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北京2008年在我国召开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奥组委特别提出了“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口号。 据悉,其中“绿色奥运”的理念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有三个特殊含义:一是要全面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为2008年的奥运会提供一个清洁、优美的环境;二是保证奥运会举办过程对环境不产生负面影响,并且对北京和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发挥示范作用;三是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的宗旨,使得全民生态文明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介绍了金融生态危机内涵及特征、金融生态危机传导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法剖析了金融生态危机传导机理,其中包括金融生态危机主体间及其和金融生态环境间的影响机理分析,得出结论:金融生态危机主体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传导的、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生态危机主体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传导的。  相似文献   

3.
论生态经济农业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能够实现经济与生态共同繁荣的发展模式 ,使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融合为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 ,达到生态与经济、人与自然在更高发展水平上的和谐统一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模式下生态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缓解生态危机。 2 1世纪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进入生态经济时代 ,这就要求我们把农业经济行为同生态环境看作一个相互制约的系统 ,用生态经济农业的观念指导现代农业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减少和避免违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生态学:学科视界的扩充与研究层次的提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学这一科学术语自著名学者海克尔提出以来,以其与时俱进的强大生命力,不断地扩充其学科内容,扩展其理论视界,扩张其势力范围,直到全面关注并深层关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生态文明前景。从生态哲学的发展视野审视,随着人类生态环境问题的日趋凸显和生态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演进,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丰富多彩的生态实践活动的日趋深化,终于开启了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生态时代。  相似文献   

5.
全面健身的暖风吹到了农村,大大激发了居民的运动兴趣。近几年苏南农村地区发展较快,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的破坏。虽然农村的健身意识有了显著提高,但环保意识依然淡薄。健康需要运动,更需要有美丽的大地。生态教育是让孩子从小建立生态的观念,学会健康的生活,学会保护健康的土地。环保意识是一种意识,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将生态体育的思想引入学校,开阔并延伸体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生态体育下的体育课堂更贴近生活,更具有趣味性,更具有实践性。这种思想的发展,会促进学校体育走向生活化、人文化、生态化、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如何解决好环保问题,是北京奥运会顺利举办的关键因素。以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从体育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体育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现代体育发展中的环保措施以及近几届奥运会环保工作的回顾与启示等方面,探讨了体育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从生态学视角出发,分析了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生态化的现状。分析表明,体育教学生态化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着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学生体育学习的效果,要解决问题,需要从体育教学发展和管理理念上有所转变,切实树立体育教学生态化发展的新理念,积极培育体育教学生态主体,创设优良体育教学生态环境等场面入手,提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的两个关怀与两个限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首先分析了科技的人文关怀与生态关怀的基本内涵及其内在关系 ,指出生态关怀既包含人文关怀 ,又高于人文关怀 ,科技的发展更应体现生态关怀的要求。以科技的两个关怀为主要依据 ,进一步论证了科技发展和应用的最低限度和最高限度 ,并阐述了正确把握和运用这两个限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设现代化城市脚步的加快。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一切生产活动的根据。因此,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也应当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在城市建设中体现生态学观念的意义是为了促进人与自然相互融合,而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就需要广大设计人员在实际过程中将生态可持续发展作为基础原则,通过实现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满足人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对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学观念与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见解,以期为我国生态城市规划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三江源区生态环境退化、恢复治理及其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退化现状,科学分析了脆弱生态区生态退化的原因及生态过程,提出了三江源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配套技术和有效途径,探讨了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悉尼的启示     
绿色奥运一、当好导演。政府承担策划、设计、统筹、协调的角色。澳洲历来关注生态环境,早在1992 年底,就提出举行环保型绿色奥运的设想。1993 年向国际奥委会提交的申办文件中,列出了保护臭  相似文献   

12.
从生态学视角出发,分析了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生态化的现状。分析表明,体育教学生态化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着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学生体育学习的效果,要解决问题,需要从体育教学发展和管理理念上有所转变,切实树立体育教学生态化发展的新理念,积极培育体育教学生态主体,从创设优良体育教学生态环境等场面入手,提出了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刘会平 《大众科技》2011,(12):225-226,202
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理应给教育界以启示,作为培养生产第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同样要做出思考。通过剖析高职体育课程与生命关怀的关系,发现高职体育课程的生命关怀是达成高职体育教育中关怀生命的基础与关键;高职体育课程的现实缺失是实现其价值诉求的阻碍;通过在高职体育的课程价值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中融入生...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生态环境价值的研究引起了广泛重视,人们开始讲生态价值,算生态价值,用生态价值,特别是探讨生态环境价值的内涵与定量的评价方法,已成为当前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哲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在阐述生态环境价值相关概念与分类的基础上,着重探讨生态环境价值评价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并介绍了相关评价方法。目的是促进人们提高对生态环境价值定量评价方法及其意义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推动生态经济学、生态哲学的研究,以利于低碳经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崔海涛 《科教文汇》2008,(32):182-182
本文通过对奥运精神的本质及北京奥运会提出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的理念进行论述,认为北京奥运的理念可以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文化价值取向的转变;更好地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更好地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在高校体育中开展。  相似文献   

16.
城市河道治理并不是单一的生态环境的治理,它是将生态、水源保护、观赏性、周边发展相互结合的管理体系,在这个管理体系中景观和生态作用同等重要,这不仅会使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还会在根本上提高城市化和生态化共同发展的速度,使人与自然能够高度统一,达到共生共存的生态系统形式。  相似文献   

17.
水利工程是一个系统并且复杂的工程,它不仅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并且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以及生态环境资源状况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对于生态环保发展的重视,水利工程建设与发展中对于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发展也越来越重视,生态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与发展也越来越突出。本文将从水利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我国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等方面,对于水利工程与生态进行解析探究,以促进生态水利的建设与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存在许多问题,进行生态保护已被达成共识。在生态环境方面,我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绿化面积小植被覆盖率低、对生态环境的投资量少、治理工作与人才队伍不完善。本文将根据这些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进一步改善我国的植树造林与生态保护问题,使我国生态环境由严重破坏变为和谐发展的新面貌。只有重视植树造林与生态保护,生活环境才能健康舒适,人民的生活质量才将有效提高。积极的进行植树造林与生态保护是我国现如今发展的关键所在,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才有益于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上升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人心,其基本设计理念就是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保证建筑空间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及自身的健康成长。在这里主要探讨了建筑设计同环境及人的相互协调关系,以及其相互的影响方式,从而设计出适合人类居住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建筑设计方案及建筑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20.
佚名 《青海科技》2016,(4):16-18
正对青海而言,生态环保不仅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同时也是重大经济问题、重大政治问题、重大社会问题,不仅事关改革,也事关发展。社会问题,不仅事关改革,也事关发展。生态优先,发展之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青海,只有保护生态与加快发展相得益彰、互为促进,"产业强""百姓富"与"生态美"才能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