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滴水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滴水,我们用爱彼此辉映着,使这个世界晶莹而美好。有谁细细地感悟过一滴水呢?一滴水再平淡不过了,无声亦无味,有  相似文献   

2.
鱼·水·感动     
鱼说:你看不到我的泪,因为我生活在水中。 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的泪,因为你在我心中。 寂寞的生活·鱼鱼生活在一只小鱼缸里。我的鱼。我生活在一座庞大而空旷的房子里。我们都很寂寞。我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我没有朋友,我脸上的孤傲表情让人望而却步。我与妈妈之间一层厚厚的隔膜,可悲的是,我们谁也没有想过了解对方。所以我对她,也只有冷漠,我只喜欢我的鱼。属于我的,鱼。虚幻而美丽·网络我试着在网络中寻找自己我的网友只有一个——还没有被冰冷所吓跑的一个。她的名字叫鱼中水。我的名字叫水中鱼。她说鱼啊我给你来信好不好?我说行啊…  相似文献   

3.
水的感悟     
水——清澈、透明、无色、无味。往往向里面加一点东西,它便会变成各种不同的颜色,我们的生活也似一潭水,一潭永远在变的水。小时候的水是透明的,没有一点儿灰尘。就像一潭清澈的水,可以见底,看到你所想的、你所做的。它永远不会有一丝邪念、一点私心、或一丁点儿不该有的东西。尝尝看,它是清凉的,渗透着一丝丝甜蜜、一丝舒心。上学了认识的人多了,看到的事物也多了,而你心中的那潭水也被你用颜料染成了五颜六色的,好看极了。你用淡蓝色的水画下了一片天空,还用不同颜色的水装点你的生活。让生活更多姿多彩,趣味无穷。再尝尝看,水有味道了,…  相似文献   

4.
琳去了南京。在“5460”(中国校友录)上,琳说,六朝古都,六朝的梦,恍然隔世。想起从前,开始怀念。婕说,琳说话越来越像我,有些淡然有些意识流;涛说,生活了4年,彼此都在对方身上留下了印迹。琳、婕、涛和我,在我们温馨的小屋里共同度过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时间在回忆与憧憬中流淌,转眼分开也已经300天。西北的天空不是那么晴朗,我喜欢称它透明的灰色。那个时候总以为日子过得太平淡,犹如一滴水像另一滴水,每一天都是那么的相似。西北的太阳却是我喜欢的,炽烈而沉默。温暖的午后,琳、婕、涛,还有我,喜欢坐在阳台上,喝着咖啡,晒着太阳,漫无边际…  相似文献   

5.
“水”像人的血液一样,是人类的命脉,是哺育人类的甘甜乳汁。在我们的生活中,水给人类做出了不少贡献。那么,人类没有水会怎样呢?就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吧!水是生命的源泉。人类生活没有水,万物将不能生存。有一次,早上起床后,我去卫生间洗漱,一拧水龙头,一滴水也没有,这叫我怎么洗脸?怎么刷牙呀?我问妈妈怎么回事,她说:“停水了。”你看,一天没有水就给生活带来这么多不便,长期没有水  相似文献   

6.
关注之一:课堂资源的有效利用教学案例:《观察水》教学片断师:刚才同学们都仔细观察了水,谁来说一说你发现了水的哪些秘密?生1:水是透明的。生2:水是没有颜色的。生3:水是一种液体。生4:水是没有味道的。师:好的。刚才同学们说了水的许多特征,说明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一种液  相似文献   

7.
琐碎     
我们想得太单纯,所以容易破碎可我却没有去理会生活开始无情地向我问罪但,磨练让人学会在泪水中坚强面对我对着刺眼的阳光,喝很浓的咖啡,读一个十六岁如水的女孩在深夜里喝着咖啡写出的如水的文字。我喜欢这种感觉,在暖暖的午后读着别人也读着自己的感觉。一直希望可以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文字,只是文笔太过苍白,生活太过平淡,平淡得如一册素描。  相似文献   

