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自从秦始皇建立起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权的封建王朝以来,具体的王朝在不断更替,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权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主要的政权形式却得以长期存在。是什么样的经济关系结构使中国封建国家政权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形式?它的实质是什么?它在历史上究竟起了怎样的作用?这便是本文所要试图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由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代替分散的封建割据的君主制,是中世纪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西欧,法国表现得尤为典型.恩格斯曾指出:"法国在中世纪是封建制度的中心,从文艺复兴时代起是统一的等级君主制的典型国家,……所具有的典型性是欧洲任何其他国家所没有的."那么,法国典型的封建中央集权制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它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具有什么特征?它对法国近代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本文想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一法国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和强化,如  相似文献   

3.
【单元导读】隋唐时期,统治者革新政治,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封建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边疆少数民族与中央政权关系更加密切;对外交往活跃开放,盛况空前,文化辉煌灿烂,光照四邻。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中华文明进入空前繁荣的时代。1.政治清明,制度革新(1)隋唐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封建大一统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相对安定,出现  相似文献   

4.
<正> 从秦始皇开始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到北宋已很健全完备。这个制度,使北宋最后摆脱五代十国纷乱局面,没有成为“第六代”,并出现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稳定局面,使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我国中古时期有名的三大发明就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这个历史功绩,历来为我国史家所公认。可是,没过多久,北宋政权便出现了内外交困、“积弱”“积贫”等难以解决的矛盾,虽经范仲淹、王安石两次变法改革,也都相继以失败结束,最后导致了北宋覆亡。北宋政权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呢?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一个政权和它所推行的政策,都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也适  相似文献   

5.
●专题提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史的核心内容 ,不理解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形成过程、特点和地位 (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 ,就无法了解中国古代社会 ,就无法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思想观念为什么会是这样而不会是那样的。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确立、巩固、完善、加强、发展、强化并渐趋衰落历史的学习 ,实在是我们踏入中国古代史学习殿堂的关键一步。●知识梳理★基本线索 :建立 :秦朝→巩固 :西汉→完善 :隋唐→加强 :北宋→强化并衰落 :明清。★重点分析※秦朝建立的封建君主专制中…  相似文献   

6.
在近代欧洲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革命斗争中,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雅各宾专政是唯一的在抗击国内外封建复辟势力取得辉煌胜利之后却突然覆灭的革命政权。一个曾叱咤风云、震撼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政权,象飞逝的殒星划破黑夜的长空发出耀眼的光辉,骤然而起,倏然而灭。怎样解释和理解这一罕见的历史现象呢?造成它覆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认为恐怖主义政策的失误是其覆灭的主观原因,但失误又表现在什么地方?产生失误的根源又是什么?它的覆灭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历史教益?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汉律早已散失。程树德在《汉律考序》中说:“隋志亦云汉律久亡,是唐时已佚。后世对汉朝法律的了解,仅仅根据两汉魏晋及以后的有关史料加以考证和研究。故此,到目前为止,对汉朝法律制度的研究仍受到极大的限制。汉王朝是继秦王朝以后又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存在了四百多年。它所创建的封建法律制度,反映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初建时期的特点,从内容到形式都为中国封建社会法律制度奠定  相似文献   

8.
1.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从现象到本质分析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并指出这一局面在秦朝结束的必然性.[思路]第一问应从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对思想文化影响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地分析和思考.第二问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教材有讲述,但要从本质上分析这一局面产生的原因,就需明白这实际上是经济基础的变革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必然反映.百家争鸣这一局面在秦朝结束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政治的统一要求思想统一.  相似文献   

9.
对刚刚接触历史学的七年级孩子而言,记忆复杂琐碎的历史知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那么,怎样帮助学生记住这些离他们生活相对遥远的史实呢?我认为教师在平时教学和复习备考时,要善于从宏观上引导学生把握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历史特点,这样学生的记忆效率将会大为提高. 我在讲述中国古代从秦至清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时,总是习惯打一个比方: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集权社会(为了区分于商周的分封制的封建)就如一个人的人生——秦汉是少年时期,隋唐是青年时期,宋元是中年时期,明清是老年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分裂战乱是青少年期的叛逆状态,人到中老年自然平静祥和了,宋元明清再也没有大分裂了.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封建监察制度的内容及特点中国封建监察制度是国家机器的制衡器。从秦汉至明清,中国封建监察制度的发展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进程同步。它随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而诞生,又随着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渐趋完备。在演进过程中,封建皇权对监察机构控制的逐步加强与监察机构不断完善就成为中国封建监察制度发展的总趋势。中国封建监察制度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包括行政,而且包括民政、司法等等,它既察政又理政。从监察职能来看,主要有对上和对下两种,对上是谏诤,对下是监督弹劾。谏诤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从军国大政到生…  相似文献   

11.
隋唐时期,统治革新政治,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封建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边疆少数民族与中央政权关系更加密切;对外交往活跃开放,盛况空前,化辉煌灿烂,光照四邻。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中华明进入空前繁荣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萌芽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巩固和发展于西汉,进一步完善于隋唐,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于宋元,到明清时期达到空前强化,并走向衰落。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都伴随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总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13.
从西晋八王之乱以后,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近三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一直到隋朝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建立,才又重新走向了统一。但隋王朝二世而亡,也成为我国历史上的短命政权之一。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毛主席指出:“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  相似文献   

14.
线索梳理一、线索与特征秦汉时期,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包括秦、西汉、新朝和东汉四个统一王朝,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奠基时期。1.从政治上看。(1)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创建和巩固.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  相似文献   

15.
中央集权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教学,有的教师有意无意问把中央集权制等同于专制主义或是等同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按照秦朝确立、汉朝巩固、隋唐完善、宋元新发展、明朝强化、清朝达到顶峰的线索来组织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封建监察制度是国家机器的制衡器。从秦汉至明清,中国封建监察制度的发展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进程同步。它随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而诞生,又随着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渐趋完备。在演进过程中,封建皇权对监察机构控制的逐步加强与监察机构不断完善就成为中国封建监察制度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7.
陈康衡 《新高考》2006,(10):33-35
【考点指津】1.理解隋唐有关政治经济制度的联系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创立,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而隋唐科举制度的创新又是对中央集权官僚机构的重要补充,通过实行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官僚机构较高效率地运转。在均田制的基础上,隋唐创立了租庸调制,但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之风日盛,租庸调制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而瓦解,为了增加政府收入,改变原有的  相似文献   

18.
世族地主政权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政权形态,它存在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其特点是掌握政权的不是一般地主,而是一些占有大量土地和世代当官的大地主,亦称世族地主。世族地主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能能够建立世族地主政权?世族地主政权在我国历史上起过哪些作用?这是本文准备探讨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如何深入认识封建专制主义的史学,至今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探讨。本文试从历史和史学发展的角度,就关于封建专制主义史学的确立及其特点和作用,谈点个人的体会。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空前统一、多民族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汉承秦制”之后,虽然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分裂割据的局面,但这  相似文献   

20.
设馆修史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一个传统,史官的出现可追溯到黄帝时期。自唐确立史馆制度以来,史馆就成了史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史馆的出现对史学的发展和封建政权的巩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其流弊不可忽视。设馆修史开始了统治者参与修史工程的先例,严重损害了历史的真实性,使史馆成为封建政权下的一个附属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