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瑰宝,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古诗文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提高的作用,通过运用多样化的教师手段,激发学生古诗文的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结合教学实践,对提高初中古诗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探究,希望对提升初中古诗文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古诗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感是提升学生的古诗文理解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要结合古诗文的具体语境,借助教材对字句的解释,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展开联想,深入感悟古诗文的整体情感,这样能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巩固、强化和迁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虽然中考内容在不断改革,然而古诗文的翻译仍是考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古诗文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初中学生在阅读、理解、感悟古诗文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翻译古诗文的能力,这就需要在指导学生翻译古诗文技法上多下点功夫。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古诗文的权重在初中课本中越来越大。作为初中学生,掌握一些古诗文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古文难,古文难,一提古文就心烦"的哀叹声不绝于耳。古诗文的教学的确不易,学生学得头痛,教师教得棘手。为此,我们多年来一直探讨提高古诗文教学效率的方法。在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提高古诗文阅读效率的方法很多,激发学生兴趣便是其中之一。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主要从本文几方面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学古诗文常常提不起兴趣,一方面在于学生的思想观念;一方面在于老师的引导是否有效。老师要扭转学生的"古诗文过时"观,其实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利用古诗文本身的力量,结合一些有意思的形式能更深层次的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热情。兴趣教学将会成为一枚强心剂在现代教学中为古诗文教授增添新的光彩。以下我将结合自身经验谈谈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应用是当前时代的主流,用于中学古诗文教学中更是相得益彰。本文就目前学生面对课本学习古诗文兴趣不浓厚这一现象提出把它和信息技术相结合这一建议,分别从信息技术应用于古诗文教学的可行性和策略两方面进行探讨,借此丰富古诗文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语文是学生接触汉语、古诗词等文化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初中语文有着大量的古诗文阅读。要求学生通过古诗文阅读积累文化知识,丰富知识面。但是学生在注重课内古诗文阅读的同时还需要兼顾课外古诗文的阅读。掌握课内外古诗文阅读技巧,从而在扎实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我,达到新时代对人才能力、素养的要求。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初中古诗文课内外对比阅读技巧,以期通过研究提高古诗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8.
林雅英 《教师》2023,(18):12-14
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高效教学已然成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要目标。古诗文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的重中之重,教师应对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在优化古诗文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明确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和难点,基于对两者的综合分析和学生的能力情况探索相关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在更加科学的教学之中高效理解古诗文内容、明确古诗文深刻内涵,实现古诗文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的实行对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的古诗文教学不能停留在对字词句的解读和理解上,更要让学生想象、感悟,培养他们的语感,掌握诗文的节奏和语言特征。因此,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让学生真正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领略古诗文的魅力。本文首先阐述了在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意义,对如何正确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行了举例论述。  相似文献   

10.
教师应从历史的、辩证的观点看待我国古诗文中的隐逸文化对学生理解、品读古诗文的独特意义,并在教学中进行相应引导,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11.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要素——古诗文教学占有较大的比重。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应当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融入,同时还应当积极探索灵活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首先探究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古诗文教学及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然后分析了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现状,最后针对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唐霏霏 《文教资料》2010,(11):67-69
古诗文教学是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由于种种原因,高职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深感畏惧。而借鉴符号论美学的理论,探索古诗文所呈现的共通情感、形式美与留白意蕴.有利于开拓教学思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吕丽华 《教师博览》2022,(21):29-30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古诗文比例大幅提升,使古诗文教学越来越重要。文章针对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古诗文教学方法并经过课堂实践,总结优化策略:营造古诗文学习情境,创建疏密有度、声情并茂、开放探究、个性彰显的诗意课堂;实施意境赏析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文韵律美、意境美;课内外“双轨并行”,深入学习古诗。  相似文献   

14.
初中古诗文犹如一块璀璨的宝石熠熠生辉。古诗文语句多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更是我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如何继承和发扬好这一宝贵财富,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效率和质量,特别是在北京高考改革方案出台的新形势下,如何抓好初中课本中的古诗文教学,为以后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就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5.
优秀的古诗文是集语言、意境、情感为一身的语言模块。在初中阶段的古诗文教学中,要达到让学生“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教学要求,就应该让学生走近古诗文,从语言着手,引导学生欣赏其中美的内容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让学生触摸古诗文中的情感基调,同时在产生了情感共鸣的基础上与古诗文进行情感对话。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读、思、悟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中职语文古诗文专题教学存在的教学内容随意、教学模式落后、教学资源匮乏、审美浮于表面等问题,提出中职语文古诗文专题教学实施策略:以“双线”为引领提炼古诗文学习专题,以引起学生体验为目的设计古诗文专题子任务,以触发学生思悟为导向安排古诗文专题活动,让古诗文成为培根铸魂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7.
许明厚 《语文天地》2013,(14):34-35
初中课本的古诗文大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名作,可以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但是部分学生却不喜欢学习古诗文。因此,认真研究寻找古诗文教学方法和规律,提高古诗文教学效率,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古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古诗文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占有重要地位,每一册教材均有对其一定量的阅读要求。运用丰富的信息资源与古诗教学进行整合,在知识上给学生补充,在思维上给学生空间,在理解上给学生提示,无疑是引导学生学懂古诗文,解读古诗文乃至吟诵古诗文的有效方法。这不仅能为丰富古诗文精彩的诗文情韵增添新鲜元素,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9.
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核心素养背景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时,应紧紧围绕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立足于古诗文教学,引导学生在有效的古诗文学习中感受、理解传统文化。本文以高中古诗文教学为研究切入点,对核心素养背景下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培养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顾子欣 《教育》2014,(11):66-66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是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艺术的特殊载体.教学时,引导学生鉴赏以中国古诗文为载体的审美艺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层次的审美心理,学生才能在感受古诗文的美、体验古诗文的美、再现古代文的美、再造古诗文的美的过程中提高鉴赏品位,提升精神境界.这是古诗文教学的基本特性和教学目标,是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反复强调的教学理念.那么,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