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是听到一些地方的报导,说有教师体罚学生.学生因为不满老师的简单粗暴,辍学、厌学;或者老师由于不当的行为受到处罚等.教师的过激行为也许和我们要求学生不能犯错,必须做一个规范、完美的好学生有关.正是有了这种观念,才会让教师和学生间总是存在着一些矛盾,而这些矛盾看似还很难调和.  相似文献   

2.
我觉得一些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往往是教师的问题,不能简单地说是学生失礼。老师应反躬自省,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有何过失。有的学生见了老师如老鼠见猫。这种畏惧感可能源于教师平时对学生严格过头了。一些老师将“严”字写在脸上,表现在言语里,体现在行动中。学生一见这样的老师,  相似文献   

3.
当学生时,最害怕、最讨厌的一件事就是老师“偏心眼儿”,而有一部分老师,却又总是免不了对一些学生“偏心眼儿”。这其中道理何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应当怎样认识教师的“偏心眼儿”现象呢? 一、“偏心眼儿”行为都是有意识的吗? 因为某学生的家长是局长、是大款、是自己的亲朋好友,或者逢年过节过生日收受  相似文献   

4.
在整个初中物理教材中,设置有大量的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后小实验,这些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些较复杂的练习题,只靠老师的讲解,总是有部分学生难以理解。如果在课堂上设置一些随堂...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中,相当强调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但是有很多老师也走进了过分在意学生心理的误区。一些学生正是抓住老师的这一失误,掩盖自己某些行为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6.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碰到一些所谓"胆小鬼",只要一提到体育比赛,他们就紧张.一些学生因为害怕参与竞争,而埋没了自己的体育才华;一些学生待教师已经抽到其他学生表演时,却在下面悄悄地模仿;还有一些学生偶尔被老师点名展示时,总是扭扭捏捏,满脸通红,因为胆怯而不敢回答和展现自我……这些胆怯现象在小学生中并不少见,共同特征是:惊恐、焦虑、局促不安、手足无措,以至言语和肢体行为出现异常.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情绪状态,势必影响身心健康,导致自卑、厌学等心理.  相似文献   

7.
万花筒似的因特网,当同时放于教学、教师与学生三者之间时,总是那么的不协调,可是又怎能视而不见!面对网络,教师总想让学生少一点"自由的空间",理由是网络很美……学生总想让老师多给他们一点"自由的空间",理由是网络很美……对于教学,网络的存在显得很矛盾,因为网络很美,美得总是"喧宾夺主"!  相似文献   

8.
构筑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怀、体贴与信任。可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促使师生关系发生微妙的变化,形成一种学生尊重老师、老师关爱学生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关系的确立,会促使教师用自己的生命去扶助一个正在成长的生命,此时,任何辱骂和体罚学生的行为便没有存在的理由。有的教师抱怨,我工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可有的学生就是与我对着干。这恰恰是教师自身的行为所决定的,是教师不了解现代青年学生的心理、不理解青年学生的情感所造成的。试想,一个教师总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不是去教育学生,而是想方设法去…  相似文献   

9.
在校园里遇到学生打架斗殴.任何一个老师都应该挺身而出.立即上前制止。有的老师,只是因为"一些学生除了直接教他课的老师外,对其他老师的话往往置之不理,惹急了甚至还会有过激行动",所以"发现别班学生有过错行为也就视而不见",其实这种想法和应对问题的方式是错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  相似文献   

10.
题记:课程改革进入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攻坚战阶段,新理念由专家层面进入了实践层面,直接改变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课堂形态,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但是,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老师们开始有了矛盾与彷徨,我们只有冷静地思考、讨论、批判,然后才能走向重建。  相似文献   

11.
大量的案例表明,我们的教师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学生划分等级并且寄予不同的期望值。关于教师期望,学者们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都作了大量研究,也有学者将其归入潜课程研究。有研究调查表明,教师期望与学生对老师期望的察觉及产生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几乎是正相关。因而教师的有意无意的不公平的期望值,有可能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造成影响其一生的阴影。而生命其实是不能被预测和保证的,我们永远不知道每个学生的明天,所以老师应公平地分配期望值。  相似文献   

