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同学们,秋天的夜晚,凉风习习,深邃的夜空点缀着点点繁星.面对这神奇、迷人的夜空你能想到什么呢?文学大师郭沫若先生凭着奇妙的联想与想像,为我们编织出一幅天上的美景,把读者带入到一个神话境界.这便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天上的街市>.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诗.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1.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这幅画面是用什么方法描绘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正诗歌是最精练最纯粹的语言艺术,它以语言描绘一个个意象,通过读者的想象,即可组成一幅幅美妙的画面,美不胜收,言简而又丰,妙不可言。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仅一"绿"字,就把我们带进了"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美好境界。考试中的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用自己的话,描绘某一句(联)所展现的画面"。其实,在古代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中,包括多种画面描写技巧。一、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多用于人物的刻画,正面  相似文献   

3.
诗歌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艺术,欣赏诗歌就如同徜徉于一幅美妙的画卷,诗人那种或激愤不平、或感时伤怀、或慷慨激昂、或春风得意的情感我们都感同身受。大多数的诗歌在表达主旨方面都是意在言外,情在画中,而这画面、情感是通过一个个意象联结而成的,因此,我们赏析诗歌就不能不分析意象。  相似文献   

4.
美术活动中常常组织幼儿欣赏作品,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其实,绘画作品中的画面布局、物体的大小比例、前后关系,甚至画面的特异空间元素等,都是发展幼儿空间知觉的教育元素。因此,我们尝试在美术活动中,有意识地选择绘画作品组织幼儿欣赏,以期对幼儿空间知觉能力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一、由浅入深提供欣赏作品在欣赏作品的选择上,我们把握由浅入深的原则。所谓"深"与"浅"指的是作品的画面所表现空间关系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摄影作品欣赏的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本文从摄影构图的视觉语言、画面的平衡和光线的运用三方面论述了如何欣赏一幅摄影作品,理解其所表达的感情,感受它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6.
郭宗文 《陕西教育》2010,(7):105-105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留下了难以计数的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当我们徜徉在艺术长河中的时候,不仅会为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成就喝彩,也常常为外国艺术的美不胜收所倾倒。抽象艺术有着它本身的特点.由于它是以人的视觉心理感受为基础的.所以抽象作品的欣赏有不明确性和含蓄性。一幅抽象作品不同的观看者会有不同的认知和猜测。这就对我们的视觉提出了新的要求.让我们的视觉不再受形体的束缚.注重用心灵去感悟画面.和画面产生共鸣,通过思维的转换,化无形为有形.从而站在更高层次理解艺术。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去正确理解,喜欢和欣赏抽象美术作品呢?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包括《中国古代诗歌与散文欣赏》《中国现当代诗歌与散文欣赏》《中国小说欣赏》《外国诗歌与散文欣赏》《外国戏剧欣赏》等多种"欣赏"类课程。文学欣赏类课程的教学策略主要有:自主阅读,让学生真正地亲近文本,"扪触"语言,获得真切的感受;反复阅读,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得较为深刻的阐释;创意阅读,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觉,并且化为自己的血肉和精魂;另类"检测",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考查学习实效。  相似文献   

8.
在欣赏过程中,并非所有的欣赏都持有美感态度,也并非所有持有美感态度的欣赏对一部小说都废寝忘食,对一幅画都流连忘返,对一支乐曲如醉如痴,对一具雕塑都拍案叫绝(当然,我们所说的作品在质的方面是有价值的,最美的)。作为欣赏的主体——人,如果对欣赏客体所采取的是非美感态度,是“实用”的或是“科学”的态度,见到一幅画就想到它的实用价值,看到在冬雪中开放的梅花就思考着它为什么耐寒之类,那么欣赏就无从谈及。  相似文献   

