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2020年2月出版该书主编赵江林(ZhaoJianglin)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高级研究员、副秘书长,研究领域涵盖国际经济、"一带一路"倡议、亚太地区经济关系、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关系、国别研究等。该书主要从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关系出发,探讨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宗旨目标、实施策略和政策建议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以国际合作实现智识互鉴,以本土实践创新全球治理,为推动国际智库合作创新和全球治理体系改革,2018当代中国与世界智库论坛于2018年11月22日至23日在成都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外文局、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承办,来自18个国家的120余名智库负责人、知名专家学者及我国主流媒体代表与会。除全体大会外,论坛还设有"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  相似文献   

3.
正8月11日,为传达学习习近平主席给"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代表的回信,"相伴梦想激扬青春"习近平主席重要回信精神学习座谈会在中国外文局举行。参与致信的外籍青年代表、相关领域在华国际青年、项目主办中方智库机构代表等共聚一堂,围绕习近平主席重要回信,畅谈心得感悟、交流体会认识,积极表达推动中外青年互鉴、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热烈愿望和思考建议。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徐麟,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4.
言论集纳     
<正>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在2015年4月15日《人民日报》刊发的《国际战略智库期待"转型革命"》一文中认为:国际战略决策是国家基本政治和政策的延伸,中国新型国际战略构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服务于国家。同时,智库研究应有独立、客观的品格。作为国际战略类智库,应当发挥好决策的参谋作用,具备向社会解读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是中国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过程中的标识性叙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在"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展现了大国大党的责任担当。传播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话语,需要及时跟踪研判国际社会有关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舆情动态,识别塑造生态文明国际叙事面临的实际问题。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和有益经验,我国智库、媒体等应在后疫情时代发挥协同增效作用,赋能生态文明国际话语体系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叙事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元年2015年新年伊始,关于智库的重要新闻事件频频出现。1月12日,上海社科院通过主观的业内投票方式,公布了过去一年的中国智库排行榜。1月15日,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下属的零点国际发展研究院与国新办下属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中国网联合发布了《2014中国智库影响力报告》,以客观数据衡量的方式,按照决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等几个指标,界定了中国智库的影响力,在国内引起  相似文献   

7.
<正>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当作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对外交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树立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迫切需要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鉴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外文局建局70周年。9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希望外文局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同志在庆祝中国外文局建局7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要打造对外宣传重大问题研究的重镇高地,建设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一流智库。这为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以下简称"当研院")加快智库建设与发展指明了目标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需要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紧紧围绕重大现实问题,加强战  相似文献   

9.
正自19世纪末期在西方流行的"黄祸论"起,中国被视为威胁这一论调从未彻底消寂。国际上明确形成"中国威胁"概念并被国际学界、媒体界广泛讨论则始于上世纪90年代。自1992年起美日等国家媒体报道中开始出现较广泛的"中国军事威胁论"和"中国经济威胁论"等相关报道。此后,媒体报道与智库报告、学者论文等虽有爆发时间的阶段性特征,但关于中国是否有能力、有意愿对世界和平稳定构成威胁等讨论从未中断。"中国威胁论"也被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2013年6月28日至29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第三届全球智库峰会在北京召开。峰会以"新格局、新合作、新发展"为主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有关国家的前政要、国际组织及国际知名智库的代表300余人参加了会议,就新形势下的全球合作与发展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智库发展。201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端智库。智库的功能有很多,如提供咨询、反馈信息、进行诊断等。作为重要的智慧生产机构,智库是国家思想创新的重要泉源之一,也是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标  相似文献   

12.
正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智库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品牌构建也日益成为对外传播国家之治的重要抓手。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话语体系,通过其学术群体、智库和媒体炮制"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等针对性话语,采用"污名化"策略图谋遏制我国和平崛起。在此背景下,智库作为衔接学术界、政界、商界和媒体之间的桥梁,拥有相应途径和责任,充分发挥维护好国家形象和话语权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言论集纳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在2014年10月27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时指出,要统筹推进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军队、科技和企业、社会智库协调发展,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重视专业化智库建设。中宣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鲁炜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各国智库中,美国智库数量最多、质量最高、影响力最大,代表了当今世界智库的最高水平。而中国智库的发展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对政策的直接影响力与世界一流智库差距显著。报道称,近十年来,中国新增了多家智库,但中国智库发展仍处于成长阶段,且各级党政军智库和社会科学院智库行政依赖色彩还十分浓厚,民间智库赖以生存的资金筹措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相当欠缺。  相似文献   

15.
9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外文局成立70周年致贺信,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的明确要求。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提出,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目标任务,中国外文局将重点在六个方面全面发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宣介统领外文局的国际传播工作,以建设世界一流国际传播机构为目标谋划中长期发展,以"三重"改革推动外宣事业创新发展,在国际传播大格局中汇聚更多资源力量,突出特色打造国际传播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的重镇高地,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的国际传播专业队伍。人民画报社社长于涛认为,"世界一流"的国际传播机构应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引领力、覆盖全球的传播主渠道和引导舆论的国际话语权。今日中国杂志社社长呼宝民认为,可以通过提高品牌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力、全面提高综合实力来实现创新和突破。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认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需要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紧紧围绕重大现实问题,加强战略性、前瞻性研究,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与决策影响力,扎实推进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一流智库建设。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研究员孙璐认为,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需要从五个方面努力:坚持国家站位,聚焦目标受众精准传播,规范和优化传播内容,建设多元化、高效的传播媒介,重视提升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全面务实合作新阶段,为准确、全面了解沿线国家民众对中国的最新看法,2018年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与国内知名调查公司零点有数科技集团合作,在沿线17个主要国家开展了中国观调查。调查议题包括对中国整体形象的认可度,以及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传媒等具体领域的评价。调查结果呈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对中国形象认知的立体图景。  相似文献   

17.
正3月8日,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由中国外文局、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法国桥智库主办,人民画报社、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外文局博声文化公司等单位共同承办的2021中国两会·全球经济发展智库媒体论坛在京举办。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法国前总理、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主席拉法兰,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郑必坚,  相似文献   

18.
正2020年1月14日,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缅甸外交部、中国外文局、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共同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当代中国与世界——中缅智库对话会"在缅甸仰光成功举办。此次对话会主题为"赋能新时代中缅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积极打造适合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身份、定位、功能的国际话语表达方式,打造国际传播的新平台,培养一批善于国际传播的人才队伍。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外宣工作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以及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20.
正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国家间特别是大国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全维的、综合的战略博弈,而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归根结底还是思想与智慧的较量。人们不难看到,在一些重大国家战略决策、地区和国际环境调整、重要国际思潮变化的背后,往往都有智库或隐或显地发挥作用。作为"思想生产者"的智库在国家安全和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智库本身也成为国家间竞争的重要部分。智库综合价值的重要尺度: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