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编播合一”是主持人节目的发展方向吗? 现在一提起节目主持人或主持人节目,就首先要想到“采编播合一”。采编播合一,这曾是许多主持人的追求,可是追求多年以后才发现,所谓“采、编、播合一”并非主持人节目和节目主持人的理想境界。何有此说?根据有二: 其一,必要性不足。 首先,从传播者的角度来看,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电视节目正是分工合作的产物,它涉及采访、拍摄、写稿、播音、制作、音响等许多方面的工作,其中有技术性的,也有艺术性的。分工合作的好处就在于综合利用和充分发挥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优势,从而保证了节目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2.
采编播合一的主持人节目负责制是当下电台节目制播的主流模式,采编播俱佳,技能全面发展,成为电台主持人人才标准,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主持人的努力方向。但在现实中,主持人采编播合一的工作方式尚未达到理想境界,利弊皆为明显,采编播合一机制在叫好声中,仍需修正完善。本文着重分析采编播合一的利弊,探讨扬长避短、在重点专业和特长中寻求平衡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随着主持人节目的出现,广播电视采编播合一的趋势与广播电视教育采编播分离的现状之间的矛盾越发尖锐起来。主持人节目的好处已经为人们所认识,但是,在相当多的电台、电视台适合设主持人的节目中,主持人这一形式却不能大面积推广。对此,第一线的同志慨叹:“不能设主持人的原因是缺少采编播合一的人才!”“主持人节目成绩不大是因为主持人缺少综合能力。”电台和电视台对能胜任主持人节目的人才的需要可谓千呼万唤,求之切  相似文献   

4.
节目主持人采编播合一这个理论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 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主要理念是: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除了在镜头前主持节目之外,还应该是节目的采访者和编导者。这个理论曾经非常流行,甚至有过“不会采编播合一的节目主持人就不是合格的节目主持人”的提法。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很多电视台,尤其是地方电视台,都  相似文献   

5.
王慧晴 《视听界》2000,(1):46-46
从八九十年代开始的广播改革起,中国广播界一直流行着这样一种看法,就是要求一个成功的主持人是采编播合一的有不少主持人还尝试看从这方面努力。然而现实与理想总存在着差距,提了多年的采编播合一,真正能够做到并且能够持久的实属“凤毛麟角”如果仅仅作为一种理想,它在现实中的可操作性不禁让人感到怀疑  相似文献   

6.
听众的口味在不断变化,也就意味着听众对广播节目的要求在逐日递增,当年全才(采编播合一)主持人,现在已不能满足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需求,现在不仅需要主持人、播音员会采编播这三种基本技能,更需要他们同时还要具备策划、营销、后期制作、推广、维护等全方位的多种技能。此文从多角度来论证当今优秀的全能型电台主播应具备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广播宣传正在进行着深刻的改革,尤其是它的节目形式和播出方式在更新。“大板块”、主持人(采编播合一)、直播式、谈话体、热线电话、听众参与、双向交流等等,令人耳目一新,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掀起了不小的“广播热”,增强了广播在新闻媒介群中的竞争力。然而,几乎与此同时,我们面对着一个如何对待原来的节目形式和播出方式的问题,包括:小时段(相对于“大板块”)、(采编播)三合作、录播式、广播体(文章)等等。有些电台在这方面已全部“推陈出新”,对原  相似文献   

8.
浅谈节目主持人的配合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各地市的广播电台的节目中采编播合一形式的主持人节目比较多,但也有许多节目是主持人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这就需要主持人、编辑、记者、技术人员等相互配合、共同合作,这种合作方式也要讲究相互间的配合艺术。配合艺术体现在各种行业之中,一首美妙的歌曲需  相似文献   

9.
广播舆论监督节目有着与电视、报纸不同的特点。由于现在的广播界,“采编播”合一,主持人自身的素质及其对节目的把握,直接决定着舆论监督节目的成败。 找准角色定位 舆论监督节目不同于一般的新闻节目。如果说新闻是新近客观事实的报道,那么舆论监督节目就必须对所报道的事实加以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并做出结论,让听众能够清晰的了解到该事件的是非曲直。这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的内容和形式正日趋丰富,主持人的风格也日趋多样,集记者、主持人角色于一身、采编播合一的记者型主持人应运而生,他们拉近了新闻采访报道与观众的距离,适应了电视报道制作深度和多样化的需要,越来越受到观众的认可和青睐.  相似文献   

