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新闻周刊》2010,(15):69-69
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传统的通话功能已不再是衡量手机的标准,上网、游戏、娱乐、数据通讯等功能开始大行其道。作为人们最贴身的装备.手机看电视日渐成为时下信息生活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2.
现如今,手机对于如今的年轻人来说几乎已经是必备用品了。正是因为手机市场如此庞大,人们便开始不再满足于它们最基本的通话功能了,短信、彩信、铃声、照相功能——涌现,而手机游戏也开始从最初的简单粗糙的画面一步步进步到如今的声光效果及游戏住俱佳,让无数的手机用户们开始不停地从网上下载各式各样的游戏作品。从本期开始,杂志将开辟这样一个栏目,以让更多的玩家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手机游戏资讯。  相似文献   

3.
概述 随着手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通话工具,它的功能越来越多,其中视频播放功能已经成为当前主流手机的必备功能,利用手机看视频成为一种越来越流行的方式。手机视频是一种技术上的创新,将视频节目经过压缩,在手机上实现随时随地欣赏节目。“手机黄祸”也随之呈蔓延之势,  相似文献   

4.
作为移动语音通话工具而被发明的手机,如今已集文字、图片、音频乃至视频于一体,成为集大成的信息传播载体。只要手机款式不太落伍,就可以如愿实现上网、阅读新闻、收发E-mail、游戏娱乐等服务。与互联网一样,手机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其传播广告的作用越来越被关注,已经令各大运营商、媒体等机构垂涎三尺。  相似文献   

5.
张卉卉  郭静 《新闻世界》2013,(5):129-130
近年来,手机这一通信工具逐渐成为大众传播工具,尤其是随着3G技术的发展,手机媒体传播已经逐步从人际传播走向大众传播,成为新的公共信息传播平台,手机媒体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年代,传统媒体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需要,这种供求关系的扩张不断地催生出新的传播媒介。从第一张真正意义的报纸到广播再到电视,期间的发展经历了一百多年,而近年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仅仅在几年内就在传播媒体领域上占据了半壁江山。然而,就在对网络媒体的探讨仍方兴未艾之时,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手机媒体正向我们悄然走来并渐成燎原之势。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较,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和优势——手机最初是作为一种通话工具出现的,而随着手机媒体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作为一种通话工具的原初功能正逐步弱化,…  相似文献   

7.
杨柳 《新闻世界》2010,(5):159-160
手机媒体的出现,带来了技术革新潮流。手机正从人际传播工具向大众传播媒体转换,它已不再仅是通讯工具,还担当起了"第五媒体"的重任。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功能将得到更加完美的展示,手机作为新媒体的特点将会更加明显。本文从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融合角度,从手机报、手机广播和手机电视三个方面来分析手机媒体的特点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正>如今,手机已不再单单是通讯工具,它的功能已变得非常丰富,成为一个可以看报纸,看电视,听歌看电影,搜索信息的"全能"将军。"人丁兴旺"的手机家族——手机报纸、手机电视、手机电影、手机文学、手机搜索、手机音乐等接连不断地出现,也从不同媒体发展的角度演绎着手机作为独立媒体的孕育过程。  相似文献   

9.
2005,手机与他媒体谁是待嫁的新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兰 《传媒》2005,(12):17-18
如今的手机已不再单单是通讯工具,它还担当起了"第五媒体"的重任.尽管曾经有人质疑过"第五媒体"的说法,但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手机的媒体功能越来越凸现出来,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的这些功能将得到更加完美的演绎.伴随着全国第一家手机报的推出,打开了手机进入媒体行列的大门,之后,手机小说、手机电视、手机电影、手机动漫、手机广播等接连不断地出现,手机在不断地寻求和他媒介的结合.它就像一个包罗万象的大口袋,吸纳了传统媒介的众多精华,并正在凭借自身的先进技术优势整合出一个全新的媒介.本文通过对手机和他媒体的联姻所产生的不同的媒介形式进行分析,试图为读者打开通往手机媒体之门.  相似文献   

