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道菌群作为身体中的最大的微生物群落,与人类的健康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研究发现,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大多都伴有肠胃不适症状,说明神经系统结构受损对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有着重要影响,这或许能为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启示。当前虽有不少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神经系统之间存在双向互作关系,但其中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就肠道菌群、"肠—脑轴"的相互作用以及肠道菌群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PCR-DGGE(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孤独症家庭成员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进行研究.材料和方法提取粪便细菌总基因组DNA,PCR扩增细菌16S rDNA基因V3可变区,DGGE方法检测PCR产物.结果建立了孤独症家庭成员肠道菌群组成的DGGE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显示孤独症儿童肠道菌群结构的相似度为0.42-0.65,家庭内孤独症儿童与父母之间的相似度为0.42-0.68.结论 PCR-DGGE技术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用于分析研究人体肠道菌群结构的技术.孤独症儿童肠道菌群结构与父母的相似度较高,提示生活环境对肠道菌群的组成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探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个体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和肠道菌群的变化,同时探讨了肠道菌群、外周血炎症因子和CD4~+T淋巴细胞之间的关系。创新点:首次探讨了AIDS和HIV阳性个体患者中肠道菌群、外周血炎症因子和CD4~+T淋巴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从艾滋病组和对照组分别收集30份血液和粪便样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T淋巴细胞数目;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法检测双歧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m RNA水平;采用Spearman分析肠道菌群、炎症因子与CD4~+T淋巴细胞之间的相关性。结论:不但AIDS/HIV患者体内肠道菌群紊乱,而且肠道菌群数量与CD4~+T淋巴细胞数量以及TNF-α、IL-6水平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钱炜 《教师博览》2013,(4):60-61
<正>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乔舒亚·莱德伯格曾说",人是与其共生的微生物构成的超级生物。"人体内寄生着各种微生物,光是在肠道里,就有几千种、总重达1.5公斤的细菌。一直以来,科学家们只是隐约知道肠道菌群影响人体健康,但对于究竟有什么  相似文献   

5.
马雌酚是大豆异黄酮的代谢终产物之一,在动物及人体内发挥很强的生物活性。动物或人的个体间利用马雌酚的能力存在很大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个体肠道内菌群存在着差异。本文综述了马雌酚的主要生物活性及人体和动物肠道中存在的与马雌酚产生有关的细菌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现有恒河猴(Macaca mulatta,Mm)和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Mt)肠道微生物的16SrRNA高通量测序鉴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恒河猴和藏酋猴肠道微生物门分类水平中的核心菌群包括Firmicutes、Bacteriodetes、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和Spirochaetia,占藏酋猴肠道微生物总量的95.81%;占恒河猴肠道微生物总量的90.87%。在属分类水平中核心菌群包括Catenibacterium、Dialister、Faecalibacterium、Blautia、Dorea、Roseburia和Helicobacter,占藏酋猴肠道微生物总量的27.43%;占恒河猴肠道微生物总量的9.31%。从门分类水平和属分类水平中,猴属动物肠道微生物共有核心菌群所占比例显著大于种群特有菌群,但在不同物种中丰富度存在显著差异;目前研究表明上述共有菌群大多与动物生活环境和食物资源存在一定联系;或许这也表明动物适应性进化过程中,环境和食性等其他因素对动物肠道微生物组成结构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7.
益生菌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健康宝宝体内有多种益生菌,它们定植在肠道内壁,激活免疫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力,并 形成起保护作用的菌膜,阻止有害物质通过肠道进入体内。它还可以促进体内菌群平衡,从而让身体更健康。 台湾著名品牌葡萄王健肠益生,含有7种活性益生菌和低聚果糖(双歧因子),对人体有益菌的补充更科学、更均衡,而且, 食用非常方便,冲服、口嚼任由选择! 那么,生活中哪些宝宝急需补充益生菌呢?  相似文献   

8.
<正>肠道微生物组与肠肝疾病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肠肝胆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人体微生物组的核心——肠道微生物与肠肝疾病的关系研究意义重大,但未形成体系。项目从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出发,以率先创建的肠道微生物与肠肝疾病研究平台为技术支撑,围绕微生物、肠肝轴、肠肝胆重大疾病,系统揭示了肠道微生物参与肠肝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项目分析了健康人肠道7个不同部位黏膜组织微生物群落和物种分布规律,首次阐明正常人  相似文献   

