇谈到它的主题及其教学的。近几年来,我听小学语文课,怕有百十次,可也没有进行主题思想教学的。我手头的《小学语文教学法》有十来本,只一本有“主题思想教学”这一节。由此看来,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无论是在理论探讨上,还是在教学实践中,都普遍存在这个问题:不重视主题思想的教学。这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偏向。  相似文献   

7.
对于《猫》一文主题思想的解读,素来争议颇多,但基本都可归为“动物弱小论”.《猫》是一篇深刻反省人性、批判人性的散文.对三只猫命运的情感变化,实际上是作者对自我灵魂的直视,对人性的深刻剖析,为读者人性的自我修缮提供了示范.其主题思想应该定位到“人性批判论”,而不是“动物弱小论”.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自它诞生以来,就受到众多研究者的青睐,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阐释,造成其主题思想的“朦胧性”.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影像的二度创作提供了极佳的基础”.2013年2月,由周星驰导演的电影《西游·降魔篇》自上映以来票房一路创下新高,虽然整体上是对原著的一种颠覆,但也是对原著的一种复位.本文试从英雄成长这一永恒主题和追求真善美、扼杀心魔的哲学主题两个方面,探讨《西游·降魔篇》对《西游记》小说主题思想的一次另类还原.  相似文献   

9.
【总体阅读思考】一、春夜中何事“醉人”?小说在选材上有何突出特点?从体裁上分,此篇小说属于那一类型?主题思想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本篇与下一篇关于《红楼梦》新解的文章,是我校外语系1976年毕业生霍纪平与其姐霍国玲十余年潜心研究《红楼梦》的成果之一。他们从小说本身和脂批出发,对《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关系做了全新的解释,在1986年哈尔滨“国际红学研讨会”上曾引起人们的注意。北京《桥》杂志今年第1期对他们的研究情况做了介绍。他们的论文集将由燕山出版社出版。本刊先发两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一篇好文章的结尾,能点明文章的主题思想,对读者有启发和鼓舞作用。“篇末点题”是一种常见的结尾方法,但它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下面结合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举几个实例,供同学们学习品味。  相似文献   

12.
《虎丘记》是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最后学到的一篇游记散文,作者袁宏道是明代“公安派”的代表作家,他所倡导的文学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就是要作家表现个性,抒写真情。《虎丘记》是明万历二十五年,袁宏道辞去吴县县令后,漫游江南,探赏山水名胜时,写下的数十篇游记中的一篇佳作。文中寄情山水、放浪丘壑的潇洒,不由使人联想到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那“醉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醉翁形象。将两篇佳作比较阅读,就会发现有许多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有三:一、主题思想相同。两篇文章都表达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愉悦闲适的主题。《虎…  相似文献   

13.
各种教参对《孔乙己》这篇小说的线索都有异议:有的认为以“笑声为线索”,有的则认为以“孔乙己到酒店活动为线索”;笔认为皆不然,应是以“孔乙己被摧残至死不悟为线索”,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思想,才切合原实际。何以见得?  相似文献   

14.
文章写作中,写作意图只是作者对于文章的粗略构想。它可以有一些“先行”的思想,也可以有一些“先行”的材料;但却不能有“先行”的“主题思想”。因为严格意义上的“主题思想”是主客观交融之后的产物。在新闻写作中。“报道思想”是新闻工作者认识到的传播价值观念。它也是一种“写作意图”。作者可以据此有目的、有意识地寻找能够蕴涵某种价值观念的新闻事实,从而提高报道的目的性和效率。但报道思想只是主题思想形成的基础。它只有与新闻事实有机融合。才可以产生新闻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因此,“报道思想”和“写作意图”可以“先行”,“主题思想”却不可“先行”。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人民广播电台和武汉市教学研究室联合举办的“听音响编故事”比赛活动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我们特发表一组文章和故事,以飨读者。本期发表的两篇故事,主题思想积极,情节生动感人,音响安排合理,语言通顺流畅,文体变化多样,色彩纷呈,不拘一格,读后令人惊喜。  相似文献   

16.
何火萍 《文教资料》2006,26(27):67-68
时代主题思想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定新时期中国国家战略与外交政策的依据和基石。邓小平实现了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重大转变。对邓小平时代主题思想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绩,研究者就该思想提出的依据、形成过程、伟大意义、面临的挑战及其比较研究取得了一些共识。  相似文献   

17.
陈南平 《现代语文》2008,(10):116-117
《心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出版社)中的一篇课文,该文是一篇反映校园生活的短篇小说,文章以巧妙严谨的结构、朴实感人的语言、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耐人寻味的主题思想,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喜爱和赞誉。但人们在对小说标题“心声”的理解和文章主题的分析上,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法统一看法。就教学而言,“心声”的含义指什么?小说的主题又是什么?这是必须引导学生弄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被鲁迅称为晚清四大“遣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完成于1906年间,至今已八十年了。本文试图对八十年间有关《老残游记》的研究作一鸟瞰似的概述,以求从宏观的角度,对此项研究的得失、渊流作一分析,并提出研究角度的转换的可行性问题。一、对《老残游记》主题思想的评论一部《老残游记》,其主题思想本应说是被刘鹗表述得够明白了,一言以蔽之,就是“哭世”。其在《老残游记》的《自序》中写道:  相似文献   

19.
【自读导言】1.进一步了解人物传记(史传文学)的特点与写法。2.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辨清文章的主题思想。3.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分析信陵君的人物形象。4.学习本文记事写人、布局谋篇的方法。5.掌握文章中“就”“过”“独”“下”“辞”“无”“存”等文言实词,“之”“以”“者”“所”“安”“何”“故”“且”“莫”等文言虚词,以及特殊文言句式。(解说: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也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前面已经学习了三篇司马迁的文章,因此,本课不必再对作者及《史记》进行介绍,也不宜搞文本串讲,但课文的基…  相似文献   

20.
赏析短评的写作,是湖南高考卷中的一道新题。那么,短评写作究竟有哪些“采分点”呢?一、谨慎而准确地选题短评常从三个方面设题,即主题思想及表现手法、艺术特色、构思技巧。散文因其散,构思写作一篇散文一般都难以准确地把握住,何况是评。相对来说,“谈”前两者较易把握。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