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歌坛上,经常听到的歌曲,大多数是民歌,或者是民歌风味很浓的创作歌曲。这些歌曲,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一经歌出,很快就得以流传。民歌,即人民的歌,由人民群众集体创作,代代流传,它是人民斗争的武器、生活的伴侣、精神的寄托、思想情绪的体现,近代以来,许多外国歌曲传入中国,这些歌大多数在本国也是民歌。如:《拉网小调》——日本北海道民歌、《桔梗谣》——朝鲜民歌、《海鸥》——缅甸民歌、《梭罗河》——印度尼西亚民歌等。我国疆土辽阔,人口众多,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具有古老悠久的文化艺术。在这块土地上,由于各民族、各地区的风土人情不同,生活习俗的差异,因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教学与文化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引言 语言不是单纯的,它与人类的各种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随民族的发展而发展。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  相似文献   

3.
论民俗文化的教育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和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事象。民俗文化蕴涵着深刻的教育学意蕴,它不仅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媒介,一种具有独特教化手段的教育资源;而且也对一个国家民众道德境界的提升、民族精神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探析民俗文化的教育学意蕴在当前各国倡导文化影响世界以及抢注民俗文化的浪潮下,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和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事象。民俗文化蕴涵着深刻的教育学意蕴,它不仅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媒介,一种具有独特教化手段的教育资源;而且也对一个国家民众道德境界的提升、民族精神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探析民俗文化的教育学意蕴在当前各国倡导文化影响世界以及抢注民俗文化的浪潮下,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总体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领域中的一种社会现象,是长期在特定自然的、历史的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民族精神,真实地反映时代精神和人民生活。通过欣赏民俗文化作品中的色彩、民风、习俗、语言的"土"去感受其中蕴含的"美",激发人们对民俗文化的热爱。  相似文献   

6.
《高栏民歌》是越南高栏民族的韵文体口述文本,是高栏族群文化和历史记忆的一个部分。通过这些零散的片段记忆,让我们看到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族群成员所起到的不断强化族群中人的认同感和归属意识,是不可估量的。《高栏民歌》所涉及的壮族民俗文化,以及它所展示的壮族文化风采,无一不与壮族有着血肉般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马晓宇 《天津教育》2013,(13):112-112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更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不断变化的,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也存在着诸多差异,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会在该民族的语言中有所体现。语言与文化相互依靠,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的本质差异就是文化差异。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不能脱  相似文献   

9.
民歌是一种重要的民族音乐体裁 ,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风俗、自然环境、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真实写照。民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而不是个人的创作。近年来 ,许多音乐爱好者甚至音乐工作者对民歌产生了一些错误认识 ,主要表现在误认为具有民族风味的和用民族唱法演唱的歌曲就是民歌。判断一首歌曲是不是民歌 ,关键是要看这首歌曲是不是符合民歌的 3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王利红 《课外阅读》2011,(11):280-280
民歌是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它产生于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中,经过广大人民群众口头传唱、广泛流传和集体加工而形成,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自然地理环境千差万别,所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歌蕴含了不同的地理知识。  相似文献   

11.
高拉飘 《文教资料》2013,(27):132-133
随着中等师范学校的转型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往往偏重专业课而忽视文化基础课.而历史就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传承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有一种精神、一种气派、一种特质的民族民俗文化.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留给世人的不仅是四大发明、万里长城、丝绸之路和汉唐盛世,更多的是点点滴滴的民俗文化——风俗节令.本文从三个维度的课程观,对“风俗节令”教学进行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12.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义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3.
京族民歌是在本民族文化土壤上盛开的艺术奇葩,它植根于京族民俗文化环境之中,生产习俗、节日庆典、婚恋习俗、民间信仰等民俗传统文化对京族民歌的生成、传承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民歌则丰富了民俗文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民族精神的研究有2种不同的层次,一种把某种民族精神作为文化的历史事实来考察,另一种则探寻这种民族精神包蕴的价值意义。民族精神在本质上是符号化的意句价值建构活动,它在一个民族生命的当下历史时间的延续性中才能实现。民族精神是由文化传递下来的,文化符号作为媒介,使过去和现在融为一体。每一民族的民族精神都有起源的历史和发生的过程。民族精神是一个跨学科的范畴,可以从文化学、伦理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的意义上理解它。  相似文献   

15.
<正>一、英语歌曲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百度将文化定义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而语言则是传播文化最便捷的工具,就此而言,任何一门外语教学都离不开它的文化背景介绍,英语教学也如此。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6.
文化的含义很广,它是人和环境互动而产生的精神、物质成果的总和。这个总和中可以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知识、技术成果以及一切经过人的改造和理解而别具人文特色的物质对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作为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渗透英语文化知识对高中英语教学起着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民歌作为民俗文化中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文化密切关联,属文化系统即精神文化范畴。通过繁昌民歌田野调查实践,对繁昌民歌中包含的民俗文化与民俗文化中呈现的民歌进行详实梳理并例证了二者的密切关联。民歌记录历史、承接文化,映射着丰富多元的民俗,民俗文化则是民歌传承中重要"物"的载体。因此,弘扬传统文化,构建民歌"活体传承体系",将开展民俗活动与传唱民歌链接起来共同发展,才是民歌康健"传承"发展的真谛。  相似文献   

18.
新疆是一个具有丰富民俗文化宝藏的多民族地区,由于各民族所处的地理、历史、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民俗文化。新疆多民族民俗学学科建设在新疆民族文化建设及其学术建设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集中表现为: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社会群体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创造的文化事象,作为人的文化创造物,它不可能脱离生态环境孤立存在,而是在特定的生态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下不断演变和发展.民族民间音乐正是特定生态环境的产物,是民族精神的活化石.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事象,特别是在无文字的民族或村落里,民族民间音乐是叙述历史、传授知识、教化人伦、交朋结友、祭祖祈福等活动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它既是一种民俗形式也是一种民俗内容,深深地寄寓了民族文化精神和历史心理情结.因此,对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文化生态学的考察,对现代音乐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它可以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是深不可测的,它存在于教学的每个阶段,甚至每个单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