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王     
小区后门路口住着一个干瘪的老爷子.大家都叫他老王。  相似文献   

2.
老王     
很少有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姓王,大家都叫他老王。我好像记得有一次听人说起过他的名字,但很快就忘记了。于是,我跟大家一样叫他老王。老王是我上师范时管理学校体育器材的校工。说他是校工,其实只是个临时工。相信任何人见了老王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不高的个头,瘦瘦的身材,手臂却很长,伸手可摸到膝盖。明明40多岁的人了,却长着一张娃娃脸。而就是这张脸,却能变幻出各种表情:一会儿严肃得像斯大林,一会儿深刻得像鲁迅,一会儿又像孩子般天真。我喜欢打篮球。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我们几个没事就到篮球场去扑腾几下。…  相似文献   

3.
老王     
小区后门路口住着一个干瘪的老爷子,大家都叫他老王. 后门有片留待二期开发的空地,里面荒草杂芜.老王就在那块地的一角搭了间极其简陋的小木屋.  相似文献   

4.
正猎人老王是一个十分爱抽烟的人,邻居都劝他戒烟,但老王就是不听,还是天天抽烟,他越来越瘦,简直就像一根电线杆。他的女儿不忍心让父亲继续消瘦下去,就把老王的香烟和打火机都埋在了狗熊谷里,好让父亲能远离它们。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狗熊阿黑在狗熊  相似文献   

5.
编外警察     
35岁的黄建良刚下岗,就碰到了公安局从下岗职工中挑选工纠队员,体格健壮的黄建良一下子就被选中了。这一天,派出所接到举报电话,说是有一个与通缉杀人犯薛军长得极像的人正在朝阳路口的一家酒家用餐。派出所所长陆志强马上带上黄建良与另一位民警,前往抓捕罪犯。  相似文献   

6.
《老王》是苏教版必修三第三专题"号角,为你长鸣"这个专题中的一篇课文。作为写人记事类散文的典范之作,文章首先通过对老王的职业、身体状况、居住条件等轻描淡写式的交代,初步勾勒了老王的基本情况:老王是一个物质上极度贫穷,同时精神上极度孤独的下层人力车夫,为下文写"我"对老王的关心,以及突出老王对"我"的感激做铺垫。然后作者通  相似文献   

7.
箱子     
好了,好了……爸,有空我就回来看你……好,再见!老王刚挂断电话,便看到窗边闪过一个人影。他定睛一看,原来是住在自己楼上的刘老头,他正提着那个从不离身的小木藤箱子,埋着头闷不吭声地朝小区的大铁门走去。这刘老头要去干什么呢?老王想。他偷偷地跟了上去。说起这刘老头,也是小区里家喻户晓的神秘人物。没人知道他的来历,他平时也极少出门,但只要  相似文献   

8.
长指甲国王     
从前,有一个国王,从他生下来一直到当上国王,一次也没有剪过指甲。小的时候,是老国王和老王后怕剪指甲不安全,怕会剪到手指什么的,因此不敢给他剪。等到长大了,是国王自己嫌麻烦,怕会痛,不愿意剪。每个人都有十个指头不是,国王自然也不例外,而剪指甲得一个指头一个指头剪,每次都得剪十  相似文献   

9.
笑而不答     
瓜与豆老王接受了一个科长的任命,他工作得极努力,但是由于前任留下的问题太多,他还是没有搞好。他很悲观,他辞了职。  相似文献   

10.
【文本解读】 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是一篇怎样的文章呢? 它是一个卑微群体的缩影。 老王既贫且贱,既孤又残,可以说,他是生活在社会底层那一类人的代表。老王住在“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的“几间塌败的小屋”,并且还“住那儿多年了”。老王有一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他只能指望自己,只能靠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在贫...  相似文献   

11.
感激     
墨鱼 《初中生》2007,(7):1-1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态;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锻炼了你的双腿;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唤醒了你的自尊;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该独立……  相似文献   

12.
能人老王     
周围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有老王这么个人,老王教书,也捣鼓电视机。最让人羡慕的是老王还会修电脑。农村人过日子,见过电脑的人都不多,想想老王的能耐吧——够大的。说是“老王”,今年也就刚过“而立”之年,因为他会修些电器,常有人打电话来:“是老王吧?”一听那些变调的普通话,我就在一旁窃笑:“老王八”,多难听,干脆弄个名片,印上“王经理”多好,现在这年月,经理满天飞,也不在乎多你一个人吧!老王只是憨笑,回头看身后的一张图片,图片上是一位美女,打扮时髦,长相极有品位。老王说那是养眼的,办公室的墙上突然多了个美人,谁看着都怪舒服的。办…  相似文献   