8.
水是世界上所有生命体构造中的基本元素,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水,这个世界上也就没有了生命。水,是我们全人类共有的资源,我们的生活需要水。虽然,我们地球上有那么多的水,以至地球表面的70.8%被水覆盖。但是,人类要想方便地利用水却走过了非常艰辛的历程。而如今,由水引发的干旱、洪涝等问题也在给人类带来日益严重的挑战。有人比喻说,在地球这个大水缸里,人类可以利用的水只有一汤匙。然而,在不会再增加的水资源面前,世界的人口却在持续地快速增长。因此,水资源的短缺成了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让我们从身边做趁,节约每一滴水,保护…  相似文献   

9.
一些人,在生活背后,悄悄地帮助了你我,但他们什么也没有说,而且,生活也最终没有为我们道出过真相。那天晚上,有语文自习。高考前的教室里静极了,我蹑手蹑脚,从后门进入教室。同学们都埋着头,还没有人注意到我。班长贺琼看到了我,一惊,猛地蹬了一下她前面桌女生梁夏的板凳。  相似文献   

10.
人生如水     
地理老师说,蓝色的地球上70%是水;生物老师说,人的躯体中75%是水。有时我想,人的一生正如一滴水,一滴能折射太阳光辉的水,一滴能融于巨浪、汇入大海的水,但也是一滴极易于干涸与消失的水。它可以蒸发上升,化为孕育万物的甘霖;可以融于巨浪,冲激涡轮,让两岸缀满璀璨的珍珠;也可以汇入大海,负载不沉的巨舸,驶向开满鲜花的绿洲……只要对知识的追求、对理想的执着、对事业的热爱始终如一,这一滴水就将永不枯竭。人说死水也有微澜,我说流水才能不腐。朋友,让我们和着时代的节拍,做好投身于创造激流的准备吧。到那时你一定会唱着欢乐的歌:我是小…  相似文献   

11.
近来,我常常为班里同学们拾到的东西而犯愁。同学们拾到的东西五花八门:铅笔、橡皮、小剪刀、三角板、小黄帽、竖笛、红领巾……可以说,凡是与学生学习有关的物品都能拾到。有些东西还非常新。明明是在教室里拾到的,却无人来认领。问问同学们都说不是自己丢的。你说怪不怪,你说愁不愁人。这天,望着纸箱里越来越多的东西,我忽然有了主意。电视里不是经常转播拍卖活动吗?对,将这些东西拍卖,想到这里,我喜形于色。我找到班干部一说,他们也很高兴,对于怎么开好这个拍卖会,他们提出了很多建议。会后,班干部开始行动。他们先对东西进行分类,最繁重…  相似文献   

12.
两个海     
勒斯坦有两个海,一个是淡水,里面有鱼,名为伽里里海。从山脉流下来的约旦河带着飞溅的浪花,成就了这个海。它在阳光下歌唱,人们在周围盖房子,鸟类在茂密的枝叶间筑巢,每种生物都因它而幸福。约旦河向南流入另一个海。这里没有鱼的欢跃,也没有儿童的欢笑。除非事情紧急,旅游者总是选择别的路径。这里水面空气凝重,没有哪种动物愿意在此饮水。这两个海彼此相邻,何以又如此不同?不是因为约旦河,它将同样的淡水注入。不是因为土壤,也不是因为周边的国家。区别在于:伽里里海接受约旦河,但决不把持不放,每流入一滴水,就有另一滴水流出,接受与给予…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电脑》2010,(7):26-26
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这里的“平”可以理解为故事情节平淡,没有起伏,没有悬念,吸引不住读者:也可以理解为结构布局平易,缺少变化.因无“摇曳“而不“多姿”:也可理解为主题的表达太过平白,不够含蓄,没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写日记的好处和方法自不必多言,但是常常听到有些同学的以下抱怨: 写日记,没有东西可写;太平凡了,太简单了,有什么写头?其实,这就是日记写作的最大误区——生活总是在平淡中悄无声息地进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循环着。纵然这种平淡跟我们想象的浪漫相差甚远,其实,平淡才是生活永恒的滋味,是生活的常态。谁说写东西,非要轰轰烈烈?我们每天的生活哪有那么些轰轰烈烈,哪有那么些意义重大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经典?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每个人也自有每个人的经典。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要读经典》中说,经典不一定教给我们以前不懂的东西。事实就是如此,本期来稿中那些"经典的一句话",有些我也经常读到,却不曾认真想过,这次从大家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感触中我也得以重新体味,有所收获,甚至读出了一些新的东西。卡尔维诺在同一本书里还曾说过,每一次阅读经典实际上都是一种重读,在此,我也希望大家都能热爱你所热爱的,在青春的时光中细细品读经典,品味生活。另外,我也要特别提到北京石油附中高二(7)班的同学们,他们为本期栏目寄来了大量优秀稿件,每一篇都很精彩,然而限于版面,只能忍痛割爱,没有全部刊登。感谢你们的支持,希望继续参与!  相似文献   

