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问题教学中注重学生养成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使他们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的思维,才能促进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对此做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不断从教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3.
“问题教学”是以问题为核心的教与学.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围绕问题组织教学,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维.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欲,产生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唤醒强烈的问题意识,再应用巳获取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一堂课始于问题,终于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活跃于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之中,最终达到解决物理问题的目的。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景启发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那么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教材课题进行问题教学.在此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可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提问是每一位数学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实现有效的课堂交流,促进数学问题的解决.创设民主开放的教学情境,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改变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方式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马宝雄 《文教资料》2012,(18):184-185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折射在教学中,就是学生自己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培养问题意识。有了意识,才有解决的冲动,所以说问题意识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内因。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提出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吕自学 《化学教学》2005,(10):10-12
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是指一个人问题解决的意识、心理过程以及能力的高低。问题及其解决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活动,也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途径。知识与规则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1问题解决的教学内涵问题解决是化学教学的一个目的。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最终目的是用于解决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使他们能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以利于将来创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意识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意识又是创新数学教学的源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谀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教育过程,亲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问题意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求知欲望。那么.作为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该有目的的去强化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化学学习中去.从而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0.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摇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改的呼唤,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探究性学习方式的中心是针对问题的探究活动,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再进行推理、分析,找出问题解决的方向。可见探究发端于问题,能否有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课改的成败。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那么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11.
孟欣 《考试周刊》2012,(39):136-137
问题引导探究的目的是“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政治教师要努力创设最佳教学情境,巧妙设计问题,耐心鼓励,不断进行示范引导和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使学生通过长期训练,突破思维定势,从容自如地解决各种新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在一问.”爱因斯坦也曾说法过:“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和指导学生质疑问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那么,如何让学生问出兴趣呢?  相似文献   

13.
徐振国 《物理教师》2004,25(9):9-12
我国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不会提出问题.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说过:“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但是,在学校里学习一般是让学生学‘问’,学习如何回答别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现在,国家新制订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在创新意识、解决实际问题和研究性课题中都把“学会提出问题”作为一个教学目标.因此,在使用新教材的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曹仲娟 《考试周刊》2009,(34):180-180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运动规律,以及所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物理教学可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要培养这些能力,教师首先应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就在于提出问题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现行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进行认识过程中,对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或理论问题所产生的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等的心理状态,并在其驱动下,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如何让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善问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这些年来,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也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对学生问题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出培养学生发现问  相似文献   

17.
王青松 《考试周刊》2014,(95):151-151
知识始于问题,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有能力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高中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新课改要求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简单地教授知识,而是趋向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沈开花 《课外阅读》2010,(11):162-163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学习,而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关键,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笔者通过自己的实际教学认为,要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质疑意识,让学生敢问;培养学习质疑方法,让学生会问;培养学生能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9.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知识始于问题,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问题意识"是科学素养的核心,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它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数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数学应用意识,是指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带有实际意义和相关学科中的数学问题,尤其是用来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意识.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强调学数学的目的是就是用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本文对此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