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运用LMDI方法对我国2003-2011年粮食增产进行因素分解,结果表明: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实现了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影响全国粮食生产的四个因素中,耕地面积减少为负向作用,复种指数的提升、粮食种植比例的增加和粮食单产的提高均对粮食增产起正向影响,这其中粮食单产的提高贡献最高,粮食种植比例的增加贡献最小.因此,改善农田的生产条件、鼓励对农田进行长期投资和利用国际粮食市场是破解我国粮食安全难题的主体思路.  相似文献   

2.
利用1949-2007年的甘州区粮食生产长时间序列统计数据,分析了近60年来粮食产量变化趋势,并从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农作物种植结构、农业生产条件、复种指数等方面对粮食总产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耕地增幅较小、人口增幅大的背景之下,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均增大。主要原因在于:1粮食单产持续的增加;2玉米大面积种植且高产;3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用电量等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4复种指数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影响粮食单产增长的直接原因是:普遍缺水,灾害频繁,化肥不足,上壤恶化,技术落后。 怎样才能迅速地、大幅度地提高粮食单产呢?西方产粮大国和日本、俄罗斯、乌克兰等国的经验教训表明,大力发展养虫业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为了克服以往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灰关联分析存在的局部关联倾向和个性信息损失的缺点,文章提出用灰关联熵分析模型来考察粮食生产的主要影响因子.模型在新疆粮食产量主要影响因子中的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灰关联熵的粮食生产主要影响因子分析方法是可行的,分析结果更为合理精确.结果显示:影响新疆粮食产量的前四位因素依次是有效灌溉面积、耕地面积、单产和第一产业劳动力;现阶段影响新疆粮食总产量的主要因素仍然集中在可控资源条件领域,科技因素对新疆粮食增产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民温饱问题早已解决.但面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局势、不断加剧的资源环境危机以及快速增长的人口等外部条件,我国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始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本文利用2000—2019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全面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即"全面FGLS",实证考察了中国粮食单产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农业化肥施用率、种粮人口规模和年降水量对我国粮食单产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农业机械化率、受灾率以及气温显著降低我国粮食单产.文章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粮食单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的“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和对策”中提出,在化肥施用水平较高的地区,尽快调整氛、磷、钾的施肥比例,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文件提出,随着我国化肥施用量的提高,粮食单产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接着分三个时期(化肥大量投入初期、中期与近期)、五个地区,对每亩播种面积的化肥施用量与每亩粮食单产的增长情况进行了分析:1.在化肥大臣投入初期(以1978年为代表,全国化肥投入总量为884万吨),5个地区粮食单产的变化都随化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完全是正相关。2.在化肥大量投入中期(以1984年为代表,全国化肥投入总量达到…  相似文献   

7.
就河南省农田粮食生产现状、态势及存在问题,对粮食产量稳定性评价及主导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河南省区域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的研究,为河南省粮食生产政策制定以及区域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1999年开始,由于受耕地面积的减少、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等因素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出现全面下滑趋势,总产量由5.1亿吨下降到去年的4.3亿吨,降幅达15.3%,粮食安全形势非常严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树安认为,进入21世纪后,粮食的增产途径再也不能走扩大面积、广种薄收和破坏环境的途径了,而是应该走大幅度提高单产的道路。我同现有粮食种植面积约10亿亩,其中生产水平较好的旱涝保收农田有5亿亩~7亿亩。如果按照中国农业大学提出的集约多熟超高产研究计划———“123,234工程”,即我国一、二、三熟地区分别建立年亩产2000斤、3000斤和3500斤~40…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河南省土地资源特点及土地生产潜力,并依据耕地资源粮食单产及总产的变化的特点和当前的实际情况,对粮食单产,总产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农业生产本身就是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影响江西省低碳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业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农作物播种面积是江西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因素。由此提出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提高农业化肥利用效率;加快低碳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通过农地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建立和健全低碳农业发展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粮食生产系统中,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有很多。根据2000~2009年安徽省粮食产量及相关指标,通过计算灰色关联度,得到影响粮食生产的相关因子的灰色关联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乡村从业人员、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见在选取的6个指标中,化肥施用量和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最大,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耕地质量、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动趋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争粮食产量分别占全国比例变动趋势、粮食单产变动趋势等角度深入分析了内蒙古耕地资源与粮食增产的关系,并探讨粮食持续增产的耕地资源约束力,然后提出提高耕地产能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多项式回归模型给出了用氮量与玉米产量间的关系,并对最高单产量时的用氮量以及最佳经济用肥量予以确定。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试验探讨了龙峰生物有机肥对夏玉米灌根施用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用该肥灌根具有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增加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单株叶面积、果穗长度和穗粒数,提高产量等作用且效果显著.使用方法简便、经济、环保、见效快、效果佳.单位面积产量较对照增加480.00 kg/hm2~1 492.50 kg/hm2,增产幅度达5.29%~16.45%.  相似文献   

15.
青海粮食单产潜力及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青海粮食得以高产的光温资源基础,采用光照、热量条件订正函数,建立青海省粮食作物生长季光合生产潜力和光温生产潜力模式,分析了光合潜力和光温潜力的地理分布,在对粮食产区最大增产潜力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利用粮食单产潜力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多项式回归方法给出了施氮量与玉米产量间的关系,并对最高单产量及其施氮量予以确定.  相似文献   

17.
以常太库区红壤土山地枇杷园为对象,研究了不同配方施肥对解放钟枇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增施枇杷专用的配方肥料能够明显促进枇杷增产,改善枇杷的果实品质,可在枇杷生产上推广应用.与CK相比,枇杷冠幅增加58.95%,干周增加20.5%,单位面积产量提高42.18%,枇杷果实平均单果重增加3.2g,可溶性固形物提高1.2%、可溶性总糖提高1.3%,枇杷果实的可滴定酸降低0.15%.  相似文献   

18.
长江流域西部地区 ,农业灌溉发展缓慢 ,灌溉面积偏小 ,粮食总量偏低 ,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提出对老化灌区进行更新改造 ,扩大灌溉面积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实行节水灌溉 ,改革灌区管理体制 ,完善监督执法体系 ,增加粮食总量 ,为西部大开发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山地板栗施肥效益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板栗园中,通过分别施用发酵鸡粪、干燥鸡粪、复合肥、南国春氨基酸叶面肥的对比,发现在多雨的丹东地区施用南国春氨基酸叶面肥,板栗生长良好,且生产费用低,产出高,每产百千克果肥料费用仅为使用其它肥料费用的4.78%~8.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