16.
平时,老师总是让我们积极举手。但是今天语文课时,她却告诫我们一句话也不要说。老师神秘地从桌子里拿出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那里面装满了水。老师说:“我在这杯水里放了一些东西。”同学们都睁大眼睛好奇地望着这杯水。我看了半天,想:“咦!这杯子里只有水,而且这水看上去也普普通通、干干净净的,没有加任何染料,为什么老师说在杯子里放了东西呢?”老师把一只手指伸入杯子里,蘸了蘸水,然后立刻伸到嘴里,用舌头舔了一下,就甜甜地笑了。我想:“老师笑了,难道这水很甜吗?”接着,老师又叫矮个子冯婷玉上去喝一口水,并叮嘱她…  相似文献   

17.
水与人     
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而我以为人都是水做的。从幼时开始,我们就在不断与故人离别,结交新友,走入社会,相识与离别间就更为匆忙。今天,当我为别离初中同学间的友谊而伤感时,却猛然发现人都是水做的。我们每个人都只是一滴水,不断地汇集、再分离。一滴水是孤独的,这正如人一样。水能化成冰,也有温,有热,正如人有冷漠,有中立,有热情。水有清,也有浊,正如人有好,也有坏。水可成为泥浆,也可成为云彩,正如人可以为魔,也可为神。人是那样令人费解,水是那样令人疑惑。盆里的水,无论你怎样去切,它都会还原成一个整体;手掌中…  相似文献   

18.
同学们读了刘心武这篇文章后,也许首先会对骗子金国栋恨之入骨,而对老实人张世兴的被骗深表同情。我想,这是很自然的事。然而,仅仅对金国栋憎恨是不够的,因为这只是表明你具有可贵的正义感,但或许以后你也会碰到。你没有说出个道道来,更没有读出文章背后的东西来。这篇文章看上去情节很简单,就是张世兴碰到了中学时的同学金国栋,金国栋骗他说他的姑妈生病动手术,要借钱。张世兴出于同情和同学的友谊,爽快地借钱给金国栋,但后来金国栋不要说还钱,连人也找不着了。人们常说,好的文章能力透纸背,让人从中获得许多东西。这篇文章,乍看上去平淡无…  相似文献   

19.
郑文聪 《广西教育》2008,(34):45-45
学习不只是一个知识增长和能力提高的过程,更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一段生命历程。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学生把作文训练当作“沉重的大山”,主要是他们找不到作文材料,没有去看、去听、去思考周围的生活。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说过:“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作文材料。‘生活与作文’好比‘水与鱼’的关系,鱼离不开水,因此,作文也离不开生活。”  相似文献   

20.
<正>第二讲反思:由常规而逆转经常有学生对我说:"写作文真难,许多话别人都说过了,什么文章都有人写过了,我真找不到可以写的东西了。"也有人说:"越读书越找不到可以写作的材料了,人家都写过了。"这使我想起自己初参加工作时认识的一位文字功底非常好的教师,他研究歇后语,积累了很多素材,准备写本书。有一天他在书店发现了一本研究歇后语的书,于是长叹一声,就再也没有去做这项研究,终其一生,也没有文章发表,没有著作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