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把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改革与尝试。然而在充满生活化的课堂中,我们也不可忽视数学课堂的严密性与思维性,不能单纯地用“生活化”、“活动化”来冲淡“数学味”,应努力寻找“生活化”与“数学味”之间的平衡点,让“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回归数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汤浩 《湖南教育》2006,(8):21-22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消除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隔阂,在教学时找准学生的学习最近发展区,把熟知、亲近的生活数学带进课堂,让数学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相似文献   

3.
秦和平:听大家辩了这么多.我们对“面积和面积单位”这节课的教学.以及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都应该有了许多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实施几年来,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教师要重新确定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地位,要由教学舞台上的“主演”转变为数学学习活动的“导演”,由知识的讲解者转变为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数学活动,真正教会学生会学数学,学会数学.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作为师生之间进行思维活动的教学过程,可见,思维是数学学科的“灵魂”,思维是数学学科的“体操”,学生数学思维培养是数学学科教学的根本任务.高中数学教师应结合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规律,课堂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问题教学”为载体,构建起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句话说明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注重“生活化”教学.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过程教学”等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已经不再停留于理想层面,而是走进了实际的数学课堂中.如何把“过程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是深化数学课程改革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考察,探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过程教学”.为此,我们深入中学数学课堂开展了一系列教学研讨活动,两位中学教师“勾股定理”的常态课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素材.  相似文献   

8.
余霞  汤骥 《陕西教育》2001,(11):37-37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应该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惟如此,数学才会被孩子所接受,数学才会受孩子们的欢迎。由此,数学教学应突出“大众数学”,把“身边数学”引入课堂,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客观世  相似文献   

9.
“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数学教学,最主要是师生角度的转变.其次是活动单的制作;  相似文献   

10.
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所以《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教学“生活化”成为新课程改革极为重视和倡导的内容之一,数学教学“生活化”,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片面理解,忽视了“生活数学”的狭窄性和局限性,错误地将“生活数学”等同于“学校数学”,出现了片面追求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倾向。要克服片面追求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倾向,要克服“生活…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怎样才能让学生真实地在生活中触摸数学?3月12日.我校二年级学生开展了以“我们去植树”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韩青青 《考试周刊》2013,(82):61-62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开展教学.还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发展水平与身心规律。新课改理念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在中考的指挥棒下.给学生做大量练习,大搞“题海战术”,认为这样才能得高分。所以,数学教学应甩开各种包袱,切实为学生减轻课业负担。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要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为主线展开课程内容,注重体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可以感受的数学素材,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我们要着重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观念。21世纪的我们更应该与时俱进,彻底转变教学观念,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双边活动关系,真正突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我们在“校本教研”活动中,通过初中二年级数学“正方形”教学的两个课例分析与反思.试图反映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影响下的课堂教学——基于发现的学习与基于接受的学习.比较两种“课堂互动”方式下师生的活动、思维的层次、教学效果等,即比较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问答的“质问式”与“对话式”.以教师为主的互动.或是教师引导下的以学生为主的互动——在课堂学习中的运用,提出新的教学建议,研讨若干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周娟 《学周刊C版》2011,(9):93-93
数学教学人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它告诉我们数学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进行教学.教学的活动应该富有情趣和意义,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教学情景.  相似文献   

17.
郎冬岩 《吉林教育》2006,(10):29-29
1、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情感”和“创造”是教学的本质。我们应该强调:教师在目标确定上要更新观念,重视情感培养、态度转变和价值观教育,注重教学形式与学习内容的统一。加强情感性教学,激发学习内驱力,增长学生的见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他们增强生活的信心,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对学习的持久热情。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教学理念: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才能成为有效的和用得上的知识.探究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我们应该让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探究活动,让我们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洋溢着探究的气息。  相似文献   

19.
"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的尝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和模拟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活情景,根据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把数学知识和问题还原到生活原型、活动情景和矛盾冲突中,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搜集生活中有利于学生探索的材料,促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和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把生活中许多学生熟悉的现象与某些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甚至数学思想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问题的实质,掌握规律;增加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内容,使知识学习与知识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20.
课改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让学生经历过程”、“课堂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以活动为主线组织教学。可是,如何进行有效的数学活动需要我们深入思考。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数学活动包括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富含“数学味”的活动。其次,我们应该明白,活动的价值包括“获得结论”、“习得方法”、“丰富体验”、“经历过程”、“发展能力”、“获得情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