13.
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一个人,朋友去了外地,把庭院交给他管理。他的朋友是一个勤快的人,庭院里常常打扫得干干净净,寸草不生。而这个人比较懒散,接手后朋友庭院长满了野草野花,为此,他常常自责。于是在暮夏的一天,他找来一些朋友帮他除掉满园的野花野草,谁知就在这不  相似文献   

14.
面条巷     
“可不得了了,牛孙子,快去救你爷爷吧,他被卡住了!”我正在写作业呢,张奶奶匆匆忙忙地跑来敲门。“什么卡住了?”我没听明白。“面条巷!他被卡在面条巷里了!”一听面条巷我明白了,连忙跑下楼。这该死的面条巷,害得小区的人好苦呀。它是有了名的窄,像面条一样又细又长,窄得人们需侧身才能过去,稍胖点的人不但侧着身,还得憋气、收腹,硬挤过去。再胖的人就休想过去了,只得绕道走上一个钟头,所以我们小区的人都苗条得不得了。我们班的张晓鹿原来可胖了,可自从搬到我们小区后,体重迅速下降,她可不想每天绕一个小时的路才能回…  相似文献   

15.
多次听初中老师上《老王》(人教版八年级),也多次听高中老师上《老王》(苏教版必修三),看到绝大部分课堂都比较关注“老王是怎样一个人”.且更多地让学生体会他性格中“善”的一面.而比较忽略伴随老王一生的“苦”。  相似文献   

16.
顽症     
却说张所长和小孙二人在车中嘀咕了一阵,均认为现在鱼已冒出水面,所有疑点都集中在金武一人身上了。事不宜迟,应该从这时起就派人在暗中监视金武的一举一动。两人商议了几种办法,都觉不妥,都以为派出所的人来了,无疑会令金武有些警觉。  相似文献   

17.
刚上小学的儿子越来越能折腾 了。 他经常把他的小房间弄得很 乱,小石子、包装盒、木头棍等等 什么都往房间里拿,地上、床上、桌 子上摆的到处都是。实在乱得看不 下去了,我就帮他打扫整理一下。每 次打扫时,他都指着一堆儿堆儿的 小玩艺儿说:“这是我的兵,那是  相似文献   

18.
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是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教读课文。教这篇课文时,我一直在想,杨先生因什么而对老王感到愧疚?仅仅因为她是一个"幸运的人"而老王是个"不幸的人"?每个读者都试图解读杨先生的这份情感。笔者觉得杨绛先生写作《老王》之前,应该曾多次回顾自己与老王交往的点滴。几年之后,她觉察到了自己感到愧疚的原因,这就是:她没有真正地理解老王的内心需求,因而在他们之间的交往中,他对她、她对他付出的情感是不平衡的。情感的天平在老王那头重,在自己这头轻。下面试从几个方面来剖析。  相似文献   

19.
田萍  聂晶 《教育革新》2010,(5):20-20
一、案例描述 王某平时都能遵守校纪班规,能管好自己。给我们教师的印象不错。有一天恰好是第一组打扫包干区域,我忽然发现他打扫卫生很不认真。打扫落叶像在捉蝴蝶,于是我上前批评了他,他有点不高兴,见状我一边批评一边示范打扫动作,然后叫他再打扫。随后他打扫仍不是很认真,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扫把甩了他的腿一下,同时又数落了他一顿,又叫他继续打扫。这时他情绪非常激动地大声叫了起来:  相似文献   

20.
今天的老王显得那么的神采奕奕。几个月的辛勤工作使他终于换得了一套自己满意万分的新西装。事实也正如此:衬衫的领口是如此坚挺;柔软的仿丝制面料驯服地贴着他微微鼓起的小肚子;外套上的金色钮扣探照灯般亮得逼人眼睛;笔直的裤线简直像用米尺量过……老王轻轻系了系领带,大步迈进了公司大厅。新西装简直拥有神奇的魔法,老王这么想着。因为当他从过道中走过时,每个人都向他投来喜悦的目光和甜甜的微笑。大家笑着从他身边经过,始终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的新“行头”,那目光仿佛在说:“老王,今天您真是精神!”就连平日里的竞争对手,今天眼里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