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透视当代大学通识教育的文化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文化的视角来透视和诊断当代大学通识教育,就会发现存在着三大方面的严重问题,其一是全球化的“两重性”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两难处境;其二是大学通识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问题;其三是大学通识教育中如何达成对古今中外文化的会通、超胜与综合创新问题。揭示大学通识教育的这些深层次的文化问题,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和推动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
地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弘扬地域文化,把地域文化有机融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坚定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通专融合的“大国工匠”,是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更是促进职业教育“三融通”的有力举措。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模型理论对通识教育体系的目标进行研究分析,并以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的探索性实践为例,能够系统化总结出从环境、课程、项目、校园文化等四个方面将巴蜀文化融入通识教育体系的路径、方法和成效,并提出积极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传统教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基石,西方大学教育理念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架构,地域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素材。在此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整合优势地域文化资源,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识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对自由文化精神理解的教育,其所提倡的自由、独立、追求卓越等精神正是大学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点。但是通识教育在移入我国时却变了质,不仅被窄化为一般意义的通识必修课程,而且还表现为大学通识课程对通识教育精神的偏离,致其在大学文化创新中的作用不足。为此,大学必须回归通识教育之本质,实现自由与创新的积极互动,更好地发挥其对大学文化创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是一所十分注重创新教育的大学。在南洋理工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中,不仅开设了形式多样的创新教育课程,而且注重通过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南洋理工大学的创新教育课程分为两类,一类是寓于通识教育课程中的创新教育课程,另一类是寓于专业课程中的创新教育课程。在校园文化中创新教育主要体现为旗帜鲜明的"创业型大学"办学理念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竞赛活动等。  相似文献   

6.
对大学通识教育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大学通识教育已被人们所认同,但对其教育理念、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教育方法、组织形式等方面仍需要继续创新。可从重新定位通识教育目标、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通识教育方法等方面构建大学通识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面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转轨,国内一些研究型大学实施了通识教育改革。新时期互联网+下与社会各方面联系更加紧密的公安工作,对人民警察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培养中国预备警官的摇篮——公安院校,也必须重视通识教育。公安院校可以通过实施通识教育方案,构建具有中国公安特色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教学方法,积极探索符合公安通识教育理念和本质的授课方式;营造公安通识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加强新时代公安通识教育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等路径投入公安教育改革,逐渐建立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输送优秀的高素质警务人才。  相似文献   

8.
以元智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如何形塑通识教育的理念、规划课程,以及推行的经验为主,说明在全球化、知识经济的时代,大学教育面临改革的要求声中,理想的通识教育应该回归“以人为本”的中心理念,着重于文化教养与开发创意两方面构想与设计通识课程。  相似文献   

9.
中西古代大学通识教育是以培养"通人"为宗旨、藉由经典传授而发展心智的教育,其历史演进对各自文明的传承与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近代以来,中国大学形成两种通识教育传统,包括以儒学为核心理念,兼容诸子学说、佛教文化的古代大学教育传统及以西方大学制度为组织模式,融合中西教育理念,涵盖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三大知识领域的近代大学通识教育传统。其中所倡导和实行的育人为先、通识为本的大学理念,通专结合的培养模式,国学教育的课程建设,品德与才学并重的师资标准,民主治校和兼容并包的管理方式,注重环境育人的校园文化导向,均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高校通识教育重点在"育",为受教育者提供具有普及性、综合型的知识与价值。通过对中德两所综合型大学生物学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分析中德两国大学在通识教育课程的理念、目标、结构以及开发方面的共性与个性。德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注重思维方式,以能力塑造为重点,课程体系衔接有序,同时将深入互动引入课程创新过程中。中国大学为学生提供基础理论扎实、集体意识强烈、阶段划分明确、科目设置综合的通识教育课程,然而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通识教育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立足于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吸收德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内核,从通识教育课程育人理念出发,以通识教育课程培养目标为方向,完善通识教育课程结构体系,促进通识教育课程深入创新,应成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1.
通识教育的力量来自历久弥新的人文精神。文学经典凝聚了一个时代最为优秀的人物对于社会、人生的思考。文学经典进入通识教育是以感性直观的形式让学生与文学大师进行思想对话。文学经典进入大学通识课堂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能够在传承文化、塑造人格、涵养智慧等方面为大学通识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2.
无论通识教育课程如何设计,课程设计的初衷都是为了区别于专业教育的职业局限,体现高校的教育理念和大学精神,其实质是对历史与人文传统的继承.发展中国的通识教育,需要针对中国的社会、传统、时代与国情来进行,而体现当地历史与人文传统的地域文化与高校通识课程的对接就成为必然,这一对接将对双方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的理论为指导,从大学即文化这一视角,结合H职业技术学院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总结并提炼出通过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平台,着力构建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不断创新教育方法、拓展教育途径、营造文化素质教育环境,全力推进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工作理念与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4.
通识教育是全球化时代大学教育的发展前进方向。文章揭示了我国传统大学教育在目标、理念、内容等方面与通识教育的异同,分析了全球化时代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环境,以及全球化对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的现实挑战,论证了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地方高职院校应担负起地方文化的传承。在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中融入地方文化的内容,是创新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拓展地方文化传承渠道的有效途径。泉州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积极融入闽南文化,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完善学生人格;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拓宽闽南文化的传承渠道;有助于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闽南文化与泉州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对接,需着力开设校本通识教育课程、开发校本通识教育教材,开展丰富多彩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践活动,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16.
以教学为主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升本时间较短。学校缺少深厚的的文化积淀及高度的文化自觉,要实现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就只有将文化功能与人才培养功能相结合,通过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来实现大学的文化使命。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需要通过专业教育来完成,而文化修养则要通过通识教育来实现。因此,明确通识教育理念,重视和加强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加强通识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通识教育质量,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挥文化传承功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无论通识教育课程如何设计,课程设计的初衷都是为了区别于专业教育的职业局限,体现高校的教育理念和大学精神,其实质是对历史与人文传统的继承。发展中国的通识教育,需要针对中国社会、传统、时代与国情来进行,而体现当地历史与人文传统的地域文化与高校通识课程的对接就成为必然,这一对接将对双方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源泉。当前,大学文化建设需要整合校园文化资源,培育校园文化品格。推进大学文化建设,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握大学文化发展的方向,培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创新教育体制和机制,增强大学文化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我国正在悄然兴起一个大学文化研究思潮。研究的重点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相互融合、校园文化环境和精神文明建设、大学理念与制度创新以及大学文化基本理论,这个思潮的兴起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应当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大学精神、通识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三者殊途同归,创新是大学精神的价值体现,通识教育是大学创新精神的成果,大学精神及通识教育均源于创新,又依靠创新获得丰富及完善。通识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赖于发扬大学精神,依靠好课程、好老师、好学生和好环境来共同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