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其巅峰之作《海浪》中,通过对情境、结构、时间诸叙事因素的巧妙运用,彻底摆脱了物质性现实对于作家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羁绊,为小说艺术找到了一种崭新的、综合性的“有意味的形式”。这种形式所成就的既是伍尔夫要将小说建树成一种伟大的艺术形式的理想,也是她要“使个别的生命沉没在一种更普遍的视野之中”的思想意图。  相似文献   

2.
劳伦斯的小说《虹》以家族历史的形式,叙述了自耕农布朗文一家三代人的变迁,体现了三代人对理想人生的追求,也体现了劳伦斯对理想世界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劳伦斯的小说《虹》以家族历史的形式,叙述了自耕农布朗一家三代人的变迁,体现了三代人对理想人生的追求,也体现了劳伦斯对理想世界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中篇小说《人间失格》是日本无赖派文学大师太宰治的代表作,它堪称日本战后文学的金字塔之巅。小说主要讲述了大庭叶藏从青少年到中年不同时期的人生困惑与追求,以及面对家庭、爱情和社会时表现出虚无懦弱的人生态度。但在他看似极端另类的生活表层下潜藏着对幸福人生的执着追求和理想社会的热切向往,从这种意义上说,太宰的文学具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普遍性和现代性。  相似文献   

5.
《雨中猫》是海明威于1925年在法国生活期间写的一个短篇。一对美国夫妇在意大利度假。小说中,作者大量地运用了对照这种修辞手法。小说中,主人公对自己的身份的追求是以一种自恋的形式表现出来,也正是因为女主人公强烈的自恋性才阻止了她对自己身份的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6.
汪曾祺是以短篇小说《受戒》而名声大震的.《受戒》承续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散文化、诗化传统,表达了人们对一种久违的和谐、纯净境界的理想诉求.可惜小说没有进行现代性意义的转换,表现了其小说理想实现的脆弱.  相似文献   

7.
李婷 《文教资料》2006,(13):139-140
《双城记》是一部有争议的作品,如果说《双城记》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巧合?为什么作者既同情老百姓的革命,却又对中产阶级毫无保留地赞美?这一切都和《双城记》的叙事逻辑有关,《双城记》的叙事逻辑有两种,其一是人道主义叙事逻辑,人道的观点使作者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以悲天悯人的胸怀看待所有的人,因而小说有浓重的理想色彩;其二是为追求市场效应的趣味逻辑,因此小说有浓重的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8.
桑塔格的批评文集《反对阐释》虽然涉及广泛话题,归根结底不过一个主题——对把艺术等同于内容这一传统惯例的批判。这一主题尤为集中地体现在《反对阐释》、《论风格》、《“坎普”札记》以及《一种文化与新感受力》这四篇文章中。通过这些文章,桑塔格表达了她在新的语境下建构形式美学来感知艺术的理想。这一理想恰好有一种与六十年代的美国反主流文化运动相一致的自发性,所以人们往往只关注《反对阐释》激进的一面而忽略了桑塔格在其中对严肃性的推崇。事实上,桑塔格追求的是一种多元的文化感受力,一种在形式与内容、审美与道德之间努力求得恰当平衡的感受力。只是,在追求这种理想的价值评判标准的同时,桑塔格也为艺术设立了棘手的高标准。  相似文献   

9.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文学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到80年代中期以来文学对于传统的人性观念、人的生存价值的怀疑,这种对于"人"的重新认识对90年代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写实小说、王朔现象、《废都》现象的内在实质都在于放弃了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突出了人的生存本身的意义,这种强调生存本身的意义的态度在沉溺于人的感性生命之中的"身体写作"中得到了同样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第一部才子佳人小说《玉娇梨》,奠定了才子佳人小说创作的基本模式,塑造了集品、貌、才、情于一身的理想佳人形象,卢梦梨作为其女主人公,不仅容貌美丽,而且才华过人,积极主动追求自己的婚姻,是对传统女性形象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11.
麦金太尔认为现代西方社会道德衰退的根源在于启蒙运动以来对亚里士多德德性传统的遗弃,因此他用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在亚里士多德德性论的基础上,引申出“实践”、“内在价值”、“整体性”、“传统”等重要概念,建立了他所期待的历史的、多层次的现代德性论。只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让德性重新占据社会生活的中心,以拯救西方社会道德危机是麦金太尔一厢情愿的努力罢了。但不能否认,其现代德性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于和谐社会与和谐哲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一宏观背景,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超越这一阶段。和谐社会虽符合共产主义理想的要求,但不等同于共产主义。所谓“和谐哲学”由于缺乏整体性和追根究底性思考,而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研究,也由于缺乏整体性和追根究底性探索,和合文化目前也只表现为一些理念碎片,因而对其作用也不应过高估计。斗争哲学不是斗争思维方式的产物,和谐哲学也不是和谐思维方式的产物,它们既是差异,又是同一,且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即辩证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秋瑾作品的全面阅读,着重分析了作者的女权主义思想。认为秋瑾的女权主义思想虽有偏激之处,但总的来说是进步的,并对后来的妇女解放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秋瑾无疑是中国女性主义伟大先驱,她的作品是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的一块丰碑。  相似文献   

14.
整体意象:诗歌翻译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翻译实践中,诗歌的意象应涵盖个体意象和整体意象,诗歌翻译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好个体意象和整体意象之间的关系。正反例证表明,理想的诗歌翻译既要重视源语中个体意象的有效转换,更取决于源语整体意象的成功重构和再现。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生工作队伍"整体性"建设的起点是从当前学生工作中找出不足与成因,用"整体性"建设思路勾绘蓝图,并提出相应的"整体性"建设策略,最终以整体合力推动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良性循环,促进高校学生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林徽因的文学创作有着独特的文学理念支撑,在这种理念支撑下,林徽因的文学创作得以不被各种流行的主义所牵引,系统梳理林徽因的文学思想,并将其置入20世纪30年代特定的文学场域中,考察其文学思想的生成语境及存在意义,可以丰富并拓展对林徽因文学创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浅谈《红楼梦》对张爱玲小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对《红楼梦》情有独钟 ,把它奉为一种理想 ,一种标准 ,《红楼楼》如梦魇一般围困着她 ,深刻影响到她的研究、创作与生活。张爱玲的小说以《红楼梦》为根底 ,融入现代意识 ,形成了一种新旧杂糅、中西合璧、亦古亦今、雅俗共赏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8.
关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意义和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并对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孙子兵法》的哲学精髓在于它的能动辩证的思维方法,即以对立统一的观念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矛盾的视野与途径。利与害、全与偏是其哲学思维十大关系中最为核心、最具普遍意义的4对中的2对。孙子有关利与害对立统一关系的认识,揭示了事物运动的基本性质与一般规律;有关全与偏平衡统一的辩证思维,反映了理想与实际的统一、终极目标与阶段任务的统一。孙子的这些认识在今天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对我们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同样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云非常关注执政后党的建设问题。为了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他对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及作为执政主体的党的自身建设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做了大量而深刻的阐述,提出许多新思想。研究总结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