9.
葡萄糖或乳糖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乳酸细菌便可称之为乳酸菌,乳酸菌主要是存在于人体内的益生菌,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体机体胃肠道正常菌群进行调节,从而保持人体的微生态平衡。并且乳酸菌能够有效地提高食物消化率以及生物价,从而有效地降低人体的血清胆固醇,控制内毒素的产生,最终能够显著地抑制人体肠道内腐败菌的生长繁殖及产生。然后在基础上为人体制造一定的营养物质,并刺激组织的发育,从而对人类机体的药物效应、营养、细胞感染以及免疫反应等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低聚精是指由2~10个单糖单位通过糖苷键链接起来,形成直链或分支的一类糖。别名寡糖类或少糖类。低聚糖种类较多,如大豆低聚糖、乳果糖等。它们大多具有增殖双歧杆菌和防止龋齿发生的功能。人的肠道存在着约一百多种、数量多达一百亿以上,构成肠道菌群的细菌。这些肠菌群中,双歧杆菌是占优势的菌种之一。双歧杆菌对维持人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主要有:①产生有机酸使肠道pH下降,抑制病原菌感染,维持肠道菌群平衡;②抑制腐败细菌发育,使肠内腐败物质减少,减少肠道中内毒素及尿素酶的含量,从而也使血液中内毒素和氨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合成生物学、疫苗给药途径和流感防治相关文献,综述了运用合成生物学技术与研发新型给药途径防治流感的可能性,例如,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缩短疫苗中抗原的装配时间,以缩短研发周期,达到开发应急疫苗的目的,制备能够改造人体肠道菌群的口服疫苗和方便给药的吸入式疫苗,为流感疫苗研发、制备和使用提供独特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婴儿霉菌性肠炎与肠道菌群失调的关系,观察联合应用微生态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60例婴儿霉菌性肠炎的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检查,结合肠道菌群失调分度。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微生态药物。结果60例患儿显效48例,占80%。有效12例,占20%。总有效率100%。结论婴儿霉菌性肠炎与肠道菌群失衡有密切关系,停用抗生素,采用常规治疗并联舍应用微生态药物有较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肠气 ,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屁”。尽管排出肠气是每个人天天会遇到的正常生理现象 ,可是 ,古今中外 ,一般对它都少作言传和文字记载 ,至于其中的科学道理 ,更是很少有人进行研究或介绍。因此 ,肠气就成为既普通 ,又神秘的生理现象。该文对其作一点粗浅的介绍 :我们知道 ,人体的肠道是一个温度适宜 ,充满丰富营养物和生存着约有 1 0 14 个 ,40 0余种细菌的厌氧生态系统 ,其中主要包括多种厌氧细菌 (类杆菌、梭菌、乳酸菌等 )、发酵性肠道菌 (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等 )和若干产甲烷细菌。这些“正常菌群”在一般情况下对人体有益 ,它们参与食…  相似文献   

14.
忽然之间益生菌成了现代人的宠儿, 那些拗口的生物名词变成了朗朗上口的歌 谣,连3岁的小朋友也知道双歧杆菌。简 单地说,益生菌就是对人体有益的细菌。 它有促进体内菌群平衡的作用,帮助消 化,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同时还能合成 某些营养物质。所以,你可以把益生菌看 做人体的治安警察,肠道的清道夫以及营 养合成师。  相似文献   

15.
崔玉涛 《父母必读》2009,(10):48-49
母乳喂养是婴儿的最佳食品,母乳能给宝宝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在建立宝宝肠道正常菌群、维持正常消化吸收功能、启动肠道局部和全身免疫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母乳喂养还可以增进母婴关系,有利于宝宝的心理健康发育。尽管母乳喂养好处多多,但也会带来一些小麻烦:比如宝宝对母乳喂养的依赖、对辅食和婴儿配方奶的抗拒等,尤其是给宝宝断奶,更是让妈妈感到又心疼又为难。  相似文献   

16.
当正常菌群与人体处于生态平衡时,菌群在它们寄居的人体部位获取营养进行生长繁殖,而宿主也能从这些寄生在他们身上的细菌中得到多种好处.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1人体正常微生物菌群的概念与分布正常人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除了母体中的胎儿外,世界上没有无菌的人。胎儿一旦出生,离开母体几个小时,皮肤、粘膜、呼吸道就会有微生物存在。据瑞典研究者Gustafsson报道,健康的人体内与外界隔绝的组织、血液中是不含细菌的;正常成年人的菌群分布,主要是在体表以及和外界相通的体腔中,如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眼结膜等处,总重量可达1.3千克,种类有上百种。由于它们经常存在于人体(其中有些菌种在与人长期的共同进化中适应下来),一般情况下,非但不侵害人体,而且为人体正常…  相似文献   

18.
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公认有七种,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本文第一次提出人体必需的第八大营养素-益生菌(Probiotics),即人体肠道内的有益的正常菌群,这是因为益生菌对人体的生理作用是其它七种营养素所不能取代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食物结构的变化,环境的污染和抗生素的滥用,人体内的益生菌会逐渐减少或失调,因而造成很多疾病的发生,经常补充益生菌会对很多种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益生菌的生理作用和营养作用将会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和消费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大肠艾希氏菌(E.coli)中的大部分菌种是人与动物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一般情况下.对机体无害.并能在肠道内合成维生素B和K,产生大肠菌素.对机体有利。随着kaufman的血清分型方法的广泛应用以及细菌鉴定技术的不断发展,发现也有部分菌种对人和动物有害,是肠道致病菌,可引起感染性腹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耗尽培养上清(SCS)对菌群失调小鼠肠道生理菌群的影响.[方法]首先腹腔注射青霉素液造菌群失调动物模型,然后分别以双歧杆菌菌液、耗尽培养上清液对菌群失调小鼠进行灌胃治疗.[结果]Bif组、SCS组同自然恢复组的肠道生理菌群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双歧杆菌SCS对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恢复具有调整作用,尤其对双歧杆菌及乳杆菌有更明显的扶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