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1995年中国第一张都市报纸《华西都市报》诞生至今,已经11个年头。11年来,都市报纸已经成长为中国报业一道最绚烂多姿的风景。它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经济社会文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它成长在新闻改革事业不断探索前行的突破中。由新疆经济报社主管、主办的《都市消费晨报》也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时至今日,《都市消费晨报》日发行总量达20多万份,平均日出64版,成为新疆最具影响力的都市类日报之一。现在回头总结《都市消费晨报》发展的7年,我认为,核心是创新。可以说,创新是《都市消费晨报》创办至今贯穿始终的灵魂。创新渗透于晨报…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4月18日,由新疆经济报社和都市消费晨报社共同举办的纪念《都市消费晨报》成立十周年"晨报感恩之夜"大型文艺晚会在新疆体育馆举行,艾斯海提·克里木拜、李屹等自治区党政军领导出席了晚会。在晨报创办十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亲笔题词,寄语晨报"立足首府,面向全疆,争创中国一流都市类报纸"。  相似文献   

3.
在新疆以乌鲁木齐为首的城市群中,市民原本没有读报的习惯,加之人口稀少、广告市场狭小,都市类报纸的发展前景起初并不被业内人士看好。1999年3月26日诞生的都市消费晨报虽不是新疆首家创办的都市类报纸,但它激活了新疆报业市场。 都市消费晨报(以下简称消费晨报)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机关报新疆经济报创立的子报。创刊之初,根据当时新疆报业的整体状况,给自己定的日标是两年内让发行量达到5万份。事实上,当年8月27日消费晨报由周四刊改为日报之际,报纸发行量已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报业迎来了都市报的时代。都市报的崛起使原本就激烈的报业竞争更加趋于白热化,在1999年前后,新疆的都市类报业市场上,就出现了《乌鲁木齐晚报》(党报性质的都市类报纸)、《新疆都市报》和《都市消费晨报》三分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陈健 《新闻世界》2012,(8):196-198
今年正值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两周年,新疆的各大媒体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专题、专版报道,本文选取了目前新疆地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都市类报纸《都市消费晨报》为例,采用框架理论视角分析其对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两周年纪念报道框架,并尝试思考如何改进报道。  相似文献   

6.
目前,哈尔滨报业市场上的三张都市类报纸《新晚报》、《生活报》、《黑龙江晨报》,在国际新闻版面上由于受消息来源趋同化的影响,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很多读者往往有这样一种感觉,在阅读其中一张报纸后,再看另一张报纸就觉得没有必要了。这一问题若不在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加以改进,很难办出有自己特色的报纸。  相似文献   

7.
2005年4月,新疆经济报系建立了新闻资源共享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由此,《新疆经济报》、《都市消费晨报》和联办的《巴音郭楞日报》、《阿克苏报》四家报社实现了互联互通,每日对各类重要新闻稿件和新闻线索进行收集、分类并向"新疆经济报系稿库平台"发送。同时四家报社均可以从"新疆经济报系稿库平台"下载各自需要的各类重要新闻稿件,使报系新闻信息互通有无,以降低报系采编成本。  相似文献   

8.
崔巍 《记者摇篮》2005,(4):43-44
半岛晨报是辽宁日报报业集团在大连创办的省级都市类日报,定位以大连及周边地区城市市民为主要读者群。经过几年的摔打与锤炼,在大连这块土地上,《半岛晨报》终于锻造出了靓丽的区域报业品牌,成为国内都市类报纸中的一支劲旅,一颗耀眼的新星。  相似文献   

9.
2009年4月16日,新疆<都市消费晨报>的投递员在多家小区受阻,被保安拦下禁止进入小区投递该报;几十家小区居民的<都市消费晨报>报箱被统一拆除.阻拦该报投递的新疆广汇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乌鲁木齐市管理着73个居民小区、近7万户业主客户.为何不许<都市消费晨报>进入居民小区?广汇物业的说法是,该报曾夹带违禁宣传品.而报社在否定这个说法的同时透露,4月3日该报刊发了针对新疆广汇集团的舆论监督稿件.  相似文献   

