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瑞士进行国事访问、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并访问瑞士国际组织前夕,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举办的中瑞媒体对话会1月10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来自中瑞两国的十多家主流媒体和彭博新闻社、路透社等国际主流媒体驻瑞机构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对话会。与会代表围绕做好习近平主席访问报道、中国经济报道、中瑞媒体交流合作等进行了深入探  相似文献   

2.
2020年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以来,拉美地区受到了重大冲击,疫苗则成为解决疫情的重要方案之一。随着中国研发的疫苗陆续运抵拉美大陆,拉美各国主流媒体亦随之对此进行了报道。在此背景之下,了解拉美各国媒体中涉及中国疫苗的舆情显得尤为必要。拉美主流媒体对中国疫苗的正面报道集中在中国疫苗的安全有效、便于储存等方面。负面报道则体现在对中国"疫苗外交"和疫苗试验透明度的质疑上。研究表明,中国国家形象在拉美的构建与传播深受拉美国家历史文化、西方话语体系及中拉认知度与交流度的影响。藉此,从短期来看,应做好舆情变化的积极应对;从长期来看,应做到对拉美各国媒体信息认知与了解的全覆盖。多方形成合力是完善和优化新时期中国对拉传播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2001年7月,中俄两国元首在莫斯科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中俄主流媒体秉承"世代友好"的《条约》精神,相互报道水平不断提高,两国社会舆论氛围日益健康。面向未来,中俄媒体应把握时代脉搏,做好时代的记录者、合作的推动者和参与者,将"世代友好"的理念厚植于两国人民心中。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4月23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中国—东盟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外文局中国报道杂志社承办的"2017年中国—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联合采访活动"在江西省九江成功举行。东盟十国20家主流媒体的20名记者与中国媒体一道,在九江多地进行采访报道,全方位、多角度了解九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体验九江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感受中国—东盟合作的广阔前景。一、持续报道,宣传九江外在魅力联合采访活动中,九江市委宣传部、市委外宣办在省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传播中,主流媒体对于他国主题的报道与主要受众群体态度相互交织影响,形成舆论场。中韩虽为友好近邻,但因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及国际政治等种种原因,韩国媒体中的涉华负面报道常在新媒体舆论场中成为热点话题。准确了解韩国媒体涉华报道的倾向性,进一步研究和剖析韩国媒体对韩国大众认知中国的影响等问题,将为我国对外传播、特别是对韩国传播提供一定的借鉴。从对韩国三大主要媒体《朝鲜日报》《中央日报》和《东亚日报》2021年4月至6月期间各100条涉华报道研究发现,其涉华的正面报道主要集中在科技、卫生、社会生活、文化和体育等领域;涉华负面报道更多地集中在政治领域,特别是涉港、涉疆、涉台、涉美、人权等问题上。因此,如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扩大与韩国当地主流媒体合作,同时加强新媒体传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正>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一直以来将海外华文媒体作为主要的服务和合作对象。在中国整体对外宣传版块中,中新社和其他重点媒体的分工不尽相同,承担着领军世界华文媒体、服务全球华人社会和影响国际主流舆论的作用,正在朝建设世界华文传媒资讯中心的目标迈进。在世界舆论变化中突显华文传播价值历史进入新世纪已经15个年头,中国在变,世界在变。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力量对比加速分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基本上是负面的,近些年来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正面”报道,正在持续增温。是什么原因让全球产生新一轮的“中国热”?在“中国热”的大背景下,中国媒体应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正面”中国的背后看到一份依然存在的“误读”,从而有的放矢地与西方主流社会展开对话。切不可因“忽悠”而“喜闻乐见”。下面从几个方面谈点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2月14日,非洲发现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截至6月28日,非洲累计确诊病例近36万例,且保持着增长势头。疫情给中非合作以及中国在非形象带来较大挑战。非洲媒体涉华报道是了解非洲国家对中国认知的重要窗口。中国学界关于非洲涉华舆情的研究目前规模较小,关注范围也主要集中于部分英文媒体。本文选择塞内加尔主流媒体进行观察,有四个原因: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10月19日至10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邀请,正式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十年以来首次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被中英两国媒体作为重要外交事件加以报道。本文旨在分析《人民日报》和《泰晤士报》报道"习近平访英"的新闻框架,以及我国主流媒体在内容呈现上的特点,为我国主流媒体的话语权构建提出建议。一、研究对象及抽样方法笔者选取了《人民日报》和《泰晤士报》关于"习近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形象即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名片",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①各国主流媒体的报道对其他国家在该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中国和韩国不仅地理位置上邻近,在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外交等多方面也互有影响,韩国主流媒体如何向其国民展示中国形象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韩国三大报纸②之一的《中央日报》为研究对象,使用网络工具,检索了《中央日报》2019年1月1日至6月30日上半年有关"中国"的所有报道,借此研究韩国主流媒体《中央日报》报道中的中国形象,并依据研究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袁瑛 《对外大传播》2014,(11):24-25
正相比西方媒体,中国记者(来自主流媒体)关注并报道气候变化的时间其实并不长。记得一位比我早入行的记者前辈回忆说,2007年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环顾四周,中国记者寥寥无几。而就在那次会议上,气候变化谈判因为达成了《巴厘路线图》而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两年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由于一百多个国家的政治领袖齐聚一堂,中国记者前往现场采访的人数已经有近百人之多,在那一年,气候变化成为了关注度极高的新闻话题。也就是从2009年开始,随着气候变化报道进入主流媒体的视野,中国媒体开始形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过春节看电影"已经成为中国的一项新年俗,而"科幻电影"出乎意料成为今年春节电影档的关键词,尤其是一部现象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出现,更是引起海内外媒体广泛关注。笔者选取《纽约时报》在内的多家外媒和国内主流媒体关于这一话题的报道,对比分析中西方媒体呈现的多元化视角和报道策略,希望对中国电影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无论是中国30年不变的经济高增长,还是金融危机中奇迹般率先回暖,都止深陷经济危机的西方国家充满了探究的热情,他们想弄清中国的发展动力。根据笔者调研,时常占据西方主流媒体版面的有关中国经济的报道中,不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正>西方主流媒体的涉华平衡报道是对外传播我国声音、塑造我国形象的重要渠道。平衡报道是指基于事实的报道,兼具正面与负面内容,指出客观存在的问题,不具有政治偏见与意识形态色彩。总体来看,近五年来,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呈现总体向好的态势,平衡声音占据主流地位,经济领域的报道尤其突出,但在政治与民族宗教领域舆论形势依旧复杂多变,存在不确定因素。虽然西方主流媒体在进行涉华报道时,常以其固有政治偏见和意识形态对我进行负面报道,但新闻信息上的  相似文献   

