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学阶段是形成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也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应注重立足于教材渗透德育教育,也可以播放课件、开展课外活动、讲解课文内容渗透德育教育,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和成长,可见,德育教育在课堂中应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阶段,语文学科中含有丰富的人文情感信息,将感恩教育引入初中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知恩、感恩、报恩的意识和主动性,对实现人文教育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感恩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小学生应当具有的基本道德。文章先阐述了感恩教育的概念及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接着,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何能方便地实行感恩教育做出解释;最后,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例,举出几点感恩教育渗透策略。文章旨在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能使感恩的人文情怀在实际生活中得到真正体现。  相似文献   

4.
在平常语文教学中,应当要求语文教师充分意识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义务教育学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所以这个阶段需要加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渗透,特别是应当让学生通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品德与情操,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更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5.
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教改重点学科,受到广泛关注。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容易被学生接受,实现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开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提出了几点有效措施,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小学语文教学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指导、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而营造充满人文气息的社会生活环境,这是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初中生处于成长关键期,思想尚不成熟,这个时期对学生开展传统美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塑造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同时可以促使学生建立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这对于学生的人生发展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道德与法治为初中阶段的主要德育课程之一,教材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元素十分丰富,教师应充分将这些教育元素挖掘出来,并根据实际情况引入一些课外教育资源,让课程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从教材中充分挖掘和展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注意从传统美德中吸取精神养料,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加强对学生“做人”的训练,提高学生“做人”的素质和水准,从而使语文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美德的教育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更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美德博大精深,要利用语文课堂教学,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美德,还要利用语文教学激发、培养学生的真挚情感,在语文的作文教学中,围绕传统美德教育、丰富写作素材,使传统美德深深植入学生的心灵。在各种形式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9.
张文华  刘传英 《课外阅读》2011,(12):316-316
语文教学是学生生命成长最重要的阵地。教师要营造中华传统美德浸润的语文课堂,在传授语文学科知识的同时,挖掘教材中的中华传统美德内容渗透给学生,使之受到教育。要选择科学有效的渗透方式。在“润”字上下功夫,像春风化雨那样点滴入土,把传统美德的精华与甘露,滴滴浸润学生的肌体,把美好的道德的种子播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科学文化素质、道德情感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得以发展。合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抓生本对话,重情感交流,创实践活动,让语文教学亲吻美德的阳光,让学生的心灵因沐浴日益变得健康阳光。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与美育,增强学生的道德水平与审美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讴歌真善美,批判假恶丑。  相似文献   

11.
正人格教育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非常重要,是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是非判断标准的前提。本文将结合实例具体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研究。一、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人格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正处在价值观与是非判断标准逐渐形成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借助有效的教学文本给予学生们正确引导,让他们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不仅是语文教学中最为根本的教学目的,对于学生今后的人生也会起到非常重  相似文献   

12.
高中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在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通过学习语文,尤其是接受语文中的传统文化的熏陶,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道德素质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各种思想观念冲突的大环境下,能够为学生指明道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但由于高中阶段的特殊性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在当前社会,在追逐中国梦的道路上,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如何做好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和个人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当今教育教学的一项关键内容是素质教育,其是借助科学的教育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懂得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显得非常重要。为此,阐述了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审美情趣,形成正确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还要进行德育渗透,以此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准。  相似文献   

15.
叶元友 《文教资料》2006,(16):114-115
职技校学生是相对特殊的群体,对他们的人格教育正日益受到重视,语文教学也应在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意志、理想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等方面加强渗透,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缺少人文教育渗透,无异于人失去了灵魂。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养成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习惯,努力追求其内隐的深层文化本质,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进行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所谓语文人文素质教育,是指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对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活动。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及平时积累,下面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谈一些看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人文科学中的基础文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语文课堂叙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语文教师的主要职责所在,本文主要探讨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提出了几点德育途径。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有机的渗透美育,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美、体会美的过程中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道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战场。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承担着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技巧,促进学生智力、能力、品德的发展与个性健康的重任。《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一条液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教师不仅仅是一名教师,更是一位德育工作者,应该把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到教学全过程。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几点看法,望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20.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品质的阶段,语文学科所含有的人文情怀优势能够较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培养高尚的情怀。在小学的管理方面,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结合,老师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语文教学内容让学生便于理解。同时,在班级的管理中也可以渗透相关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又可以对班级进行有效的管理。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渗透作用进行探索,并揭示出其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