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我国汉代文献中多是人物传记文章,对具体的武术活动未做详细描述.汉画像石中存在武术图像,但是通过这些图像研究武术技艺还处于提及阶段.运用资料收集法及实地考察法对汉画像石中武术动作进行统计和分类,明确了汉画像石中所表现的武术内容的手法、身法、步型、步法、头部的具体动作细节,为今后的武术研究和发展提供借鉴,也期望为中国武术界和亚洲及世界体育文化宝库提供文物史料.  相似文献   

2.
据汉代文献记载,汉代盛行射艺,但是由于历史文献多是对人物记述,故对射艺的具体细节未做详细描述,因而汉代弓射的动作及技术细节是一个千古之谜。通过汉画像石文物资料考察法和古文献资料研究法,揭示了汉代弓射分为徒步射和骑射两种。徒步弓射动作方式有立射、蹲射及跪射、折腰射、弓步射、转身背射、坐射、步行射和跑步射9种,骑射有静止的骑射和行进中的骑射两种方式。徒步和骑射的方向主要有向下、向前、向后等。射的目标有静止和移动两类。另外,弓射内容在汉画像石的狩猎图中多有发现,证明狩猎是弓射练习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查阅、资料收集、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汉代画像石中的蹴鞠图史料进行了探讨以展现汉代蹴鞠的具体情况.对收集到的24块汉画像石文物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明确了蹴鞠汉画像石在山东、江苏、陕西、河南、浙江这5省的9县市分布,纠正了一些学者对蹴鞠汉画像石内容的错误判断.以蹴鞠用具的不同为基点将汉画像石中蹴鞠分为使用大鼓蹴鞠,长袖舞蹴鞠,特定用具的难度技能蹴鞠3类,其方向动作有向下的踏鞠动作,向上的蹴鞠和膝盖上顶鞠动作,水平的蹴鞠动作,向后的脚踵蹴鞠动作4类.还通过汉画像石探讨了蹴鞠流行年代、场所、动作难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朴 《体育科学》2008,28(4):72-83
采用资料收集、文献查阅、实地考察、图像和古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有射艺图像的汉画像石进行研究.将收集的158幅有关射艺的图像分为狩猎图、战争图、射艺的练习图、蹶张图、出行图、历史故事图、持弓舞蹈图、武器库图、谒见图九类.发现狩猎图和出行图数量较多,其分布地域也广,其他图处于不均分布状态.通过对九类图像动作的分析,确定了汉代弓射有立射、蹲射、折腰射、弓步射、转身背射、坐射、步行射、跑步射、骑射九种动作方式.弩射有立式和坐式引弩法,其射的方式有徒步弩射和骑马弩射及牛車弩射三种类型.另外,还探明了弓和矢的携带方法及弓和弩的收藏方法.  相似文献   

5.
汉画像石(砖)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为我们研究汉代社会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汉画像石反映了汉代社会文化、风俗等各个方面,其中再现了汉代健身比武的  相似文献   

6.
陈文利 《收藏》2009,(5):102-103
汉画像石主要用于两汉时期的墓室、祠堂、石阙等建筑的建造与装饰,是我国古代主要为丧葬礼俗服务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内容广泛、题材丰富的汉画像石生动形象地记录了汉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研究汉代政治思想、文化艺术、生产生活提供了直观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汉代的文化、体育面貌,除了史籍文字记载之外,大量的汉画像石中也有丰富的资料。河南的南阳地区,山东的临沂地区,江苏的徐州地区,都是汉代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遗留下来的汉画像石也比较多。在汉画像石中反映体育活动的图象,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军事练武为内容的射箭、狩猎。一类是以娱乐活动为内容的舞蹈、蹴鞠、杂技、角低戏。  相似文献   

8.
通过资料收集和文献文物对照及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汉画像石中的蹴鞠内容进行探讨,明确了汉代蹴鞠运动特征、分类及分布情况,为今后研究提供可信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世界明古国,山东省是中国古化发祥地之一,其画像石出土地星罗棋布,数量居全国之冠。体操活动贯串整个中华民族的古代历史,汉画像石以其直观的方式把汉代各种体操活动真实的记录下来。本通过实地考查及收集献资料的研究方法把山东地区汉画像石中有关体操活动的史料系统地加以整理、分类、归纳。这可改变现今一提体操发展史便“言必称希腊”的状况,证明中国是开展体操活动最早的国家之一。展现了中国的古老明和齐鲁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0.
汉代人们善于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感通过歌舞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也是汉代歌舞盛行的一个主要原因,汉画像石、汉俑中的图像就充分地表明了这一点。汉画像石、汉俑图像内容极其丰富,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击剑比武、庖厨宴饮、舞乐百戏、车骑出行、耕种纺织、珍禽异兽等,包含了汉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俗等各个方面。其中描写音乐文化生活的乐舞、百戏的内容占较大比例,这充分反映出音乐活动在汉代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对研究汉代经济文化生活和音乐的起源、形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