11.
刘辉 《青年记者》2003,(1):36-37
随着电视新闻的理念和制作手段不断更新和完善,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的内容和形式正日趋丰富,主持人的风格也日趋多样,集记者、主持人角色于一身,采编播合一的记者型主持人应运而生,他们拉近了新闻采访报道与观众的距离,适应了电视报道制作深度和多样化的需要,越来越  相似文献   

12.
电视节目主持人形式在我国运用后,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主持人和节目,已经涌现,这为今后我国主持人节目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从更高的要求来说,要建立有我国自己特色的电视主持人节目制作系统,我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更大的努力和改进。造就素质全面的主持人节目“制作群体”节目“制作群体”指参与节目制作的全体工作人员。作为节目主编,参与采编播全过程,并在节目中起主导作用的主持人,显然是“制作群体”的关键和核心人物,理应是采编播全能人才。但是,从目前我国已有的节目主持人队伍的素质  相似文献   

13.
周漫  姚华 《新闻前哨》2006,(2):83-84
在当今世界各种舆论工具激烈竞争的时代,“空中电波大战”硝烟弥漫,广播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发挥自身优势,赢得更多的听众。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主持人直播节17以其鲜明的特点、独特的优势、别样的魅力脱颖而出。它的出现,改变了长期以来采、编、播分割所带来的一些弊端,开辟了一条采编播合一的广阔大道。  相似文献   

14.
虽然实践者还不算多,但采编播合一目前已成为广播电视主持人发展的大趋势。然而作者并没有停留在这个层次上,而是把“三合一”作为工作状态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指出深入参与电视专栏节目制作是成功之路。当然这个“深入”有特定的内涵──行为的参与与情感的投入。作者以切身的体验,真挚的情感,生动的例子,为同行们提供了可信、可行的经验。朴素中透出一定的哲理.  相似文献   

15.
苏州电视台节目改版以后,我有幸通过竞争担任“生活时空”栏目的责任编辑,实现了主持人为中心的采编播形式。这是我台第一个由主持人担任责任编辑的栏目,对我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尽管我有着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自办节目时,坚持采编播合一已经十多年了,实践告诉我们,办自办节目实行采编播合一,是符合县一级广播站的实际,使县广播站做到人少多办事,人少办好事,更好地发挥有线广播的特点,提高广播宣传质量。一、从县级广播站的实际出发,自办节目要实行采编播合一。  相似文献   

17.
周漫  姚华 《新闻前哨》2005,(2):78-79
在当今世界各种舆论工具激烈竞争的时代,“空中电波大战”硝烟弥漫,广播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发挥自身优势,赢得更多的听众。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主持人直播节目以其鲜明的特点、独特的优势、别样的魅力脱颖而出,得到广大听众的普遍认同和赞美。它的出现,改变了长期以来采、编、播分割所带来的一些弊端,开辟了一条采编播合一的广阔大道。  相似文献   

18.
党军 《采.写.编》2021,(12):74-75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应用平台异军突起,不断冲击着传统媒体,为顺应大势,传统媒体开启了与新媒体进行全面融合的时代进程.在这一背景下,节目主持人作为电视媒体的门面担当,其自身的角色定位也必须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当前对新闻传播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新闻信息的采集、处理、制作、主持等工作更多地需要主创人员的亲力亲为,所以,打造采编播一体化节目主持人并发挥其作用已经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文章首先对采编播一体化主持人作用发挥的背景加以明确;其次,对融媒体背景下采编播一体化主持人的需求展开深入分析;最后,给出采编播一体化主持人作用发挥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的播出形式可分为播报式和主持式两种。主持式由播报式发展而来,是更高级的播出形式。所谓主持,是“掌握或处理的意思”。掌握或处理都含有一定的主动性。也就是说,主持人主持节目应该是主动的,掌握节目,驾驭节目,要通过对节目的了解,发挥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观点、态度和语言。由于新闻节目革新了过去采、编、播分家的方法而采用了采编播合一的形式,  相似文献   

20.
洪娟 《视听界》2002,(4):58-58
所谓独立型主持人,是“独立地承担整个节目采编播各个环节的工作,几乎是节目的唯一制作人。”(傅成励:《再谈主持人的类型》)。一般来说,凡开设戏曲节目的县市级电台,主持人都是一人一杆子插到底,属独立型戏曲节目主持人。他在整档节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