12.
老师的批评是为了唤起学生对自身的表现行为中存在一些错误问题的警示和教育,是一种对学生身上的不良思想品德和行为的否定评价,其最终目的便是教育孩子克服自身的缺点和错误,进一步帮助孩子能够明辨是非,明确以后的努力方向;"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批评同样也属于教师的一种激励方法,老师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制止或纠正、限制学生的一些错误的行为,从而保证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但是,教师的批评必须以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最基本的出发点。当然,教师的批评不是教师内心不良情绪的发泄,它是呼唤学生心灵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教师的批评更应该像和煦的春风一样,饱含着使万物复苏的温暖。所以,只有从老师口中道出的批评是出于善意、真心的关怀,学生才会真正乐意地接受。  相似文献   

13.
在校园里遇到学生打架斗殴,任何一个老师都应该挺身而出,立即上前制止.有的老师,只是因为"一些学生除了直接教他课的老师外,对其他老师的话往往置之不理,惹急了甚至还会有过激行动",所以"发现别班学生有过错行为也就视而不见",其实这种想法和应对问题的方式是错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的义务.  相似文献   

14.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碰到一些"胆小鬼",只要一提到体育比赛,他们就紧张.一些学生因为害怕参与竞争,而埋没了自己的体育才华;一些学生待教师已经抽到其他学生表演时,却在下面悄悄地模仿;还有一些学生偶尔被老师点名展示时,总是扭扭捏捏、满脸通红,因为胆怯而不敢回答和展现自我……  相似文献   

15.
<正>现在孩子的课堂纪律难管,这是公认的事实。说起学生课堂上的捣乱行为,没有不感到头疼的老师。学生的捣乱行为影响自身的学习不说,还败坏老师讲课的兴致,干扰周边同学的听课状态。更有甚者,教师一时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做出侵权违德的行为,难免引发家校矛盾甚至法律纠纷。既然捣乱行为产生的副作用如此之大,作为老师,  相似文献   

16.
许文兵 《教育文汇》2010,(11):19-19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年轻老师需要不断学习,年纪大一点的老师更要通过学习,体现自身价值,促进专业发展。但有一部分学校在有各种培训学习机会时,总是尽可能先安排年轻教师去,中老年教师则成了“替补队员”。这样的做法既不利于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又有可能伤害到一部分中老年教师,甚至会造成年轻教师和年长教师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时常听到学生向老师诉说:"老师,我学政治很认真,怎么成绩总是难以提高?"也有的老师感慨:"我工作很努力,备课、上课、辅导学生花的时间比别人还要多,讲的内容与别人差不多,为什么学生的成绩总是不如别人?"这些反映即是我们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问题。其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不在于学生学得是否辛苦,老师教得多或少,而在于学生在经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有无进步或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则成为每一位教师必须关心和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略有收获。  相似文献   

18.
教师如何进教室,看似小事,细想起来,还是有许多技艺可究了教师应该按时进教室上课铃响后、教师进教室之前,学生也为上课做好了准备,每根弦都绷得紧紧的如果老师不按时到教室,学生情绪便会逐渐低落,甚至混乱起来。教师免不了要调整秩序,调整学生心态,直至为维护自己的形象而作这样那样的说明。教师的行为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没有时间观念,学生迟到也就有了*理由一*二、仪表应端庄。每当教师出现在教室门日时,学生的目光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老师身」*聚焦「此时—教师的仪表最先印记到学生的脑海中。特别是小学生,…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教育界流行着这么一句话:“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对此,如果说从量的方面解读尚有一些积极性的话(要求授知的老师知识储备一定要大于学生,激励老师要不断丰富更新自己的知识),那么,从质的方面理解,就会感到大有问题。同样由比喻切入,我们熟悉的还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里以“春蚕”和“蜡炬”将教师比喻成最无私奉献的人。的确,教师对待学生是最无私、真诚的人,他们总是希望倾其所有、所知、所能传  相似文献   

20.
王斌 《小学生》2012,(8):I0001-I0001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总觉得作文难教,总是抱怨学生的作文不尽人意,没有抓住重点,没有细节,没有感情。每次修改作文除了给学生提出修改意见外,我们的老师总会在学生原文的一些重要的地方,直接进行修改,加上教师的眉批、总批。一篇习作,总是布满了鲜红的修改痕迹。这些红色标记包含了教师的心血,也是教师努力的印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