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我用了“阅读提示”中的一个问题:哈尔威船长用枪威胁争抢逃生的人。他这样做对吗?原本想让学生“对抗”起来.没想到问题一抛出,学生竟异口同声地说“对!”怎么会众口一词呢?他们平时不是喜欢跟我较劲儿吗?我的课前预设被打乱了.但我仍不死心地用期待的目光注视着全班同学,  相似文献   

2.
借石打鸟     
万玮 《江西教育》2005,(10):31-31
初春的季节,万物复苏了。下午的 课却成了一个难题。这个学期我好几节课都在下午,我知道教导处排课也有他们的难处,大家都不愿意上下午的课,所以只能大家将就了。再说了,只要课讲得精彩,即使是在下午又有何妨?话是这么说,实际上做起来就不那么这容易。“春眠不觉晓”是自然规律,我怎么能跟自然规律相抗衡呢?  相似文献   

3.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一次,小学低年级教学研讨课上,做课老师在开课后对学生提出来这样一个问题。当老师提出这个问题后,我在下面想,学生能答出来吗?这可是二年级的学生呀!事实也确实如我想,学生读完全班交流的时候,学生都说不出来,确切地是说是不知道怎么回答。老师再三问,才有一个小男孩站了起来,老师大喜过望,“你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个小女孩画了幅画,不小心弄脏了,她在上面画了一只小狗。”“你说得真好!”老师又接着问:“结果怎么样呢?”“获得了一等奖。”老师高兴地表扬了他,让全班同学给他鼓掌。  相似文献   

4.
余慧琴 《贵州教育》2011,(14):38-39
又是一节公开课,正好上到文言文《曹刿论战》一课。听了那么多文言文的课,大多也都是介绍作者背景、解决字音、翻译课文、理解问题等,没有什么让人心动的地方。我不想这么平淡地渡过这一课。怎么上才能上出新意,给学生和听课的老师一个全新的感受呢?经过反复的思考,我决定用“五读”法来和学生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5.
王作槐 《甘肃教育》2005,(12):20-20
一般来说.聪明的学生都能读好书。但我们发现.个别智力很好的学生学习成绩并不好,而有些智力中等的学生却成绩优异。我们也常听到学生说:“我最爱上XX课”、“最讨厌上XX课”.爱上的深成绩就高,不爱上的课成绩就低,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就是“非智力因素”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为主,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调味剂”,作为教师,我们希望能够借助评价,组织好学生的探究、讨论与交流,努力使课堂“活而不乱”,推进科学课堂教学,引领学生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做实验学生的兴趣很高,讨论学生也很喜欢,可是效果呢?课堂中可能会有点“乱”,我们应当如何理解这样的“乱”呢?又有什么法宝把课堂中的“乱”变“活”呢?我试教《寻访蚂蚁》第二课时后,老师们对我的课进行了评议、指点,我重新设计又上了这一课,体会到评价这种“调味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2009年全国卷Ⅱ文理科做的立体几何大题,我的学生是考差了,几乎空白.学生反映:题目看似平淡,就是没有头绪做.问题出在哪里呢?责任在于我,因为我太过于自信,给学生机械训练,结果导致学生不会“活”学“活”用.借此机会反思的同时,我还想以此题为载体,重新上一堂复习课.这堂复习课的教学思路是这样设计:  相似文献   

8.
“有不同意见吗?” “没有。” 某市数学优课评比活动中,授课老师每讲完一个问题,总是习惯地问一句:“有不同意见吗?”学生总是整齐地回答:“没有”。听到学生的回答,不禁忧从中来。如此教育出来的学生,有何个性而言?他们还会独立思考吗?素质教育倡导培养创新能力,什么不同想法都没有的学生,还能进行创新吗?我不由想起了一位推销员讲的一个例子:两个欧洲人到非洲去推销皮鞋。由于炎热,非洲人都是打赤脚。第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立刻失望起来:“这些人都打赤脚,怎么会要我的鞋呢?”于是放弃努力,失败沮丧而回;另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惊喜万分:“这些人都没有皮鞋穿,这皮鞋市场大得很呢。”于是想方设法,引导非洲人购买皮鞋,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课例?我们应该怎样来做课例研究呢?这里跟大家讲述一个我所见到的一个课例的“诞生”过程。  相似文献   

10.
在以往的班级周会课上,我总是极力表扬先进学生,还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对后进学生进行严肃的批评。原以为这样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然而事与愿违,后进学生并没有因此跨入先进行列,有的干脆。破罐子破g摔”,还扬言;“谁稀罕那几个‘臭奖品叫。为此,;我苦思冥想,积极寻找对策。偶然一次我从电g视上得到启示:一些颁奖晚会都是请有名望的5人做嘉宾,很是风光,我何不让后进学生做周会课的嘉宾,也“风光”一下呢?于是,我安排后进学生上台,亲自给先进学生颁发奖品并送上祝词。对于这一举措,后进学生非常欢迎。他们觉得…  相似文献   