15.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率先抗击疫情,为世界各国赢得了两个月的时间。中国与世界多个国家携手抗疫,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但在西方少数发达国家的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污名化中国现象沉渣泛起,其具体表现是什么?对于西方媒体涉华报道中的偏见,中国将如何应对?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以英国主流媒体《泰晤士报》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报半年来在疫情报道中建构的中国形象,并针对其报道特点,探索未来中国外宣的话语对策。  相似文献   

16.
消息源在媒介议程中充当重要角色,决定了受众获取的信息,同时也呈现出社会的背景与形象,①对于受众的舆论引导是嵌入式的、潜移默化的.当前国际传播呈现传播主体多元化趋势,在外媒涉华报道中,新华社等传统外宣媒体不再是占垄断地位的中国消息源,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已成为外媒涉华报道的重要消息源之一.本文通过对近五年来社交媒体与传统主流媒体被外媒引用的情况,来分析社交媒体平台在塑造中国形象中的角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国对外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正长期以来,中国的国际关系学界向欧美研究倾斜,中国媒体的国际报道和评论也常常以欧美资源见长,我们关注的国际话题深受欧美主流媒体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渗透是不自觉的。无论是学界,还是社会心态,对与中国联系越发紧密的周边缺乏长期、绵密的关注。随着中国崛起,周边报道和评论应该成为中国媒体,尤其是对外传播媒体的拳头产品,如今这已是中国媒体人的共识。有鉴于此,《环球时报》英文版(Global Times)于2012年7月创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事关未来十年中国的发展,并将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海外主流媒体纷纷刊发报道评论,进行立体全景展示。总体上看,外媒的十八大报道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9.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2010年的中国给世界留下了什么样的第一印象?外国记者是如何描述中国形象的?涉华报道在国际舆论中占据什么位置?新华社中国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对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德新社、共同社、美国《纽约时报》、美国《新闻周刊》、英国《金融时报》等国际主流媒体1月份的涉华报道进行了综合分析,勾勒出境外媒体关注的涉华热点领域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列居全球四大经济体之一,其经济状况、发展与走向对世界经济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有着160多年历史的英国杂志《经济学人》(又译《经济学家》)是一份被西方世界认为较为专业和高端、以时评和新闻分析为主的周刊。分析《经济学人》的对华报道,可以管窥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经济的评价,探寻西方主流媒体的对华报道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