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的严重性,一些学者警示:他们可能成为被“毁掉的一代”,可能会成为国家新的不稳定因素。这一论断尽管我们难以接受,但绝非危言耸听。本刊上期刊登了《1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农民之痛中国之痛》的上半部分,本期请您继续关注。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发展将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祖国的昌盛和民族的发展.所以整个社会都应协调一致关注、关怀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从他们成长中的得与失的客观分析中寻找有效对策,以促进其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21,(41):3-4
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因而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缺乏一定的关爱和教育,和同龄人相比,在思想上以及心理上都出现很大缺失。这类社会群体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思想教育,对儿童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所以留守儿童问题应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受家庭环境、经济状况的影响,每个留守儿童在学校的表现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他们缺乏监护人细心的引导和管理;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和温暖,在生活、学习、身心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班主任要关心和爱护每一个留守儿童,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有机会实现个人梦想。  相似文献   

5.
关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让祖辈的"爱"助成长,学校的"爱"助成长,社会的"爱"助成长。这不仅是家庭、学校、社会的事情,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对此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6.
留守儿童的教育以及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我们社会十分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从留守儿童的成长方式、特点,以及由此对其心理健康所造成的影响方面分析,提出从家庭、社会、学校等各个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怀,同时建立更为科学系统化的管理系统,从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一个需要多方关注的群体。由于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淡薄、学校教育措施不到位、社会对教育的关注不够等原因,留守儿童出现许多成长问题,诸如学习成绩落后、心理健康存在偏差、道德行为失范、安全保障不到位等。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设关爱留守儿童场所,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二是健全留守儿童制度管理,保障留守儿童校内安全和校外安全;三是打造社会、学校、家庭三方教育合力,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共享教育成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流向城市,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由于城乡户籍制度等各种制度的不健全和经济收入偏低等因素,使得农民工子女仍然留在农村,并由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顾和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难以得到良好的关注。自古以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对孩子的品德修养和成长、成才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留守儿童的出现,其家庭教育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夫妻双双外出务工的家庭越来越多,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留守儿童的管教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的社会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城市劳动力缺失的情况,但是却造成了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因此本文就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中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力求改善留守儿童现状,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同时,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逐渐成为农村社会的突出问题,严重威胁到农村发展的未来。保育员作为留守儿童教育成长中的重要一员,应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2.
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城乡流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由此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父母外出务工,使他们无法得到细致的照料与关怀,并面临着成长风险和教育隐患.本文以挂职所在地——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的农村留守儿童为调研对象,对他们的现状及其需求进行实证性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马纲 《考试周刊》2012,(90):167-16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几年进城农民工为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农村的留守儿童却成为农村学校德育教育的“盲区”。文章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缺失的原因解析;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间人口流动速度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这种现象已经十分普遍。然而,由于进城务工的劳动力大多是中青年,而且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不能将子女带在身边,这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群体,即农村留守儿童。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受到广泛的关注。基于此,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穆彦祥 《考试周刊》2015,(2):175-176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多农村家庭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改善家庭环境,父母双双外出打工,抛家寄子,致使孩子常年处在亲情缺失的环境中,对这些留守在家的农村儿童造成了多方位的持久影响。农村留守儿童面临诸多挑战,如生活、学习、交际,心理等方面的挑战。通常人们较多地关注留守儿童在行为约束、学习辅导等方面的缺乏,认为这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但在我们看来,这些问题当然都存在,却不是最令我们忧心的。我们发现,这些正处在成长发育时期的儿童,  相似文献   

16.
目前,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其父母都是长年在外打工,把孩子全部交托给老人或亲戚或朋友,这些父母片面的认为只要孩子不缺钱就万事大吉。殊不知,更大的缺陷和后果却让家长们始料不及。很多留守儿童在身体发育、性格形成、观念形成等方面得不到正常呵护和引导,造成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成了生活上的困难生,学习上的后进生,思想、行为上的问题生。为了减少上述现象的发生,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齐心协力,共同合作才能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好,把留守儿童的问题解决好。  相似文献   

17.
《学周刊C版》2017,(17):190-191
近年来,大部分农民到外地打工,造成“留守儿童”逐渐增多。他们的子女会受社会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不能得到父母及时有效的教育,会造成一些心理问题。社会、学校、教育工作者及家长都应给予关注和关爱。因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便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变革,在社会转型和制度转轨的过程中,城镇化的进程异常迅猛,受农村贫困及城市利益的驱动,涌现了民工潮及农民外出经商、学习等普遍的社会现象。离乡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能力和条件将自己的子女安置在其所在的城市,只能将其留在家中,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体质健康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健康成长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如何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已成为当今时代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我校是国家贫困县——广西忻城县的一所山区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学校生源来自人口共8万多的两个乡镇.近三年来,我校学生年平均数都在1400人以上,留守儿童年均达600人,且留守儿童人数呈逐年增多趋势.近三年来,我校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和行为、安全、辍学率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日益凸现,成为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如何应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笔者结合几年来的教育实践工作,从学校层面上,谈谈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