11.
一堂历史课,我们要求全班学生都能参与,都能投入课程的进行,应该并不过分。问题是怎么做,才能做得到呢?讲到全班学生都参与,我们立即会想到“角色扮演”,让全班学生都分配工作,每人都负责某项任务;像是某几位代表甲,某几位代表乙,其他的代表丙,或丁,或戊等等。一堂课下来,每位学生都参与了“历史”的演出,都兴高采烈,回味无穷。很好,这是一堂成功的历史课,但每一堂历史课都能这样上吗?显然不无疑虑。我们不妨设想另~情景,一位老师把历史讲得无比动人。全班学生无不全神贯注,听得如醉如痴。请问:这难道不是“全班参与”的一堂课吗?再问:每一堂历史课为什么不能都是这样上呢?我的意思是,历史课的全班参与,是在老师引导下,学生都能投入的学习过程,不只是搞搞活动,也不是尝试一些新鲜事物而已。当然,我还想说的是,不是旧的教学法都不好.更不是任何新的教学法都很好。  相似文献   

12.
我过去总认为,数学课上只要能把问题讲明白,学生听明白就行,对语言不必那么讲究。其实不然。明白这一点,归功于那次数学课上所受到的来自学生的启示。那次课上讲商中间有零的除法。讲完例题后,我就让学生做练习题,然后组织学生交流练习。我兴趣盎然地参加一个小组的讨论、交流活动。一会儿,这组的A同学,发现同组几个同学都把商中间的零漏掉了,就立刻指出来,小组成员因此而各持己见地展开了争论。只听A同学高声说道:“如果我们小组把某人的名字写漏掉,谁愿意呢?那还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小组吗?”该同学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那有…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复习课上我们常尽可能多的讲练题目,学生在课堂上似乎完全听懂了,但课下再做类似的题目却仍然有学生不会.复习课上讲练了这么多题目,效率何在?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函数的值域又是一个难点,在高二会考复习函数这一章节时,笔者就一直在想,如何授课,才能使效率最高呢?新的课改理论倡导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教师的“开放式”教学意识,在这两种理论下,这节复习课,笔者决定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发现 在开学的前两个周,我的英语课上总会有三四位同学从课上一直睡到课下,其中有一位几乎一节不落,老师走到他身边提醒也无效,据同学反映,这位同学无论上什么课都是这样?。一个高三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呢?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有一天深夜走进实验室,见一个学生仍伏在工作台上,便问道:“这么晚了,你还在做什么?”“我在工作。”学生回答。“那你白天在做什么?”“在工作。”“那么你早晨也在工作吗?”“是的,教授,早晨我也在工作。”学生似乎期待老师的赞许:卢瑟福略微迟疑了一下,随即问道:“那么,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  相似文献   

16.
“珍惜劳动果实”的主题教育,以往“思品与社会”课上进行过多次,虽然自我感觉内容丰富,说理清楚,学生课上也都连连点头,可生活中他们依旧互相攀比,用钱依然大手大脚,平时浪费钱物的现象也是司空见惯。新学年,这方面的教育又将进行,怎样避免“重蹈覆辙”呢?我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俗话说,“当家才知柴米贵”,学生“不知柴米贵”重要原因在于没“当家”,我何不让他们在“当家中知柴米贵”呢?于是,我便郑重其事地要求学生双休日回家“做买卖,学赚钱”。真实的生活,给了他们真切的体验;真切的体验,促进了他们情感的升华。请看下列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17.
下午,第一节是品德与生活课,我让学生做了“夸夸他”的卡片,并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张优秀的卡片贴到教室后面的墙报栏内。第二节是口语交际课,我灵机一动:何不以上节课的内容为话题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呢?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第五册第九课《大气压力》一课,对三年级小学生来说,由于是初次接触这“看不见,摸不着”的大气压力,理解、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怎样才能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感触得到,印象更深刻,理解接受起来更透彻、更容易呢?我是这样做的。 a.学生分组做覆杯实验的过程中,在讨论胶片(我们是用纸杯、胶片做的此实验)为什么掉不下来时,有部分学生认为是水吸住了胶片。怎样才能消除学生的误解呢?在其他教师的启发下,我加入了这样一个对比小实验:取一只纸杯,事先用刀片在杯底划一道缝,并用胶带粘好。实验时,当有学生认为是水吸住…  相似文献   

19.
一个怎样的话题才是学生们都感兴趣并且可能下笔千言呢?我在一次《同学,你快乐吗?》的作课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我发现很多学生“不快乐”的原因是交往的困惑。为什么平时的作无法让他们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是不是因为有些话题无话可说久而久之就让他们归因为自己不会写作?会不会把两结合在一起从而就会有了一个话源呢?有了这个灵感,我就决心把作和做人结合起来.在学生人际交往和作困惑之间搭起一座的桥梁。[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是R射线的发现者。一天深夜,他走进实验室,看见一个学生仍然在做试验,便问:“这么晚了,你还在做什么?”那位学生回答道:“我正在工作。”卢瑟福又问:“那你白天做什么呢?”学生说:“我白天也工作。”卢瑟福又问:“早晨你也在工作吗?”学生肯定地回答:“我从早到晚都没有离开实验室。”学生满以为会得到老师的夸奖,谁知,卢瑟福又问:“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来反思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