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母亲的书     
<正>从小到大,我上过那么多年学,后来又教书,生活天天不离书,和书打的交道最多,也读过很多本书,而母亲的书却是我怎么读也读不完的。母亲在忙完一天的煮饭,洗衣,喂猪、鸡、鸭之后,就会喊我:"小春呀,去把妈的书拿来。"我就会问:"哪本书呀?""那本橡皮纸的。"我就知道母亲心里高兴,晚上会在书房里陪伴我,就着一盏菜油灯给爸爸绣拖鞋面了。橡皮纸的书上没有一个字,实在是一本"无字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读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是在5年前.读了之后很受启发,于是隔段时间就会重读一遍.书也买了很多次,经常向教师们推荐,看到有人在我面前流露出想读的愿望,就会顺手送出一本.  相似文献   

3.
我喜欢看书,只要一看到一本好书,我就会如饥似渴地读起来。我认为,书可以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丰富感情,它增加着我们的见识,开阔我们的胸襟,因此,高尔基把书比做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也留下了“贵者因书贵,富者因书富”的金玉良言。  相似文献   

4.
最近在读一本厚厚的书,书名叫《发现母亲》,作者王东华。我经常拿着这本书在公共汽车上读,并且时不时地推荐给我旁边的女乘客。我也曾用短信和msn的方式,把书介绍给了几乎所有我认为会对此书感兴趣的朋友。我知道,这是  相似文献   

5.
痴迷     
一天,和妈妈逛书店,我想着《西游记》已经读完了,那就买本《水浒传》吧。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看起来,立刻被书里精彩的情节吸引了,被家人催了很多次才放下书去吃饭!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天天捧着书看,就连上厕所、洗脚都舍不得放下。有时激动,有时担忧,有时还会为书里的人物流泪。书经不起天天翻,角也卷了,底也掉了,真有  相似文献   

6.
谈读书     
书是读不尽的,就算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须慎加选择。你自己自然不会选择,须就教于批评家和专门学者。我不能告诉你必读的书,我能告诉你不必读的书。我所指的不必读的书,是谈书的书,是值不得读第二遍的书,走进一个图书馆,  相似文献   

7.
我喜欢看书,只要一看到一本好书,我就会如饥似渴地读起来。我认为,书可以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丰富感情,它增加着我们的见识,开阔着我们的胸襟,因此,高尔基把书比作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也留下了“贵者因书贵,富者因书富”的金玉良言。是的,书给我们的益处多得数不清,可是,未必每一个人都了解书的好处,也许,只有真正看书认真、爱书的人才会了解书的珍贵之处吧。  相似文献   

8.
1953年,我在部队子弟小学教书,比学生大不了几岁,学生一吵闹,我就手足无措。后来我找到了一本《俄罗斯民间故事》。当我一打开书,开始读故事,学生的眼睛就发亮,故事一个个读下去,教室里静得就像空无一人似的。这真是本有魔力的书。从此我  相似文献   

9.
偷读     
书非借不能读也。而我回忆自己小时候读课外书的经历,大都竟来源于——偷读。小学四年级时,我突然对课外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的小学生书包里,除了语数两本教科书,就很难再找到别的什么书。偶尔有一本小人书,同学们  相似文献   

10.
岁月,是一本书我用整个身心在读一年又一年我读得很幸福也很辛苦有一天妹妹对我说这样生活你会很快老的我反驳她说不,这不叫衰老——叫成熟(汪国真《岁月,是一本书》)汪国真的人生哲理诗别具一  相似文献   

11.
<正>这是一篇不容易读懂的文章,但还是选出来给同学们读,期待大家能从不同的角度读懂父母,读懂生活。我猜想,他只有星期三会来。每个星期三,我都能看到他。我们看的是不同类型的书。我看的大多是漫画,往往不到一小时就看完了。他看得比较慢,不过,他的书也比较厚。我看到那是一本关于战争的历史书,那场战争或  相似文献   

