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康留言板     
正本月提醒腊八粥,不仅仅在腊八喝腊八节喝腊八粥是一项传统习俗,在干燥低温的冬天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又有营养。其实,不光腊八节喝腊八粥,平时也可以经常给孩子喝。腊八食粥是我国传统医学顺时养生理念的一种表现,它也是一种极好的冬令食疗佳品,腊八粥主要是由米类(大米、糯米、燕麦、薏米或黑米)、豆类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的小说《腊八粥》,语言平易浅白,简练流畅,人物对话很有个性,极具生活气息。作者用娴熟的笔法,细腻的笔调,叙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那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的"煮腊八粥"、"吃腊八粥"画面,犹如两幅工笔国画,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慢慢欣赏。你看:那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把下至初学喊爸爸的孩子,上至白胡子的老人,都深深地吸引住了。无怪乎,八岁的八儿,在煮腊八粥的这天,"喜得快要疯了"。你看他,  相似文献   

3.
王林波 《新教师》2022,(2):23-24
《腊八粥》这篇课文节选自沈从文先生早年的小说《腊八粥》,这篇课文文笔细腻,视角独特,画面感极强,作者通过小孩儿的视角,写了他等粥、分粥、喝粥等情景,展现了一幅甜蜜温馨、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场景,同时也展现了腊八节的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4.
写美食,不用"正面冲突" 一般来说,我们写美食,都会对美食进行正面描写,通过美食的颜色、质地、香味、口感来写出它的美味. 但是,在《腊八粥》这篇课文中,沈从文爷爷并没有直接描写腊八粥,而是通过描写主人公八儿的语言、心理、动作,侧面烘托出腊八粥的美味!  相似文献   

5.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重要的情感寄托,它承载了人们对亲友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新年到了,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品味绘本里的"中国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香香甜甜腊八粥》 张秋生/著朱成梁/绘 在遥远的大山坳里,有一个小小的村落.腊八节就要到了,住在红柿大院的嫣儿和家人一起准备做腊八粥.绘本以腊八粥为线...  相似文献   

6.
《腊八粥》一文中孩子们说煮腊八粥是为了纪念周总理,这点触及了作者的心思,文章最后写道:“我没有说什么,含着泪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这是文章感情的高潮。这一“无声”的结尾,胜过许多有声的语言,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可有位教师教到这里问学生:如果作者“说”,会说什么?课堂出现了冷场。有两个学生勉强说:“你们纪念周总理是对的。”  相似文献   

7.
腊八粥     
腊月指农历十二月,腊八当然指十二月初八了。腊八粥顾名思义是十二月初八所食用之粥。吃腊八粥的习惯在中国北方十分盛行,但香港无此风俗。在中国的节日中,自农历十一月至转年的正月,这冬三月的节日最多而集中。冬至节以后,接着是腊八节、腊月二十三小年、除夕、过年、开市、元宵节,足有六七个节日之多。要知腊八粥,先要说说腊八节。腊八节是中国传统过年的序幕,古代有从腊八开始是过年第一节的记载。此习俗有上千年的历史,它的来  相似文献   

8.
腊八节是腊月里重大的节日。在腊八节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吃腊八粥和祭祀祖先的习俗,人们团聚一堂享用腊八粥,我家也不例外。腊八粥由八种食材熬成,包括红小豆、薏米、莲子等。如果放入红枣、核桃、杏仁、桂圆等食材,味道会更加美味。有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娃娃、动物、花朵后再放进锅中熬煮,这样熬出的腊八粥就更漂亮了!  相似文献   

9.
娘的腊八粥     
这几天,气温降得很厉害,走在街上,冷风吹得人直打颤。一到冬天,就很容易让我想起腊八粥,想起娘做的腊八粥。娘是北京人,当年跟爹不远几百里来到爹的家乡天津蓟县,虽说蓟县的一方水土改变了娘的京腔京韵,可是娘的很多生活习惯却从老北京那儿一路延伸,煮腊八粥就是其中的一个传统。当地人对腊八粥是不屑一顾的,然而娘却总是记得腊八那天要吃腊八粥。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鸡鸭”,可见,那时正是冬季里最冷的时节。  相似文献   

10.
《腊八粥》(六年制第八册20课)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冰心所作。文笔流畅,情感真挚,感人至深。文中有这样一处细节描写:“他一面说,一面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叠得平整的小日历纸。只见在1976年1月8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初八’字样。”皮相地看,写的是一张小日历纸,似乎无关宏旨,细细想来,便觉得实非如此,它牵连了方方面面,可谓含义深长。何以见得?  相似文献   

11.
《家长》1999,(4)
二、阅读记叙文,完成21~25小题。(共11分)腊八粥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煮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  相似文献   

12.
腊八节,顾名思义,节日的时间是农历的十二月初八.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是这个节日的代表.那有没有同学曾误以为腊八节是因八种食材制作而得名?腊八节其含义到底是什么,我们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接下来就进入到中国传统节日大揭秘之腊八节!  相似文献   

13.
潘峰 《新读写》2011,(10):46-48
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现代文阅读最基本的要求。“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指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词典义,而是这个词语在一定语言环境中产生的临时的、附加的、具体的、动态的含义。它可能是临时指代的内容,可能是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借代义,可能是蕴涵其中的作者特殊的思想感情,可能是用来表明某种意图,可能是事物的作用意义,可能是作者的观点立场,等等。这种含义,是既有别于词典义,又与词典义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的新含义。  相似文献   

14.
精巧的构思,在中考作文中有特定的含义——它是指作者审题、立意,选材、定体等一系列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5.
按课文所写的主要情节,《腊八粥》一文(第八册)可分为三段。第一段,写作者的母亲为纪念外祖母,每年煮腊八粥;第二段,写作者为纪念母亲每年煮腊八粥;第三段,写作者的几个孩子为纪念周总理,也要每年煮腊八粥。其中,第三段(由“今年‘腊  相似文献   

16.
小时候的我,心里总是满怀期盼。因为每一个节日的到来,都意味着可以品尝到平时品尝不到的美食。这不,刚刚过完冬至节,又迎来了腊八,虽说这一天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但热烈期盼的心情远远胜过寒冷,因为我又可以喝到香喷喷的腊八粥了。腊八粥的传承可谓历史悠久。古代就有人用红小豆、糯米煮成腊八粥,后来材料  相似文献   

17.
故乡的春节     
童年的春节都是在奶奶家度过的。那时的春节有许多习俗,现在很多已记不清了。每当看见超市货架上一排排易拉罐的“八宝粥”,便不由得想起奶奶亲手“打造”的腊八粥。“腊八粥”是在腊月初八这一天,用八种东西熬粥。家里稍稍宽裕些的,粥的材料主要是桂圆、枣子、白果等八种;家中  相似文献   

18.
<正> 元月17日是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天南地北的中国人都保留着在这一天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的,后来用的材料逐渐增多;同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出产的谷物不同,所以加入的谷豆果仁也不尽相同。有用糯米、红豆、枣  相似文献   

19.
营养腊八粥     
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或腊日,我国民间称为腊八节。按照风俗,人们一般要熬制腊八粥。营养学家称,腊八粥是营养搭配和蛋白互补的经典食品,是冬季养生的上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秋魂》不仅仅是对秋天景物的赞美,它更多的是寄寓作者对人类的歌颂和赞美。作者在开篇的“题记”中,开宗明义,揭示“秋魂”的含义:“人们啊,你可知秋天为何有一个丰厚的收获?因为它有一个成熟的头脑。”他运用拟人的手法赞美了秋天的成熟完美,也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