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在树叶上较均匀地涂色并进行印画的方法。 2.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和创作,对树叶印画进行创造性的添画。  相似文献   

2.
真正的朋友     
<正>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是一位真正的天才画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据统计,他一生共画了37000多幅画。毕加索说:"我的每一幅画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画的含义。"全世界拍卖价格前十名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了四幅。毕加索在世时,他的画就卖出了很高的价格。他的身边总是有许多人渴望从他那里得到一两幅画,哪怕是他顺手涂鸦的一幅画,也够自己一辈子吃喝不愁了。一次,他在一张邮票上  相似文献   

3.
邓依哈是一个爱磨蹭的孩子,做什么都要“等一下”。他的学习一般般,写作业时不是玩儿,就是讲话、吃东西。吃饭时一粒粒米慢吞吞地扒着,好像在数数……他的爸爸妈妈都拿他没办法。有一天晚上,邓依哈的爸爸妈妈出去买东西了,留他一个人在家做作业。“唉,真没意思呀!”依哈小声嘀咕着,他顺手画了一只小鸟;又画了一个带着尖帽子、长着长长红鼻子的小人。  相似文献   

4.
儿子画画     
我的儿子喜欢画画。他随手在纸上画些弯弯曲曲的线条,说那是“在给太阳公公梳辫子”,画了一团乱糟糟的线团说“里面有小刺猬在找果子”。我真感叹孩子有如此的想象力!经他这么一解释,我还真发现他画的就是那么一回事。这就是孩子想象的灵感。虽然孩子的观察力和表现能力还相对较差,但他的想象却绝对丰富。我在孩子作画时总是鼓励  相似文献   

5.
柯雷乔 ( 1 4 89—1 534)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杰出画家 ,他原名安东尼奥·阿列克里 ,因为出生在一个名叫柯雷乔的小村里 ,人们因此就称他为柯雷乔。他早年曾经受到当地绘画传统的影响 ,成为地方画派的重要代表。他与达·芬奇相识后他对明暗法与威尼斯画派的色彩进入到深入研究的阶段 ,从而使其画艺有了惊人的进展。他发现“美 ,就是光和动” ,于是在他的作品里除了造型精确、细腻之外 ,还有强烈的动感 ,而且构图奇特 ,色彩强烈。柯雷乔一生的作品 ,绝大多数是为教堂画的壁画和装饰画。最初的重要作品是为圣弗朗切斯卡修道院画的祭坛画《…  相似文献   

6.
《科学启蒙》2011,(11):F0004-F0004
封底画的作者是波兰著名插图画家贾西克·耶克(Jacek Yerka),世界幻想大奖“最佳艺术家”获奖者。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超现实主义的风格,他有一种能把超现实的想象通过十分详细的绘画处理转变到现实中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玫瑰正红     
巴伯罗·毕加索(Dabol Picasso,1881-1973)从19世纪末从事艺术活动,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是最具有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一生画法和风格迭变,他的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流派有很大的影响。从不临摹实物作画的毕加索就曾说过:“我不是在寻找,而是在发现。”他曾尝试运用强烈而明亮的色彩,加强他那些属于蓝色时期的绘画中的忧伤而多感的笔调:他也曾从后印象派色调的精细中重新发现形体上的简洁笔法,而这就是“玫瑰红时期”的典型画法。他的画,精深的艺术鉴赏家推祟备至,年幼的孩子也十分喜爱,只因浓烈的用色、天真的想象、拙朴的形体……在他…  相似文献   

8.
我3岁的外孙小虎,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一天,我把贴好的桔子皮画,展现在他面前时,他又惊又喜,禁不住拍起小手来:“这画真好看呀!”他那双机灵的小眼睛盯着画一动不动,过了一回,他喃喃地说:“这是金鱼在水里游,这是石榴,这是热带鱼……”我看他这么感兴趣,就逐幅提问,他极认真地回答,有些画他还运用他的想象能讲出一个小故事:“有一天,红太  相似文献   

9.
一次美术活动上,请孩子们来画《小树叶的旅行》。我们采用最自然的材料——树叶,经过对各种树叶的选择之后,再粘贴在纸上,然后进行想象与创造的绘画。在一段优美的旋律中,孩子们开始了他们的创作旅程!晖晖取了两片“香樟树”的叶子,  相似文献   

10.
幼儿为什么喜欢画画? 1 画画使幼儿想象的东西得到了表现。幼儿的画,大多是象征性的,即画的是他自己想象的东西。幼儿起初先是乱画几笔,看它像什么,就说它是什么,逐渐地才发展到画他想要画的东西。如三岁的小孩,随便画一条线可以说是汽车、飞机、轮船、大炮、桥梁;乱涂几笔可以说是老虎、小鸡、小鸟、房子、西瓜。因此,幼儿画画,是他对自己最初所感知的世界、想象的东西和自己的情感,以造型的形式表达出来,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想象画教学成功的关键。通过结合教学案例深入地探索想象画教学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想象画创作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独创精神,发展学生形象思维。  相似文献   