12.
有一朵美丽的花,会在我们心中悄然绽开,它就是理想之花。伟大的文学家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我从小就爱读书。家里的书架上摆满了我喜欢的书。是的,我的理想是做一名作家。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书虫",每次一拿到书就迫不及待地看  相似文献   

13.
史峰 《小学生》2007,(9):10-10
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爸爸给我买了一本《安徒生童话》。读这本童话书,就如钻进了多彩的世界,里面有爱心、有期望、有欢笑、有安慰。读这本书会掉泪,会傻笑,会感觉到真善美的存在,《安徒生童话》成为我最喜欢的书。现在书中一些主角的名字和故事我已经忘记了,但丑小鸭的名字和故事我至今不能忘记,因为丑小鸭曾经无数次安慰过我的心。  相似文献   

14.
李镇西 《班主任》2011,(7):66-67
我们学校有一个自愿报名组成的读书会。大家定期围绕一些书籍交流心得,分享快乐。记得在今年三月的读书会活动中,有的老师问我:"有的教育理论书我读不懂,怎么办?"我的回答是:"读不懂就不要读!"其实这个问题也曾经是我的苦恼,我也曾经为读不懂一些高深的理论书而自卑。后来我读博  相似文献   

15.
郭利 《生活教育》2012,(21):33-34
十二岁的时候,姐姐买回了一本《新选唐诗三百首》,看了几眼就扔在了一边。被正寂寞无聊的我拿起,囫囵吞枣的读起来。那时的儿童读物少得可怜,我实在是无书可读,就天天捧着胡乱读,有时惊讶地发现一首诗在语文课本中学过,就会开心不已。  相似文献   

16.
范霖 《初中生》2017,(9):8-9
在孩子一岁半时,我就开始读绘本给她听.坚持下来,到她6岁时,我已经读了3000多本绘本了.现在孩子8岁了,如果有时间,我仍会坚持陪她阅读,如果忙不过来,孩子就会自己沉浸在书的海洋之中. 当孩子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自然而然就会有深入的思考.这个时候如果家长通过和孩子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可以引导孩子走向深度阅读.我的经验是可以从下面几个层次来逐渐深入.  相似文献   

17.
读春     
读春●王跃我读春,春是一本古老的书;我读春,春是一本崭新的书。说春古老,是说年年有春。打开她,你会发现春总是把姹紫嫣红带向人间后,悄然地滑入夏日,穿过金色的深秋,冲破寒冷的严冬,又一次把绿色铺满大地。说春崭新,是说春年年不同。打开她,你会发现年年的春...  相似文献   

18.
读书趣事     
妈妈带我去书店,一进书店,我就直奔儿童图书区,拿起一本《昆虫记》就坐在地上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一页,两页,我像一只饿狼,贪婪地读着,浑然不知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多钟头了。我有时会潸然泪下,有时也会哈哈大笑,在书的王国中尽情地游览着。时间悄无声息地过去了,我静静地看着书,享受着读书的快乐。妈妈来接我了,我也不为所动。妈妈只好无奈地摇摇头,说:"你这个小鬼头,干脆叫你‘小书虫’好了。"  相似文献   

19.
书的魅力     
我喜欢看书,因为书给了我知识,同时也给了我力量。一本本好书就像一扇扇知识的窗户,让我透过窗户看到了多彩的世界。读一篇精彩的童话就像给人喝了一碗快乐汤,让哭脸变成笑脸。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常常会对学生再三强调:要想作文写得好,必须多读书。也常有家长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多读点书,作文自然就写得好了!"如果不是典妈妈的求助,或许我也会一直盲从地认同下去。典妈妈是一位非常认真负责的好家长,一次放学后,她非常苦恼地找到我:"张老师,我儿子非常喜欢看书,在家里一写完作业就捧着课外书读起来,恨不得一边吃饭一边看书,连上厕所也会把书带进去,晚上睡觉前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