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态口令身份认证的实现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有许多种的身份认证方式,当前研究最多的是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技术和动态口令身份认证技术,都是为了解决传统静态口令所固有的一些问题,而动态口令身份认证技术因其实用性和可靠性成为了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一种身份认证方式。文章对动态口令身份认证的实现方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认证服务机制是实现网络安全的重要机制之一。在基于挑战/应答认证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口令的IKE认证实现,使其成为一个安全的双向认证协议,能够有效地抵抗冒充服务器攻击,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由于传统的静态口令认证方式在现在的网络环境里面临很多安全挑战,于是动态口令的概念被业内人士提出,本提出了一种基于求解平方剩余的困难性而设计的动态口令的算法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认证服务机制是实现网络安全的重要机制之一。在基于挑战/应答认证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口令的IKE认证实现,使其成为一个安全的双向认证协议,能够有效地抵抗冒充服务器攻击,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以动态口令身份认证技术为参照,结合工程应用的实际,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动态口令同步认证方法,以实现动态口令安全性、有效性与同步程度、验证效率之间的最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6.
曾英 《教育技术导刊》2009,8(7):146-147
针对基于口令的远程用户鉴别方案在时间戳和用户ID以及挑战/应答机制中的单相认证的上存在的脆弱性,该方案能进行双向认证,可抵抗重放攻击和假冒攻击,也体现了认证的公平性,比较发现该方案是一种更安全、实用、简单、便捷的基于动态口令的远程双向认证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电子政务对于信息安全的需求,在文章中介绍了一次性口令技术对电子政务的身份认证方案,详细的对一次性口令技术的认证原理和认证机制等进行了说明,着重介绍了一次性口令技术的S/KEY认证系统,并且把S/KEY系统中存在的两个安全缺陷做了改进.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次性口令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机制,并分析其在防止小数攻击方面的脆弱性,提出了改进的双备份型一次性口令身份认证方案,解决了口令传输的安全问题,有效抵御网络窃听攻击,增强认证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网络已成为信息交换的主要手段,但网络全球化、开放性的特点使得网络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身份认证作为网络应用系统中的第一道防线,其认证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网络的安全性能.本文针对目前普遍采用的静态口令认证技术存在的安全缺陷,提出了基于挑战-应答协议的动态口令身份认证方案.  相似文献   

10.
身份认证作为网络应用系统的第一道防线,是最重要的安全服务。在高校信息化过程中,如何保障高校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基于S/Key一次性口令身份认证系统以及Java套接字,Applet等技术,详细介绍了如何用Java套接字实现高校信息化系统中动态口令身份认证的过程,并相应的给出了一些关键代码。  相似文献   

11.
李晓靖 《华章》2007,(5):128
论文在研究相关密码学知识和身份认证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一次性口令(One-Time Password,OTP)认证技术的原理和实现过程,以及基于S/Key的一次性口令的不足之处.论文将基于ElGamal的数字签名链所产生的结果用于一次性口令认证;并且对比分析了常用的S/Key一次性口令和EIGamal数字签名链产生的一次性口令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基于Java Card技术进行一卡通体系构造,提出了可信身份认证方案,并从带权限的密钥集选择和动态口令生成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网络安全技术中口令认证系统的工作机制和原理,提出了利用JAVA语言平台无关性、支持多线程、位运算能力强的特点实现OTP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案及其主要环节的实现方法。其特点是用户每次输入的口令一样,但传递到服务器的登录口令却都不一样,每个登录服务器的口令只使用一次,可以有效地防止网络窃听和口令泄漏。一次性口令(OTP)系统的安全性关键在于MD5这个散列函数的不可逆性和用户密码既不放在服务端也不放在用户端的不可知性。  相似文献   

14.
在简单介绍数字图书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数字图书馆在认证和存取权限方面存在的不足,从采用一次性口令认证、限制登录用户IP范围和对日志进行数据挖掘等三个方面,对提高数字图书馆存取访问安全机制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移动智能终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移动平台的功能趋于丰富,手机已从以往的电话短信的工具逐渐变为娱乐,商务与社交的设备。用户对于移动终端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iOS为操作系统的平台在移动终端领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系统架构、加密和数据保护、网络安全机制和设备访问控制四方面对iOS系统的数据安全机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一个iOS口令破解的实例,展示了iOS安全机制的实际作用及其局限性,最后对iOS系统安全机制和用户口令破解过程提出了改进建议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两方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的各类安全性攻击,提出了一个基于验证值的两方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并对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证明。在所提协议中,用户存储自己的口令明文,服务器存储用户口令明文的验证值,利用DL困难问题和DH困难问题,通过用户和服务器之间的会话建立会话密钥。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协议具有前向安全性,能抵抗服务器泄漏假冒攻击、字典攻击和中间人攻击。  相似文献   

17.
现行认证可分为直接认证和第三方认证,但它们都存在缺陷:固定口令认证和认证的一次性。基于特征的可信度认证可以弥补上述缺陷。对该认证模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口令认证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本文在研究椭圆曲线密码体制ECC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ECC的口令认证方案,给出了该方案的详细实现过程,最后对方案进行了安全性分析。本方案的特点是用户口令在系统存储和传输过程中难以被破解;认证信息保持动态性,能有效防止重放攻击;用户还可以及时发现秘密使用其口令的非法用户,杜绝了信息泄漏或资源盗用。整个方案安全有效,易于实现,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我院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口令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一个具体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分析了这个系统可能存在的通过用户帐号、网络监听、获取用户口令文件等渠道获取口令的安全隐患。通过防止检测和嗅探、加强口令安全、强化身份认证等措施,以增强系统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20.
网上支付安全问题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本文在分析现有网上支付系统的认证模式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辅助认证模式——SMS认证,就是将网上支付和手机短信认证相结合,通过互联网和短信平台两种途径,确保银行卡卡号、用户密码等重要信息不需要同时通过网络,采用静态密码和动态验证码双重认证,使网上支付认证更安全、更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