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企业的活力是指一种态势,其主要来源之一在于企业的素质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指出:“继续增强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不足,效益不高是个非常严峻的现实。据统计,现在约有35%的国营大中型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还有30%的企业微利或潜亏,只有三分之一的企业效益较好。分析效益好的企业,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问题,即他们都具备较高的企业素质,显示了较强的应变力、竞争力和发展后劲。也就是说他们自身造血功能强,具备蓬勃的生机。造成国营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企业内部看,主要是没有形成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2.
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为了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 目前我国独立核算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有1万多个,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3.9%,但它们创造的工业产值却占全国工业总产值近46%,上交国家的利税占67%,而且国家的经济命脉如能源、交通、电力、大型机械、钢铁、化工等基础性行业,大部分掌握在国有大中型企业手里。但是,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效益不高,活力不强,有些企业的  相似文献   

3.
把国营大中型企业推向市场是深化企业改革,进一步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必然要求。但是,要把国营大中型企业推向市场,必须具备必要的条件,不能急于求成。要转换国营企业经营机制;要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要转变政府管理经济职能;要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顺利地走向市场。  相似文献   

4.
国营大中型企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大中型企业增长速度的快慢,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治理整顿措施的推行,我国市场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由市场疲软引至经济的超低速增长,尤其是工业企业效益严重滑坡,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我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差,主要表现在:工业产品销售持续疲软,若扣除物价因素,去年实为负增长;资源配置严重不合理,加工工业任务不足,大量机器设备闲置;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对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实行股份制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 一、股份制是否是国营工业企业的改革方向一种意见认为,股份制不是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的方向。因为:1.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彻底扬弃,其对资金的集中能力远远超过了资本主义所达到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实行股份制就会加剧国家、部门、地区及企业之间的矛盾,形成以所有权为基础的各个利益集团,造成企业决策的复杂化。2.如果把股份制当作改革国营工业企业的目标模式,国家就会丧失调节经济的物质基础,如果仅靠市场机制去自发地调节经济,  相似文献   

6.
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增强其生机和活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企业机制不适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是目前国营大中型企业生机不强、活力不足的最突出的矛盾。因而,转换企业机制是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关键和重点。作为企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职工教育怎样才能适应企业机制转换,并为之服务呢?一、职工教育应积极参与企业机制转换职工教育既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紧密联  相似文献   

7.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也关系着公有制以至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职工教育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为企业的振兴尽到自己的责任、发挥应有的作用,职工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认真研究如何为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服务问题。当前,国营大中型企业正面临着生存、发展问题。从整体上看,职工教育是企业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永久  相似文献   

8.
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提高其经济效益,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但企业活力的本质是什么?怎样通过深化改革增强企业活力?人们对此有不同看法,本文就这两个问题淡一点粗浅的认识。一一段时期以来,不少人习惯于用利润指标来衡量企业活力:盈利或上缴利润多,企业就有活力,盈利少甚至亏损,企业则无活力。这种认识不可否认有其积极作用的一面,但似乎过于片面。  相似文献   

9.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主要支柱,发展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主要保证。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国营大中型企业经济发展仍停留在外延型粗放经营方式上,物化劳动消耗高,劳动生产率低,产品质量差,新产品开发慢,市场竞争力弱,产成品库存积压,三角债前清后欠,企业亏损面、亏损额还在增大,企业缺乏活力,经济效益下降趋势尚未根本扭转,这是困扰我们多年并威胁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为此,本文就国营大中型企业低经济效益的原因作些分析,并提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六次会议,1991年10月在湖南湘潭大学召开。会议着重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进一步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具体途径与方式等问题作了深入的讨论。(一)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与会同志认为,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把科学  相似文献   

11.
1991年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第一年。在这一年中,党和国家制定了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总结了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十二条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新成就的集中表现和进一步提高的出发点。这一年又是我国国民经济治理整顿的最后一年。经过三年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和深化改革开放,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宏观经济形势已经好转,为国民经济发展和进一步改革开放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矛盾和问题也是突出的,如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大中型企业困难和问题还很多,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已成为关系到长远发展战略的实现以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大问题。目前,国内外形势都要求我们从反对“和平演变”的高度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问题。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讨论有着深广的政治经济意义。1991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论坛上研讨的热点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产权问题,二是计划与市场问题。产权问题实质上是全民所有制的所有制问题,同时也有管理体制问题;计划与市场问题则与国营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效益有关。现将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12.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骨干力量,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据统计,1990年我国有壹万零柒佰多个大中型企业,只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2.5%,而上交税利却占全国工业上交税利的60%以上。然而,从目前的盈利憎况来看,大中型企业有1/3是明亏的1/3是暗亏的。1992年全国大中型企业亏损面为22.5%,亏损额为283亿元,1993年4月末,全国预算内工业企业亏损面达33.8%,1993年7月起,国家实行新的财务制度后,企业潜亏暴露出来,亏损面竞高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企业技术改造态势十年改革开放,使我国企业技术改造的动力得到了增强,工业企业的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各行各业都有一批企业改变了落后面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就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工业企业技术水平还是很低的,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一要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规律,二要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而不是借口解决“产权”问题使之倒退到私有制的老路上去。本文认为,我国现阶段允许一部分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存在,同改革国营大中型企业体制上、管理上的弊端,使之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问题,绝不能因为允许作为公有制经济补充的私有制经济成分的存在,而把全民所有制经济私有化。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我国现有独立核算的国有大中型企业1.1万个,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2.5%,但是它们所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5.6%,上交国家的利税占67%。然而,由于政府职能转变及其它各项配套改革的滞后,国家赋予企业的各种经营权还没有完全落实,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约束和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将竞争机制引入大中型企业人事管理是企业内部机制转换的根本出路之一。企业内部机制一般包括激励机制、竞争机制、适应机制和约束机制等基本机制。竞争机制伴有风险,亦可称风险机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产物,价值规律就是通过竞争来起作用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必然存在着竞争,有竞争才有活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7.
国营工业企业使用的生产资料,是全民所有制财产的一部分。代表全体劳动人民来经营全民所有制经济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机构。国营工业企业的所有权,既然属于全体劳动者,就必须在逐步采用新技术的基础上,生产出品种和数量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产品,以满足社会与劳动者个人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国营工业企业要得到迅速地发展,需要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权,使企业能够得到发展生产的各种条件。在现时生产发展的情况下,国家给企业规定的计划,还不可能完全适合企业发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有企业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改革开放后,虽然其他经济成分得到了发展和壮大,但国有企业承担着其他经济成分不曾承担的、旧体制遗留下来的社会历史负担。即使在这样的困难情况下,我国财政收入的60%仍来源于国有企业。然而,我国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效益却又很差。据统计,1995年国有工业企业的资产总额占全部工业企业资产总额53.…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后方地区大中型企业的兴起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日战争时期,基于持久抗战的需要,通过厂矿内迁、原有企业扩充与合并、新建企业的 发展等途径,在后方地区涌现了一批引人注意的大中型企业。这些大中型企业是后方企业的核心和骨 干力量,具有较高的企业管理水平,在地域分布上相当集中,在产业结构上重工业、基本工业占较高比 重,在资本结构上国营、公营资本占据优势地位。同时与战前沿海大中型企业相比,后方大中型企业的 规模和生产能力有限,而历史作用巨大。  相似文献   

20.
一、抓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显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把企业推向市场。把企业推向市场,就是要让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由市场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