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20,(30):15-16
倾听者是教师角色的应有之义,学会倾听也应该成为每位教师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之一,著名的学者佐藤学先生曾经多次提出"倾听"是课堂活动的核心,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倾听者的角色却存在严重缺失。为了实现教师倾听者角色的回归,依据佐藤学的相互倾听理论,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安心、安静的课堂环境,并成为学生倾听的示范者和引领者。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使教师的角色和教学过程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要成为师生共同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听讲,自己首先要学会倾听。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教学也才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3.
课堂是教学的第一阵地,而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他们的大部分知识也都来源于课堂.因此课堂教育需要师生间的合作,教师应该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学生也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堂,不断尝试"走自己的路"——锻炼思维能力.从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经历来看,笔者发现"留白策略"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一把利刃,因此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包办思想",扼杀学生的思维能力.巧用"留白策略"将极大程度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扬 《考试周刊》2013,(67):114-115
英语教师认为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应该在紧扣"民主、平等、和谐"特征的基础上,多做学生的学习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教师角色的转变体现了英语课程教学由传统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的生本主义理念,对优化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角色转变是体现学生英语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的有效前提,能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不断内化生成。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要求转变教师角色,把传统教师角色中的传道者角色、控制者角色和权威者角色转变为"助产士"角色、创造者角色、引导者角色、研究者角色和评价者角色,力求在真正意义上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案的精心设计是十分必要的,课前教师应精心设计弹性的"动态生成性"的教学方案,课堂不应该是教案的翻版。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努力扮演好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提倡教育角色转变,教师应该扮演的是“引导者”,学生才是舞台的主角;而学生则在教师的恰当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这才能成功演好课堂舞台剧。那么,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扮演好“引导者”这个角色呢?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技能、增强自信;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散思维、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公共课教师角色的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大学英语公共课采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此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存在明显的弊端.在社会日益开放、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转型时期,大学英语公共课教师角色应该转型,应树立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鼓励者的教师角色.  相似文献   

9.
朱荣坤 《快乐阅读》2011,(12):164-165
本文以高中数学新课程提出的"以生为本"作为写作依据,提出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引导者"的角色,应该为学生搭好知识迁移的桥梁,并提出几点关于实验教学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王春艳 《甘肃教育》2020,(2):105-105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在新课程教学实施中,提倡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使之变成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行为中的角色也将发生重大改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指导者转向平等学习的合作者。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角色重新进行了定位.在学习上,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从圣坛上走下来,成为师生关系里"平等中的首席","和孩子一同成长".教师与学生合作学习,为学习提供组织和机会:教师促进学生的学习,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语文课堂就要转变教师的角色,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下面列举几种课堂细微之处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2.
陈德名 《现代教育科学》2009,(6):100-100,114
新课程改革提倡教育角色转变,教师应该扮演的是“引导者”。学生才是舞台的主角;学生要在教师的恰当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这才能成功演好课堂舞台剧。本文就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扮演好“引导者”这个角色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主张教师要做到合理分组,规范操作;呈现目标。激发兴趣;迁移扩展,小组活动;交流评价。激励学生。  相似文献   

13.
政治综合探究课教学的主要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教师角色转变,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使政治新课程改革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村语文教师应采用"SQ135"活力课堂教学模式,增强学生自信,促进学生发展,使课堂变成"小舞台",学生得到成长,自身得到发展。教师应该精心布置班级环境,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改变教学观念,转变角色,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新课程标准以其鲜明的教育理想和浓郁的时代创新气息,呼唤着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师应该而且必须完成由知识的传授者向教育的促进者的转变。作为语文新课程的实施者,能否摆正自身角色的位置,事关新课改的成败。一、语文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也逐渐发生着改变。教师由"权威"变为"朋友",由"裁判"变为"顾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参与学生的交流讨论,分享学生的成功喜悦,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那么,如何改变角色做一名符合新时代标准的高中政治教师?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浅显的体会。一、从学生兴趣出发是转变教师角色的重要突破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语文活动的机会","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可以这样说,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人际交往的过程,科学的课堂应该是生命与生命间的平等、尊重、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交融,而这一切都是以教师的主动倾听与否为前提的,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教师缺乏主动倾听的意识。因此,做一个主动的倾听者并且学会如何倾听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始终是教师掌控着课堂。要改变现在的教学状况,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目标,教师就要转变观念,改变角色,为自己进行重新定位,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帮助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所谓引导,就是在学生遇到问题、障碍时,教师能够提示思路,指明作答方向,但要做到引而不发,指而不明。教师应该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不能在课堂上"居高临下",而应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真正走进学生,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当然,教师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9.
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师角色形象已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及教育领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一定的角色转变,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提出了不同的角色要求。在新任阶段教师是引导者、对话者;在成熟阶段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在专家型阶段教师是教育教学研究者。通过教学反思、参加多样化的入职培训、保障专业自主权以及提供与大学教师交流的机会来促进完成新的教师角色的塑造。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也发生着变化。在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参与者,跟学生一起探讨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