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请借我一副放大镜,放大我的勇气,让胆怯无地自容。请借我一副放大镜放大我的自信,让畏惧悄悄退隐。请借我一副放大镜,放大我的信念,让“坚持”二字在我心中铭刻。请借我一副放大镜,在阳光底下,聚焦我的汗水,燃烧为胜利的笑容!借我一副放大镜@梁敏颖$广东顺德一中高二(2)班!学生 邮编:528300  相似文献   

2.
让学生自己去找知识 在教学中,注意为孩子们创造独立思考的情境,每个答案,不是从老师口中说出来,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孩子们自己通过实验探索出来。 在一年级《放大镜》一课中,我让学生每人拿一个放大镜,来到睛朗的教室外面(带一张白纸、一根火柴),学生很快就按老师的要求把火柴烤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清楚地看见放大镜把太阳光聚成一个光点。学生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思维更活跃了,谁也不甘落后,想出更多的办法。有的用放  相似文献   

3.
实物放大镜     
自然课上,老师让我们见识了放大镜的威力。在放大镜下,课本上的黑色小字变成了粗大的黑色方块字,细长的铅笔变成了粗粗的木棒,我的五根手指变成了大香肠……真是太神奇了!放学后,我把自然课上的见闻告诉了爸爸。爸爸说:“我让你见识一个更厉害的放大镜——实物放大镜。这个实物放大镜真的能把物体变大哦!”于是,爸爸拿出实物放大镜,把它对准了我养的小金鱼。“砰”的一声,小金鱼变成了大金鱼,真是太神奇了!  相似文献   

4.
众志成城     
在太平洋的某片海域,有两座靠得很近的小岛。岛上有很多居民,因为生活的关系,两岛的居民常常互通往来。可是,海上的巨浪常把来往的小船打翻。为了小岛上居民的安全,村长召集大家来商量:在两个小岛上建一座跨海大桥。听了村长的话后,所有人都直摇头。“我们人少,力量小,怎么有办法完成那么重大的事?”村长一言不发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放大镜,将它放在阳光下。阳光通过放大镜,不一会儿,放在它下面的枯枝就给点燃了。看着那枯枝在阳光下燃烧,村长说:“让阳光把枯枝点燃是很困难的,似乎还是不可能的呢!不过利用放大镜,把这些小小的光和热聚集在一起,把火燃起来,却不难。”村民们被说服了。大家众志成城,不到两年就把桥给建好了。一分钟思考:1.村长是怎么说服村民们造跨海大桥的?2.放大镜的例子和造海大桥事件有什么联系?3.事情太难,自己没有办法完成时,该怎么办?众志成城@洪玲  相似文献   

5.
上堂课老师留下两个问题: (1)在3倍放大镜下的三角形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9倍,这是为什么? (2)用放大镜看图形,有放不大的图形吗? 现在让我告诉你当时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正>写百字作文和用“傻瓜机”照相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得先从一个词说起——聚焦。做过这个小试验吧:将火柴头放在放大镜下面,让太阳的光点通过放大镜集中到火柴头上,不一会儿,火柴头就会被点着、燃烧起来。 (注意,这个试验有一定的危险性,请在大人的指导下操作。)放大镜把阳光集中起来的那一点就叫焦点,聚集焦点就是聚焦啦。  相似文献   

7.
春暧花开,蚂蚁出洞。自然课上,我带领学生到室外上《放大镜》,学生顿时欢呼雀跃地飞出了教室。在操场边学生三个一群、五个一堆围在一起,“研究”起了放大镜。学生们的兴趣很高,不时传来大呼小叫声: “老师,老师,蚂蚁烧死了。”我跑过去蹲下来一看:放大镜下一只小蚂蚁抽搐自己的身体,但它始终逃不脱  相似文献   

8.
小时候我喜欢玩放大镜,买不起,就用爷爷的老花镜片代替它.放大镜下的蚂蚁像是一条大鱼,而放大镜下的青蛙则像是雄踞一方的庞然大物了.用放大镜还可以取火,可以把一张小纸片燃焦.长大了,我还时常带着爷爷的眼镜片上学,甚至上课时还用它照看书本上的图,这时,数学老师便问我:“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三角形.”我说.“放大镜下的三角形有些什么变化?”老师问我.我说:“放大了.”老师又问:“你能准确地说清楚这种数学现象吗?如果你用的是三倍放大镜,就是说,1厘米长的线段,放在适当的距离,用放大镜去看,就像是3厘米长的线段了.”我立即回答:“…  相似文献   

