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教育对话与对话教育存有相通之处,但二者之哲学异趣也决定了教育对话与对话教育的分殊。对话教育不是教育对话的子属范畴,对话教育不能代替教育对话。对二者认识上的模糊,必然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进一步研究教育对话论,具有极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追求教育理论与教育事实的自觉对话,是自觉研究意识与自觉方法论意识的重要体现,而教育理论与教育事实互为装点的形式对话和互为当然前提的失真对话,只能导致二者间互不理解的各自独白不负责任的盲目研究,文章试图提出教育理论与教育事实之间多元理解的融通式对话形态,并认为由此可能带来适切于一群人,一类人的教育研究类型的拓展与放达。  相似文献   

3.
对话教育源远流长,为什么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再度兴起?这就有必要把对话教育与传统的灌输教育、园丁教育作一番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弄清对话教育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以及实施主因等;当我们从教学层面去审视对话教育时,对话教学与问答教学、谈话教学、讨论教学有什么不同?在今天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背景下,又将如何实施对话教学呢?这些都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教育正步入对话新时代。文章以生态的眼光,系统地分析了教育中合理对话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对话等人际生态,以及学生与教育的物质环境、教材的对话等环境生态,试图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对话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面对价值多元化导向下的日趋复杂的职业道德教育环境以及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持续低迷的现实困境,走向“对话”是当前职业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对话”之所以能够成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主要在于:一方面,二者的主体都与人相关;另一方面,二者都依赖于具体的情境。走向“对话”的职业道德教育应当追寻职业道德教育“对话”的精神意蕴,即基于“对话”的职业道德教育应当彰显主体性、平等性和活动性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对话是教育与被教育相结合并达到完美结合的途径.教育对话的开展依赖于教育主体的对话品格,即爱、谦逊、信念、信任、希望、批判性思维等思想素质和心理条件,这要求加强培养教育主体的以上对话品格.  相似文献   

7.
走向对话教育——论学校教育中引进“对话”视点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波尔诺夫(O.Fr.Bollnow)的思想为线索,从人类是怎样一种存在的角度出发,揭示教育"对话"的本质.考察真正"对话"的意义,阐明"对话与讲授的两极构造"的内涵,倡导"走向对话教育"。作者强调,学校教育的课题是.不仅借助"对话"来展开教育,而且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对话",一种真正的对话能力的准备。唯有借助这种对话教育,现代的人们才能以真正人类的姿态,摆脱非人性化的重大危机。  相似文献   

8.
教育只有以本真的方式存在,才能永葆其本质。在中西方文化与教育的源头上,两位教育大师孔子和苏格拉底创造的对话教育之古典范本以原始、质朴和天然的方式呈现了教育的原生态和本真存在方式。教育赖以发生的几种主要形式都是以对话的样式存在的。教育之本真在对话,它以对话而存在,因对话而发展。教育对话本真对教育管理的启示在于:要采用顺应教育对话本真的管理方式,使教育管理更加人性化、科学化和民主化;要用对话重建教育管理的内在关系,形成一种内在的良性互动机制;要用对话促进教育管理去行政化;要用对话解放教育管理人性,释放教育管理内在活力与动力。  相似文献   

9.
“教育即对话”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哲学中的“对话”术语被引入教育学后,“教育即对话”的观点逐渐为一部分学者所推崇,更有甚者要求确立教育的对话本质。但是,把对话看成是教育的本质特征无疑是片面的,因为对话式教育的立论基础本身就存在着极大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
哲学解释学与教育对话有着内在的契合,哲学解释学关于理解与对话问题的诠释和对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对于回答“教育对话是什么”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研究向度。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审视教育场域中的各种对话关系,在本体论的层面上透析教育对话的深层内涵,即主体性对话、理解型对话和反思性对话。从本体论角度考察教育对话,以解释学的思维观照教育对话成为教育研究的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对话教学:创新的温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正在步入一个对话的时代,对话教学也正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社会的发展急需创新型人才的大量投入,创新教育刺不容缓。对话教学与创新教育作为同一时代的产物,并不是冰与火不可通融。相反,二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对话中孕育着创新的契机,创新教育需要对话教学的参与。  相似文献   

12.
对话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对话哲学、主体教学理论等基础上的新型教学模式,根据目前的高师数学教育现状,分析了高师数学教育理论课程实施对话教学的必要性,初步构建起对话教学的基本模式: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反思,积极开展试验,初步获得一定的收效。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道德教育"对话"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道德教育的对话方式以关注个体价值与尊严为基本出发点,以倡导个人生命存在的价值平等性为基本原则,以谋求价值多元的社会成员之间的道德共识、共生共存的和谐状态为根本目的,对于启发和引导道德个体在教育情景中的自我发现与自主建构、改变目前道德教育的乏力现状以及培养受教育者的开放与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倡导通过不同文化间的对话来促进国际领域教育家、实践者和哲学家们在一起分享彼此的知识、智慧,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相互理解.本文概述作者从事不同文化间对话的一些经验,然后探讨比较教育学术界对理解全球化时代文化传统和教育的影响,指出教育交流有赖于技术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也需要本土的、边缘文化群体以及贫困国家的参与,这些群体或因国家资源贫乏而无法跟上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应该在保持文化的完整性,减少不同文化间冲突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人文关怀,肩负立德树人重任的高校德育更应努力凸显这一特质。近年来,对话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正逐步向高校德育领域渗透。对话德育的缘起有其深厚的理论和现实背景,其中包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意蕴。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对话德育建构,可从对话理念人本化、对话关系伙伴化、对话场域生活化、对话文本人文化和对话方法人性化等五个路向进行。  相似文献   

16.
小学德育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一个大系统,一项大工程,要根植于学校发展的历史积淀,以对话育人为理念,创新实践小学德育。基于对话育人理念的小学德育创新实践,是教育主体在人格平等、相互信任、心理安全的环境下,营造平等、宽容、沟通与合作的氛围,通过互动、交流、分享进行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内化与外显,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成为一个具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全面发展、完整人格的人。  相似文献   

17.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理论和对话理论的论争现象出发,通过考证灌输理论和对话理论的发展史,在学理层面上探讨了造成灌输理论和对话理论论争的原因,提出应建立一种和谐统一的灌输—对话理论关系,即"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必须坚持;对话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态度,必须倡导"。  相似文献   

18.
针对小学教学中“假对话现象”和关于真假对话的议论,着重分析真“对话”在哪里,假“对话”何以发生,所谓“假对话”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关于真假“对话”的议论中折射出教育研究中存在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