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着视像自觉时代的到来,影视人类学作品也迎来了一个全息表达的时代.然而,影视人类学作品在制作上远非"自觉",影视化水平亟待提高.思维的"场"性化是影视化的基础.语言的"全能"化是影视化的关键,学术思想表达的"影像化"是影视化的中心,它们都是实现影视人类学作品影视化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2.
作为大众传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视翻译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如口语化、人物性格化、情感化等。同时,由于中外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影视翻译必然受到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因此,译者在进行影视翻译时应以文化翻译观为依据,以译语读者为中心,注意信息传递的效果.力图达到译语观众与原语观众心理接受反映的和谐一致。  相似文献   

3.
由于电视不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并有可能使他们缺乏思考空间,为此我们需要重新考虑如何根据学前儿童在影视接受中的心理机制和影视音频的相应发展规律来确定影视学习资料的相关制作理念和儿童视听教育。儿童视听学习的认知机制是由被动反应向主动加工转变的,因此相关影视学习资料的制作首先应该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维持幼儿的被动反应,其次要从画面空间、影视声音出发激发幼儿的主动加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人类学家们正在对自己的学科进行全面的反思。这主要体现于对以往写作范式的不满以及在人类学理解界限方面所表现出的张力。电影和其他视觉媒介至少能为人类学的变革提供经验的场所。影视人类学注重的不是影视本身,而是渗透并且编码于影视中的涉及化的一系列关系。在交流中,影视人类学为人类学知识提供了很多新途径,通过这些途径可以理解化传播并重新确认化建设的领域。通过从基于“单词一句子”的人类学思维向基于“形象一序列”的人类学思维的转变,学们建构了影视人类学的智力基础。从认识论和表述手法上看,新兴的影视人类学是对书面人类学的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在开展唱童谣活动中,我立足于“童谣”的“童”字,调动儿童说童谣、唱童谣、演童谣、编童谣的积极性,搜集和儿童生活结合紧密的题材,鼓励学生积极创编。在大量积累的过程中,让学生爱读、爱唱童谣的表现形式易于被儿童接受,题材接近儿  相似文献   

6.
<正>影视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也是一种最简单直接地模仿生活的艺术,往往融合了多种美的基本形态,集光、影、声、画于一体,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带给人鲜活立体的视听感受、美学趣味、思维启迪和情感体验。儿童接受影视的障碍小,兴趣浓烈,将影视融入教育,或将影视的多元化艺术表现形式迁移到教育教学中,一定是最利于教化的,也是最合乎童心的。  相似文献   

7.
影视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对当代小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随着影视艺术的繁荣,小说家兼影视剧作家的双重身份进一步确定,小说家的思维模式发生了嬗变,以影视文学为中介的影视艺术和小说之间相互影响引起了小说话语系统重构和品格的移位,出现了一种介乎传统小说与影视文学之间的新的小说文体,并形成了影视文学和小说的“共生”和文学接受的“共读”态势。  相似文献   

8.
影视教育是一种最广泛、最普及、最群众化的教育行为,体现了世纪之交崭新的大教育观念。可以说,只要有影视的地方,就存在教育的可能性:当你谈起影视、听到影视时,你也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影视教育或做着影视教育的工作。影视被观众接受,也就取得了教育效应,否则,影视作品便是“废品”,充其量是半成品。影视教育的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思想品德教育,影视与观众间存在着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亲密关系:认识关系、教育关系、审美关系、信息关系、调整关系、娱乐关系等。影视教育的意义也就隐蕴在这些关系之中。一、认识意义——寓教于…  相似文献   

9.
一、影视资源对提高学生素质具有积极作用 影视引进语文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开发它的潜力,挖掘其美学特征,让学生接受美育,把握学生的兴奋点,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影视艺术有着独特的优势,它融声、光、电等技术于一体,生动形象,可以将儿童带到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不同文化背景的生活场景中去,使他们感受到不同主人公的经历,接受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相似文献   

10.
2004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若干意见》是中国儿童影视发展的契机.中国儿童影视有着辉煌的过去,但是现实问题也很多.就此,儿童影视批评专家们直面中国儿童影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1.
影视艺术鉴赏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把握,具有置身其中的氛围化感受,耳目交相渗透的高效接受,情感化的审美体验,创造性的综合审美等特征,研究影视鉴赏的审美特征,有助于理解影视艺术本体,也有助于引导受众的化消费。  相似文献   

12.
胡炳娴 《文教资料》2013,(12):77-78
《西游记》自成书以来被动地接受了很多艺术性改编,在改编的过程中呈现出娱乐化、情爱化、特效化的趋势。作者以《西游降魔篇》为例,从故事主题、主体及人物形象方面阐释影视对文本的改变,并具体分析当代人对《西游记》改编后的影视的接受状况。  相似文献   

13.
童谣以儿童的视角反映世界,以儿童的口吻表现丰富多彩的社会,是儿童最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我校开发“传唱童谣”校本课程,组织学生传、记、唱优秀传统童谣,创编新童谣,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传唱童谣,耕耘心田,”一儿习之,可为诸儿流布”,学生在琅琅的唱童谣、诵童谣声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品行的熏陶,发展了语言,丰富了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4.
在"图像时代"里,影视艺术接受能力的提高和蒙太奇思维的形成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学业和今后的事业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作用。高等院校应该重视影视艺术的普及教育,使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多接触到优秀经典的人类文明成果,培养他们正确的影视艺术接受观念,培养良好的艺术鉴赏能力,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能够去伪存真、去芜存菁,使他们不仅能在影视作品汲取养分,也能提高生活质素。  相似文献   

15.
作为著名导演谢晋的母校,谢塘镇中心小学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开发和实践儿童影视教育校本课程。本文从营造儿童影视教育校园文化场、构建儿童影视教育校本课程群、提升儿童影视教育课程行动力三个方面阐述了"我爱影视"儿童影视教育校本课程的建构和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脑电视的普及使用也让影视资源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各行各业也能够见到影视资源的有效运用。影视资源具有直观化、真实化的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影视资源,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程度,满足学生直观化的思维需求,让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目的,本文围绕"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7.
好童谣总是与童心同在。"走向童心"的童谣教学,是指与"儿童"同行,以儿童的视角为切入点,关注每一个儿童生命个体的生长需求,尊重理解儿童存在方式(童真)、情感需求(童趣)、言语生命(童言)、思维特点(童思),让童心在童谣中被唤醒、点亮,丰盈着儿童生命的厚度。  相似文献   

18.
影视思维是由多元化的电影、电视及网络媒体表现生活的特点所决定的。电影电视以及网络媒体是时代科学技术发展下的产物,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体。影视思维依托影视的表现方式,在四维的空间内造型,运用蒙太奇的方式来描叙现实。影视思维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它是有别于人类其他思维方式,并且具有着自己鲜明独特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视觉文化时代小说的影视化生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的视觉文化时代,小说的性质、生成、发展以及接受方式等发生了新的变化。影视化生存,成为小说的一种自觉选择,目前主要表现为影视改编、影像化抒写、影视同期书等不同形式。大众文化性和叙事性构成小说影视化生存的重要理论基石,但小说趋从影视的目的在于拓展自身的生存空间,并不以丧失自己的独立品性为代价。  相似文献   

20.
数学童谣是数学知识、数学学习过程与童谣形式的完美契合,它是连接童"话"与童"化"的有效媒介,对凸显生本观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鼓励生本创编数学童谣,引导儿童说自己看到的、经历的、发现的、反思的,不断拓展数学童谣新视界,寻找儿童自己的话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