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数学是个最富有魅力的学科,数学美的魅力是诱人的,数学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数学美的思想是神奇的。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指出:"哪里有数,那里就有美。"因此我们教师可以让数学课堂变成师生寻找美的源泉,妙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享受数学的美,创造数学的美,领悟数学的魅力,分享数学的智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没有感觉到数学是美的,学生就不可能对学数学有愉悦感,也就不会有兴趣来学习数学。而对数学中的美,若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一般也是很难能体会到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揭示数学美的本质,展示数学美的巨大魅力和作用,以陶7台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产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没有感觉到数学是美的,学生就不可能对学数学有愉悦感,也就不会有兴趣来学习数学.而对数学中的美,若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一般也是很难能体会到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揭示数学美的本质,展示数学美的巨大魅力和作用.以陶冶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产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叶村旺 《亚太教育》2019,(9):126-126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学生学习习惯和“三观”的形成时期,因此小学数学的教学仅停留在知识层面上远远满足不了新时代的教学要求,必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审美教学才能符合社会的要求。审美教学能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教会学生鉴别美的知识,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兴趣,让学生感受、享受并且欣赏数学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中学生对数学的态度有着惊人的差异,许多学生对学习数学提不起兴趣,数学成绩不理想,数学课堂成了枯燥乏味的代名词等。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学生还没有认识到数学的美,对数学美的领悟不足、鉴赏不充分。"数学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华罗庚语)。数学作为人类智慧最原始的创造,刚一产生就与美紧密联系在一起。它结构的完整、图形的对称、布局的合理、形式的简洁,无不体现出美的要素。它的美充满了整个世界。总之,数学美的魅力是诱人的,数学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数学美的思想是神奇的。  相似文献   

6.
郑丽莉 《广西教育》2004,(7A):55-55
前苏联教育家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驱动下,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在科学化的基础上不断向民主化、平等化、人性化发展,它能给学生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带来丰硕的学习成果,从而体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美的魅力●佟健华数学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从美学角度来讲,数学有其数学美;从美育角度来讲,数学教学有其数学教学美。用美育的观点认识数学教学,可以使学生寓算理于情趣之中;数学美的揭示,可以使学生拨云见日,茅塞顿开,点燃起五彩缤纷的智力火花;...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教学中,几何画板是数学教师首选的CAI课件制作工具软件,它以运动和变化过程中的“几何关系不变性”为基础,并可以轨迹以及动画的形式,形象地展示“动态几何”的魅力和数学美的一面,是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以及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数学的得力工具。  相似文献   

9.
贾国涛 《数学教学研究》2011,30(10):16-17,23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许多数学知识因其无穷的魅力,给师生美的享受,许多数学课堂,因严密和精彩令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遗憾的是,许多学生因数学的抽象、枯燥和难懂而望而却步,甚至厌学,也有许多数学教师因学生不喜欢数学,数学成绩难以提高而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10.
数学的美是一种化美,有简洁美,对称美、统一美,奇异美等,在数学课中进行美的教育,是培养广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必须有数学美的意识,在教学中,用心进行设计,提示数学美的特征,唤起学生审美意识,激发其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11.
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斯说过:"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艺术不仅是传授本领,更重要的是激励、唤醒、感动和鼓舞,只有让学生去感受数学的魅力,美的特征,才能焕发出他们热爱学习的勃勃生机,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盎然兴趣。  相似文献   

12.
在现实生活中对称图形无处不在,圆、球、长方形等形状的物体均具有对称性.宇宙中许多具有对称性的物体必然反映到研究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数学中来.对称性在数学中是无处不在的,充分认识数学对称美的价值,让学生从美学的角度去欣赏数学、学习数学,从而把数学的学习与研究变得充满情趣并富有魅力.数学中的不少研究对象与  相似文献   

13.
美,字典上解释:“好看”“令人满意的”“好”“得意”。数学美应是“数学中能带给人愉悦的东西”。学生学习数学枯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体会到“数学美”,不懂得欣赏数学美或缺少欣赏数学美的能力。因此,充分挖掘数学美,对学生进行数学美的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潜能,在学习中获得愉悦感。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挖掘、欣赏数学美。  相似文献   

14.
一类不等式的证明,一旦巧用“拆项法”,就充满神奇魅力,并出现奇妙解法,给人以数学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数学教师为了完成学科知识性目标,忽略了数学知识本身美的因素,让课堂教学变得死气沉沉,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多地是为了迎接考试,取得高分,却忽略了对数学美的感受,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审美设计。  相似文献   

16.
罗素说过:"数学中有至高的美."在初中数学中随处都存在美的形式,美的理论,美的结果,美的思想方法.可不少学生受到基础知识和审美能力的限制,不具备相应的鉴赏能力,常感叹数学的无味与枯燥.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唤醒学生对数学的美好情感,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有何魅力?怎样激发小学生感受小学数学魅力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来谈谈上述问题。 一、感受数学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思维的动因之一。兴趣是强烈而又持久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语言像其他语言一样存在着美。当你被美妙的音符所感动,当你被优秀的文学作品所震撼,你都感受到了语言美的魅力。不少学生不能够欣赏数学语言美,认为数学抽象难学,枯燥乏味,从而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而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掌握数学已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科学文化素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广大数学教师要让更多的学生不再感到学数学枯燥乏味,让他们感受到数学语言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热爱数学,掌握应用数学,提高每个学生的数学素质。为此,笔者谈谈数学语言美的特点。1.数学语言的简洁美。…  相似文献   

19.
张凤玲 《考试周刊》2014,(67):55-55
数学美是我们在主观上可以感受到的美,是数学教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也是客观存在的,是我们一直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目标.数学美的基本特征组成了数学美的整体,在数学教育中渗透数学美,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从而实现审美与学习的统一,让学生在感受数学美的同时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日常教学点滴谈起,举例剖析数学符号语言的特征与作用,展现其魅力.以异彩纷呈的数学符号揭示问题的普遍性、明确性、有序性、简捷性、形象直观性、创新性,进而让人们走出深奥的数学符号的迷宫,步入数学符号的殿堂,铸就善于数学学习的灵魂,培养鲜活的数学思想方法,得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