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试论奥运会的商业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运会的商业运作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但它对奥运会的影响与作用已非同凡响.对奥运会引入商业运作的成因,以及商业运作具体的方式、方法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论述了北京获得举办权后,应从哪些方面开发、运作国内的奥运市场.  相似文献   

2.
2008年北京奥运会市场开发计划的营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奥运会市场开发的历史回顾,在了解国际奥委会市场开发的原则、规定、模式、收入来源、分配比例等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奥运会市场开发计划的结构、排他权、赞助商的征集方式与程序等问题。结果表明,北京奥运会市场开发计划的顺利实施,不仅能为北京奥运会筹措运作资金,也将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在我国的健康发展。最后提出“北京奥运会市场开发计划”顺利实施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北京奥运会体育展示的运作、音频视频和现场表演的特点等方面入手,对北京奥运会体育展示的运作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期对大型体育赛事的体育展示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奥运会市场化运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然而过度的商业化使奥林匹克精神被误读.为保证奥林匹克精神得到完整的传播和恪守,遏制商业利益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过分侵蚀,寻找市场化运作和奥林匹克精神的新契合点、发挥市场运作各关联方的协同传播作用、优化赞助商的选择评价标准,是用好奥运会市场化运作这把双刃剑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奥林匹克计划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896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开展以来,由于奥林匹克运动经济来源主要是依靠社会而非以商业性投入为主,因此,经费问题始终困扰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直到1984年洛杉矾奥运会产生由赞助商、供应商和指定产品生产商共同合作的商业促销模式,才开创了奥运经济全面商业化运作扭亏为赢的历史先河,奥运会也实现了经济效益与奥运精神的融会统一,由此开拓了奥运会走  相似文献   

6.
现代奥运会的运作模式和奥运会组织结构的变革决定了奥运会组委会已成为一种公法上的权力主体。奥运会组委会享有的公权力在行使过程中呈现出网状的权力结构模式,并应当遵循一定的公法原则。本文在此基础上,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的在公法意义上的地位进行了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7.
北京奥运会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不仅体现在辉煌比赛成绩上,更体现在奥林匹克历史传承留下的遗产上.北京奥运会遗产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文化财富和共同记忆,我们应该本着"对历史负责、为未来着想"的态度,做好北京奥运会遗产的评估、开发与保护.本文在分析探讨奥运会遗产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奥运会遗产的评估、开发与保护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采用逻辑分析法等分析媒介在资本、技术、负载意识形态方面对奥运会的影响.主要结论:媒介资本解构了奥运精神,迎合了利益需求,奥运会的品牌化运作伤害了一些小的国家和体育项目,容易导致冲突蔓延,它转变了奥运组织的运作方式,改变了竞技规则与奥运呈现方式,导致奥运借助媒介传播意识形态成为可能等.  相似文献   

9.
奥林匹克运动与电视机构的半世情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视介入奥运会转播给奥运会送来了宝贵的发展资金,扩大了奥运会的影响力,催生了奥运市场。电视台与奥林匹克运动打了半个多世纪的交道,中间矛盾不断,但最后共同利益让它们紧紧地靠在了一起。1948年,BBC向组委会支付了1000几尼的费用,开始了付费拍摄奥运会比赛的历史。1958年,国际奥委会将电视版权写进《奥林匹克宪章》,明确界定奥运会体育比赛为娱乐内容。之后,美国三大广播公司在购买转播权上展开了商业角逐,推动了转播费的上涨。1984年,尤伯罗斯对第23届奥运会进行商业化运作,大幅提高了电视转播费,让国际奥委会走出了破产的阴影。1995年后,国际奥委会实施长期的电视版权销售战略,不断开发美国之外的市场,奥运会转播费变成了天文数字。  相似文献   

10.
20年后的今天,人们依然记得他。是他首创了奥运会商业运作的“私营模式”,以2.25亿美元的盈利改变了以往奥运会“赔本赚吆喝”的历史,从而把奥运会变成了各国争相申办的“摇钱树”,而他本人也成为了举世公认的奥运商业之父。他就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主席、美国奥委会现任主席——彼得·尤伯罗斯。  相似文献   