10.
魏蔚 《中国广播》2013,(6):127-127
移动互联网将进入2.0时代。1.0时代是手机品牌商为核心的时代,品牌商不仅提供智能终端,也主导了手机内置应用的开发;2.0时代是"平台+应用"的开放时代,设备不再重要,应用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今,以微信为代表的应用,将引领下一代互联网的潮流。  相似文献   

11.
数字奥运中手机与其他媒体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本身是一种通讯工具.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的附加功能越来越多。拿手机的付费功能来说,由于手机媒体本身还是一种具有小额支付功能的随身携带的电子金融工具.因此可以作为“手机钱包”使用,用户只要发送一条赋予了特殊代码的手机短信即可完成付费.用户在每月缴纳手机通话费时一并支付费用.或者直接从用户的手机话费账户中扣除。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公交系统从2002年夏天开始就可以使用手机短信购买车票。包括英国一家企业在内的4家欧洲运营商.联手组建了移动支付服务协会,一种开放式的,通用品牌的手机支付解决方案已经在欧洲各国试运行。  相似文献   

12.
概述 随着手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通话工具,它的功能越来越多,其中视频播放功能已经成为当前主流手机的必备功能,利用手机看视频成为一种越来越流行的方式.手机视频是一种技术上的创新,将视频节目经过压缩,在手机上实现随时随地欣赏节目. "手机黄祸"也随之呈蔓延之势,手机WAP网站传播淫秽色情内容活动猖獗,数量之多、暴露程度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闻周刊》2005,(14):66-66
手机感应器如今已十分普遍.但是,用电脑键盘来感应手机来电倒是鲜见。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子电信等技术的发展,手机已不再是单纯的通讯工具,而迅速成为获得各种资讯的大众传播媒体。手机报纸、手机广播、手机电视等等正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2005年5月,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获得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放的第一张经营手机电视的牌照。手机电视给人们接受信息带来了新的便捷。人们可以在上下班的路途上用手机适时收看最新资讯,或是在等人排队时通过手机来收看视频节目.充分利用这种时间缝隙。  相似文献   

15.
匡文波 《传媒》2013,(1):65-67
自从手机诞生以来,手机始终被定义为移动电话;但是当今的手机已经不再是移动电话,智能手机具有CPU、存储卡、操作系统等计算机本质组件.手机已经演化成为具有通信功能的迷你型电脑,手机媒体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 据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手机网民的数量首次超越台式电脑网民的数量;中低端智能手机降低了上网门槛,使用手机收看视频的用户已经超过1亿人.显然,在2012年,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手机媒体并非独立的媒体形态,即并非第五媒体,而是网络媒体的延伸.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的每一次创新,都带来信息传播的大革命。如今,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与无线通信技术的结合催生了一种新型的媒体——手机媒体。除通话外,手机还用来上网、看新闻、收发邮件、游戏娱乐、订购商品和服务,许多人将其称为"第五媒体"。手机通过通信运营商的无线网络平台出售信息产品。以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为例,其推出了"手机报"、"手机电视"等业务,2006年,又推出了一款即时通信工具——飞信(Fetion),  相似文献   

17.
现在,手机作为一种无法取代的通讯工具走进人们的生活,在学校和街头我们不难看到拿着手机的中小学生,随着手机普及率的提高,青少年已成为新兴的手机消费群体。他们对手机最基本的要求除了通话和短信之外,还比较注重手机的其它功  相似文献   

18.
手机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通讯工具,而是作为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与日常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新媒体形式存在,比如,通信、购物、娱乐等等。在科技革命的大时代,智能手机高大上、流量收费接地气、4G牌照及时发放等一系列利好条件,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视频作为建立在移动网络平台基础上新的多功能媒体传播方式,其便捷性和实用性已经越来越受广大受众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手机视频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引起产业界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以手机视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现存问题进行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对手机视频未来从制作到内容的发展方向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侯孔光 《出版参考》2010,(16):17-17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已从单纯的通话工具发展为移动多媒体终端。除了基础的语音通话功能外,还可以收发短信、彩信以及连接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手机娱乐、阅读、学习。据工信部统计,我国手机用户已超过7亿,手机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随身工具,被公认为继平面、广播、电视、互联网四大媒体之后的第五媒体。3G时代的到来、手机终端向智能化发展,为手机出版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