9.
缺少表达欲望是造成学生作文"老大难"问题的原因之一。如何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教师应该在习作评析中运用欣赏这一利器对学生习作进行讲评。运用欣赏这一利器时要注意欣赏范围要广,欣赏点评要有针对性,欣赏方式要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
比较是中国诗歌欣赏的重要传统。没有比较就不可能有中国诗歌一代接一代的承传。中国现代新诗发生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它的艺术特征必须在中外诗歌的比较中加以确立。从郭沫若和李金发的诗歌创作比较中,可以看出中国现代新诗对西方诗歌的接受与变异,尽管西方诗歌对于中国现代新诗的发生与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但是因为各自的艺术渊源、文化精神及人的生存方式的不同,中国新诗与西方诗歌也有鲜明的差异。因此,对于中国现代新诗的欣赏,既要用情感去感受情感应和,用生命去感受生命感动,还要对诗歌外在语言艺术形式及其所蕴含的内在韵致进行把握与阐释。  相似文献   

11.
一、认知与赏析 1书法作品的幅式、章法 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四幅书法作品,欣赏前有个小小的要求.就是我们只看整体,暂时别看内容和单个字。  相似文献   

12.
李方 《中学生阅读》2010,(5):18-18,17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能够用表演、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欣赏诗歌的快乐感受。  相似文献   

13.
所谓诗歌欣赏,就是读者对诗歌作品的认识、理解和评价.诗歌欣赏的本质是读者通过对诗歌作品的阅读,丰富感情世界,陶冶情操,得到美的享受.诗歌这种文学体裁有其独特性,欣赏诗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我们美术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欣赏难于艺术实践,欣赏现代的作品难于古代的作品,人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不同的人对同一幅画有着不同角度的欣赏,那么从审美意识出发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形式的情感意味,或剖析作品所激发审美体验的形式因素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如何正确的欣赏美术作品呢?是我们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幼儿诗歌欣赏活动具有独特的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和想象力的功能,组织好幼儿诗歌欣赏活动的关键在于以真实、感人的情境引发孩子的兴趣,用有效的启发达到培养孩子思维和想象力的效果。下面以大班诗歌“摇篮”为例,谈谈幼儿诗歌欣赏活动的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6.
教学《鹿柴》时,正好在出班级黑板报。为了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我在黑板报上开辟了《诗歌欣赏》栏目,把这首诗歌抄在上面。考虑到王维的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我为这首诗配了一幅插图:连绵起伏的山上长着一棵棵绿树,一抹夕阳的余晖透过树木的枝叶照在山林里的一片青苔上。看着这幅形象逼真、色彩鲜明的图画,我自我感觉还可以,唯一感到有点遗憾的是———诗歌中"人语响"的意境未能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作品分析及欣赏定位 《落日的风景》(见上图)是法国画家修拉创作的一幅点彩画作品。修拉是新印象主义“点彩派”的创始人,他不用轮廓线条划分形象,而是用点状的小笔触,在画面上分布小色点,让这些无数的小色点在人们的视觉混合中构成形象,  相似文献   

18.
冯沛亮 《新课程研究》2007,(4):68-68,65
诗歌的想象是诗歌生命的源泉,不只是诗歌创作时需要它,在进行诗歌欣赏时更是需要它。也就是说,诗歌离开了想象就等于生命的枯竭。  相似文献   

19.
中学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中学阶段是学生绘画知识与技能、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必须予以重视并正确引导,使学生不断提高鉴赏能力、精神修养和综合素质。一、美术作品欣赏分类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有令人称道的技巧,也具备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进行鉴赏的。下面就从作品分类和欣赏角度两方面来论述。(一)美术作品分类  相似文献   

20.
广告与作文     
广告,以其色彩鲜明的画面,灵动快捷的节奏,意蕴丰富的内涵成为电视屏幕上的亮点。茶余饭后,我很喜欢欣赏广告。我认为广告就是一幅幅亮丽的风景画,一个个精彩动人的故事,一首首意蕴隽永的诗歌。广告带给我们视觉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愉悦,广告也带给我教学上的一个令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