11.
采用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和综合分析法,对多哈亚运会上中国各项目群所取得的成绩及新的夺金项目进.行对比分析,阐述我国在08年奥运会前所呈现的状态,进而对08年中国的奥运战略进行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悉尼奥运会奖牌统计分析与项目布局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笔者对我国悉尼奥运会所获奖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我国奖牌主要分布在传统优势项目、奥运会新近设置的项目、女子运动项目和技能主导类项目。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在各自项目中金牌占有率高 ,基本饱和 ,应积极拓展新的优势项目。奥运会新兴项目和女子项目绝对水平低 ,容易突破。技能主导类项目符合我国人类学特征。据此提出 ,我国奥运战略布局应突出重点 ,保持传统优势项目 ,突出发展奥运新兴项目、女子项目和符合我国人类学特征的项目。  相似文献   

13.
第27届奥运会中、法男子篮球比赛的技术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临场技术统计 ,分析了第 2 7届奥运会中、法男子篮球比赛 ,指出中国男子篮球队的主要问题是失误、防守差、战术不当、运动员人格精神上的某些弱点  相似文献   

14.
第24-26届奥运会的竞争格局及发展态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第 2 4 2 6届奥运会各国获取奖牌的统计 ,采用赋值评估的方法定位了当代竞技体坛竞争格局中的不同等级集团 ,揭示了 80年代末期以来的历届夏季奥运会竞争格局的动态演变过程 ,并以横向比较的方法对中国竞技体育的实力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重点剖析 ,旨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充实和完善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田径队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归纳法、数理统计法,分析中国田径运动员在近几年的奥运会、世界田径锦标赛、亚运会等比赛中的表现,认为中国田径运动员在雅典奥运会获得两枚金牌后,全社会提高了对田径运动的认识,运动成绩整体处于稳中上升阶段,个别项目成绩突出、达到世界水平。分析研究今后三年备战奥运会的重点问题:保持现有的优势项目,扩大优势项目的整体水平;重振女子中长跑、女子竞走昔日雄风:发展运动技术相对复杂适合自身特点的田径运动项目,争取有所突破;充分发挥女子项目整体优势,延长运动寿命和运动成绩;提高年轻运动员的国际比赛的竞技能力和比赛经验。中国田径运动有希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获得4 ̄5枚金牌。  相似文献   

16.
第23~28届奥运会男子十项全能成绩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方法,对23-28届奥运会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成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3-28届奥运会男子十项全能整体成绩呈上升趋势;在成绩结构中,速度、爆发力因子居首,力量因子次之,耐力因子和技巧因子分居第三和第四位,这一结构体现出现代十项全能运动的整体模式。  相似文献   

17.
竞技武术市场化发展的文化背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郭志禹  洪浩 《体育学刊》2004,11(6):56-58
综合分析了竞技武术市场化与发展的现状、趋势,提出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诞生、发展、国际化与实现“进奥”使命都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在力争“进奥”的特殊时期,其市场化程度是有限的;散打竞赛,武馆、武校等技术培训市场应是竞技武术市场化与发展的重点;但在竞技武术套路运动“进奥”之后,其市场化程度将产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为使武术套路运动项目顺利进入奥林匹克运动会,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以及访问法,从文化、生存方式和比赛的评判标准三个方面寻找中国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之间的差异。以促进竞技武术的改革发展。早日实现中国武术的奥运梦。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招募工作开始之后,奥运志愿者的培训工作也拉开帷幕,在短期内使不同行业的志愿者达到奥运会服务工作的标准,运用最合适的方式全面提高志愿者的整体素质,是作为管理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志愿者的非智力因素培训出发,分别从奥运志愿者的性格、情感、意志、动机及兴趣等方面入手,从引导性培训、基础性培训和提高性培训的层面上,全面提升培训者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陈日金 《福建体育科技》2004,23(3):29-31,41
竞技技巧项目是我国非奥运会项目的优势项目,为中国竞技技巧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发展过程经历了三起三落的严峻考验。受奥运战略的项目布局的影响,竞技技巧运动的发展受到了空前的影响,文章通过分析认为,我国竞技技巧运动的发展要与时俱进,将自身的竞赛产品投入市场、融入社会,依托市场、依托社会和依托政府开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