12.
设计背景户外活动时,一阵风儿吹过,树上的叶子飘飘洒洒地落了下来,孩子们兴奋地欢呼起来“好漂亮哟!”树叶是大自然赐给孩子们的礼物。秋季正是开展有关“树叶”主题活动的好时节。活动目标1.愿意和老师说说自己对树叶的认识和感受。2.萌发观察、想象的兴趣。3.锻炼动手能力,体验制作的乐趣。活动准备在户外选择有树、草的场地布置成“森林”;梧桐树、枫树、柳树、玉兰树、杉树、乌桕树的落叶;用树叶制作的贴画:长颈鹿、狐狸、金鱼、小船、萝卜、飞机等;粘贴树叶画的胶水;录音机、磁带。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发幼儿兴趣1.秋天到了,小朋友想去…  相似文献   

13.
历史教科书应该从不同维度凸显"想象"。在历史叙事方面,教科书可以运用形象推演、虚构性的想象和具有史料性的文学想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活动设计方面,教科书可以围绕文献资料、故事和历史剧、反事实想象设计活动,加强学生的想象力;在图像运用方面,教科书可以运用想象画和文物图像等。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4.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幅漫画:老师教孩子们学画画,模板是一片完美的树叶,孩子们画得很认真,多数孩子画的和模板上的一模一样,老师很满意,可有一位同学却例外,他画的树叶上赫然趴着一只虫子,完美的树叶被虫咬去了半片,老师指着模板大发雷霆。这幅漫画大概旨在引导我们思考,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出乎老师意料的状况,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才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阅读教学是引导学生去认识客观世界的美的话,那么作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去表现美、创造美。作文时,学生运用思维去筛选,运用想象去编织(重新组合成新的形象),并选用最富表现力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累在胸,一吐为快,情不自禁,文思如潮,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喜悦,并把这种喜悦之情贯穿到作文过程的始终,不仅体验到形象的美、情感的美、逻辑的美,也体验到文章语育整体的美,从而产生表现美、创造美的强烈愿望。审美创造的基础是审美观察。徐悲鸿画的马世界闻名,这与他长期对马的观察以及与对其他动物的比较研究分不开的。据说,徐悲鸿在法国学习时,为了  相似文献   

16.
运用“三画法”开发孩子右脑智力,就是启发引导孩子通过“画故事”、“画音乐”、“画文章”,来激发孩子右脑,促进孩子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画故事”,就是由父母先给孩子讲故事,然后指导孩子把故事中最主要的内容画出来,使故事所表达的内容图示化、形象化。绘画和听故事,都是幼儿和小学儿童特别喜爱的活动。家长在选择故事时,应注意故事的内  相似文献   

17.
<正>儿童想象画教学是锻炼学生发散思维、想象创造力和形象记忆力极好的美术教学资源。想象画造型,要求学生通过老师的启发,表现出由某一事物联想到的事物。但是在这种课中,学生往往没能把自己心目中的形象生动地画下来。有的想象画虽有主要的形象但缺少背景;有的想象画画面中的主体形象呆板且不够丰富;也有的想象画画面干脆临摹书本作业;甚至有的想象画连原来的形象也不可辨认。  相似文献   

18.
想象画创作教学是培养学生独创精神和能力的重要手段。想象画以记忆的形象为基础,按一定的主题要求,运用艺术表现手法经过重新组合创作绘画。儿童时期是想象最丰富的时期。他们常常凭借自己的想象把许多不相关的事物组织在一起,也不考虑时空关系和合理性,画出奇妙、怪诞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有言:“没有了童话,没有活跃的想象,孩子就无法生活;没有了童话,周围世界对于他就会变成虽美但是画在画布上的画了,童话却能赋予这幅画以生命。”由此可见童话对于学生的重要性。童话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广泛出现于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它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反映生活。童话的描写生动,运用大量的拟人写法,打破现有生活的桎梏,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妙趣横生的世界。小学不同于初中、高中,是小学生早期思想启蒙的关键时期,小学教师应抓住这一机会,注重对童话故事的运用,积极地引导孩子向上向善。  相似文献   

20.
程逸汝 《小学生》2009,(12):24-24
亲爱的小朋友,什么是想象句?对眼前的事物经过思考创造出新的形象,然后,用句子表达出来,这就是想象句。比如:“漂在河面上的树叶是小蚂蚁的船。”这一句子是把眼前的事物——叶子,想象成了新的形象——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