10.
鲁中晨报     
《青年记者》2007,(7):F0002-F0002
《鲁中晨报》是大众报业集团主办的一份面向城市居民的省级地域性生活类日报,是山东省第一张板块式的区域性主流媒体,也是山东省第一张晨报.报纸覆盖淄博、东营、滨州、潍坊、菜芜等鲁中地区,四开双面套彩,全国发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都市晨报》是由徐州日报社主办的一张综合性都市类早报,四开十六版。去年5月8日创刊以来,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发行量很快跃居当地早报市场的龙头地位,日最高发行量突破十万份,广告收入到今年5月创刊周年时突破1000万元,当年办报当年盈利,这种发展速度在全国地市级报纸中是少见的。总结晨报一年来的做法和经验,除了定位准确、理念新颖、机制灵活等因素外,一  相似文献   

12.
《都市晨报》是江苏徐州日报社主管主办的一张生活服务类报纸,创刊于2001年5月8日。创刊时四开十六版周七刊,2002年3月1日起开始出版彩报,2003年1月1日起扩到24块版(彩报),当年10月1日起扩到32块版(彩色)。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晨报的发行量基本上稳定在8万份左右,其中70%是零售。2003年广告任务  相似文献   

13.
《传媒观察》2005,(12):F0002-F0002
徐州日报社现有《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三张报纸和一个综合性新闻网站——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为中共徐州市委机关报。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都市消费晨报>创刊十周年.市民报纸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大中城市涌现市民报,是中国新闻事业的新发展.<都市消费晨报>(以下简称<晨报>)的创刊揭开了乌鲁木齐市民报纸的历史首页.十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宣传部的关心指导下,她得到了乌市各阶层读者的认同,并且成为了大家喜欢的精神食粮,成为了市民订阅报纸的首选.<晨报>经历了十年的探索,今天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现在各地的市民报普遍被同质化现象困扰着,<晨报>同仁也在深思这个问题,这里仅以管见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5.
靳翠萍 《新闻记者》2006,(12):22-2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都市化进程的加剧,一批都市类报纸迅速崛起。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中国传媒文化的生产机制发生了转换.而且其媒介产品内容也日益呈现出都市化特征。“彰显市民生活,建构都市文化”成为都市类报纸的主要诉求。以都市生活为表征的“情感讲述”类栏目也应运而生.较早是《北京青年报》记者安顿主持的“绝对隐私”.现在则在许多都市类报纸上“遍地开花”,比如《武汉晚报》的“百姓讲述”、上海《新闻晨报》的“晨报倾诉”等。  相似文献   

16.
李杲 《青年记者》2017,(3):27-28
1987年1月1日下午,一张新报纸——《钱江晚报》出现在杭城的大街小巷.从此,它便走进了广大读者的心中,每日相伴,如同亲人. 钱江水,潮起潮落.创始于钱江之畔的这份报纸,三十年来始终勇立潮头. 三十年来,《钱江晚报》从一张四开小报,发展成为浙江省及杭州市发行量最大、阅读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省级都市类报纸,成为我省重要的主流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17.
张可 《新闻窗》2014,(4):22-23
在都市类报纸日益成为主流媒体的今天,如何走出一条“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大众报纸路线,即拥有自己的主流受众,赢得市场认可,同时又能很好完成党和政府的宣传任务,不失主流,这是所有都市类报人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美国报纸有一个显著特点, 即相当多的日报每天都出有多个版本。这些报纸并不是像人们猜测的那类每天分时段出版的所谓全日报(如在晨报之后再出下午版和晚版),而是针对读者的各种需要在主报基础上发行的另版报纸。为方便叙述,笔者这里称之为“副报”。这种副报现象已成为当今美国主流报纸的例行做法, 笔者访问过的18家报社,无一例外地都出有副报。  相似文献   

19.
《黄河晨报》是运城日报社主办的都市类报纸,是承载河东文化的主要平台;《黄河晨报》副刊是刊登河东文化的主要版面,对传播河东文化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传播学者拉斯韦尔的"5W"模式对《黄河晨报》河东文化的传播进行研究,探讨其在河东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以期促进河东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这个春天,对于很多报人来说,是不平静的。源自美国的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不断的有报社倒闭,不断的有报纸停止出版印刷版、改为全电子出版。美国报业一直被我国报人奉为榜样,例如,《华尔街日报》讲故事的技巧,曾经成为中国财经媒体的圣经读本,《纽约时报》的头版格局,也成为中国新主流报纸临摹的范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