9.
有趣的聚光比赛 放大镜的聚光作用,大部分儿童没有见过,在学习这一知识时,手持放大镜的角度是一个教学重点。在远离市区的一所完小,一位青年教师带领儿童观察放大镜的聚光作用时,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排成队按序进行聚光比赛,要求每个同学手持放大镜使阳光照进教室的墙壁上,形成  相似文献   

10.
是圆是方?     
用开着正方形小孔的黑纸覆盖放大镜,这样,阳光通过放大镜后  相似文献   

11.
案例在一次全省小学科学课观摩研讨会上,听《纸》一节课时,老师首先向每个学习小组发放一张长方形的白纸(类似打印纸),然后让学生通过感官和借助放大镜去观察,并把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里。观察完之后,老师提问:谁来说说这张白  相似文献   

12.
学生在做放大镜聚光实验时,往往只能看到阳光下桌面或地面上有一个亮点,对于光线穿过放大镜后究竟是怎样聚集起来成为一个亮点的还是没搞清楚。我采用变无形为有形的方法,对实验做了以下改进。  相似文献   

13.
杜红岩 《教育》2014,(29):70
清晨一抹远黛还在低吟浅唱。温暖的阳光攀越上山的脊梁,把大地装扮得灿烂明亮。坐落在湖北省荆门市象山脚下的金象学校,阳光不仅是太阳给大地温暖的眷顾,阳光还是一种理念,一份信仰。让学校成为充满爱与智慧的阳光乐园,金象人满怀美好的期待,在教育这片沃土亡精耕细作,播撒下爱与智慧的种子。阳光教育从课堂开始课堂如何变得快乐生动、妙趣横生;如何让老师挥洒自如,让学生乐在其中,这是我校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校找到了阳光教育这把钥匙,开启了四生魅力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学生在做放大镜聚光实验时,往往只能看到阳光下桌面或地面上有一个亮点,对于光线穿过放大镜后究竟是怎样聚集起来成为一个亮点的还是没搞清楚。我采用变无形为有形的方法,对实验做了以下改进。 1 材料   提桶(铁桶、胶桶)、瓷盆、水槽、水、放大镜(5倍、10倍均可),涂白色漆的硬纸板或簿木板(10cm×10cm)。 2 实验时间   晴天有较强的阳光。  相似文献   

15.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老师是孩子的第二任老师。那孩子还有没有第三任老师?有,那就是朋友。如果说,父母给予孩子的主要是抚育的土壤,老师给予孩子的主要是教诲的营养,那么,朋友给予孩子的友情就是阳光。阳光能让花朵绽放,阳光能驱散孩子心中的乌云。当下,让孩子生活在朋友中间,让孩子拥有更多的友情,是培养孩子健康向上人格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老师的鼓励好比沃土,老师的关心与爱心是温暖的气候,如果老师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下,都能耐心地等待,每一朵花都将迎来自己的春天。  相似文献   

17.
脚印一——问题放大镜胖弟:老师让我们写读后感。我在读过一篇文章之后,心中对文章内容领会得很深,对人物或事件也非常清楚,甚至被他们感动得热泪盈眶,但我就是抓不到要领,抓不住重点,因而不知从何  相似文献   

18.
在一次全省小学科学课观摩研讨会上,听《纸》一节课时,老师首先向每个学习小组发放一张长方形的白纸(类似打印纸),然后让学生通过感官和借助放大镜去观察,并把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里。观察完之后,老师提问:谁来说说这张白纸有哪些特点?至少说出10个特点。  相似文献   

19.
雷国山 《师道》2006,(12):4-4
“赏识犹如阳光”。每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尤其是那些令老师们头痛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关心和帮助。因此,老师要把爱心奉献给他们,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健康快乐地成长。上学期,我刚刚接手四年级这个班时,年长的张老师曾悄悄地告诉我:“庄志明是班上最会生事最难教  相似文献   

20.
老师就像春天,滋养着新生的小苗,在他们困惑的时候,引导并鼓励着他们。老师就像夏天.用那阳光般的情绪让学习变成一种乐趣,同时让不快从此消失。老师就像秋天,用干净利落的方式,让课程变得富有色彩.让气氛变得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