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期望能用GPS高程测量来逐步取代传统的水准测量,这就需要研究GPS大地高与正常高之间的转换关系,从而需要研究高程异常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对GPS水准高程拟合方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对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GPS高程异常拟合方法进行了研究,编译了三次曲面拟合法、BP神经网络法和RBF神经网络法的GPS水准拟合程序。通过MTALAB_GUI平台,实现了上述三种GPS水准拟合方法的人机交互的目的。对上述三种GPS水准拟合方法进行了精度比较,其中RBF神经网络的精度最高,三次曲面拟合精度最低。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Matlab在GPS数据处理应用,特别是对GPS高程的转换,应用Matlab的强大编程功能,运用平面拟合、曲面拟合方法等求取高程异常,通过对比精度得出更好的方法,以达到求解正常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GPS已成为测量工程领域中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方法。将GPS测量得到的大地高转化为正常高通常来说是非常繁琐的,但如果已知每个GPS点的高程异常值ξ,那么将GPS大地高转换为正常高就会变得相对容易,这样就可以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实现GPS高程测量代替普通水准测量。曲面拟合是实现这一过程的有效方法,根据数学模型和原理的不同,曲面拟合法主要分为:多项式曲面拟合法、多面函数拟合法、移动曲面拟合法等。  相似文献   

4.
通过采用直接运用已经得到的数学拟合模型来求解点的高程异常ζ值了,最后再得到该点的正常高。  相似文献   

5.
运用GPS水准方法获得实测的高程异常数据,首先用二次曲面拟合获得最优的高程异常模型,然后以此模型的精度和水准测量规范要求的精度为基础,寻找并利用其他的技术、方法、算法获得针对黄陵矿区地形条件的更高精度的局部似大地水准面模型。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5,(14)
相比传统的水准测量而言,GPS高程测量不仅可节省经费,最重要的是它的高效率和实时性。通常,GPS测量的成果是测出地面点精确的三维坐标(X、Y、Z)或是(B、L、H),经系统坐标的变换求得地面点在任何独立坐标系中的大地高。将大地高转换为正常高的差值就是高程异常。而这个高程异常的数值是无法获得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直接的方法可以将大地高转换成正常高。所以研究GPS高程异常拟合方法的重要性在于:提高GPS高程测量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发挥GPS可以提供高精度三维坐标的优越性。本文具体介绍几种GPS高程异常拟合方法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应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通过重力测量法和几何测量法的比较,可以得出两种方法是互补的,这就提供了一个思路:利用重力场模型计算的高程异常来改善GPS高程转换的转换精度。基本思想是在利用模型进行高程转换前,首先移去用重力场模型计算得到高程异常中的中长波部分,然后对剩余的高程异常进行拟合和内插,在内插点上再利用重力场模型把移去的部分恢复,最终得到该点的高程异常。  相似文献   

8.
王晓明 《中国科技纵横》2010,(9):108-108,171
大屯矿区98年首次建立D、E两级GPS控制网,依据起算点平面坐标和三等高程点,结合本矿区地形地貌特点,用平面拟合的方法,拟合矿区似大地水准面,解算高程异常值,以满足GPS高程可作为四等水准点的要求对施工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以转换点的拟合误差最小为目标函数求解转换参数,逐步剔除精度不高和分布不合理的公共点,使得转换参数相对于所有的转换点达到局部最优.最后通过模拟实例证明,该方法获取的转换参数与求得的转换点精度优于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峰  陈忠庆 《今日科苑》2009,(22):35-35
利用OZIEXPLORER对高程异常图进行坐标校正,将高程异常等值线数字化,通过Ssoffice使数字化后的纵坐标、横坐标、高程异常值作为参数,以多项式的系数作为未知数,用最小二乘原理解算出多项式中系数值,然将所有点的坐标作为参数代入多项式求出高程异常值,由此计算解决大地高与正常高的互相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11.
赵惠德 《金秋科苑》2010,(23):103-105
本文论述了GPS短时间静态定位技术在内蒙古区域重力调查中测定重力点的坐标和高程中的应用。解决了大面积范围内重力点的七参数计算与坐标转换的问题,并评定了其精度;以及利用CQG2000进行高程拟合后所能达到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GPS高程拟合的大地高、高程异常等基本概念,将其工作原理和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和特点进行介绍。对高程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曲线拟合模型、曲面拟合模型、神经网络法在高程拟合中的运用,通过对三次样条拟合和移动曲面拟合方法的比较,得出相关结论,以指导实际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3.
高程拟合的几种常用方法,对于线型带状工程,各GPS高程点的位置往往近似处于一条直线上,当各点位于同一直线上时,不能建立平面、曲面等面状拟合模型,而当近似于直线时,其面状拟合模型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线型模型只顾及了纵向高程异常的变化而没有考虑横向的变化,对带状区域其拟合高程比面状模型稳定,适用于线型带状工程的GPS高程拟合。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小开采沉陷相似模型指定方向变形计算的误差,需要对相似模型监测点的三维坐标进行转换和配准。传统坐标配准方法需要解算三个旋转角参数,具有计算复杂等缺点。罗德里格矩阵只需解算3个独立参数,具有计算速度快等优点,可以快速解决三维坐标转换和配准计算。本文以XJTUDP三维坐标转换为例,利用罗德里格矩阵给出了平移矩阵的计算模型以及旋转矩阵的误差方程。计算结果表明,基于罗德里格矩阵的转换模型避免了三角函数和线性变化计算,提高了计算精度,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对提高相似模型变形分析精度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全站仪中间法高程测量方法的研究,利用传统三角高程原理和方法推导一种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新方法计算公式。并运用误差传播定律得出高程测量精度公式,分析并计算了各因素对高程测量精度的影响。对各公式进行误差来源分析,并通过在丹江口水库标志复建控制测量中的具体实例验证,认为在一定范围内全站仪代替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可达到三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而且方法简单易行,在观测的过程中不需要量测仪器和棱镜高,从而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测量速度较传统方法快得多。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GPSRTK高程拟合的理论方法和数学模型,常规的方法是以最小二乘估计值为初值,但不宜发现和处理粗差。为了提高高程拟合精度,采用抗差估计理论在GPSRTK高程拟合的精度分析方法,通过选择综合抗差估计阶段的权函数,不断地迭代,直至权无限趋近于零。  相似文献   

17.
为了优化常微分方程光滑性解的求取过程,提出一种拉普拉斯变换以及小波匹配的常微分方程光滑性解求取方法,采用拉普拉斯变换方法将常微分方程(组)转换成复变数的代数方程(组),通过一些代数运算和拉普拉斯变换表,获取常微分方程的初始光滑性解,将任意函数展开成小波基函数,通过快速离散小波转换技术,塑造常微分方程的近似光滑性解,在运算过程中,在小波展开层次以及自变量区间,使用多层自适应以及多区间自适应方法,对长时间问题进行分段求解,保证在每个时间段上达到所要求的数值精度,提高光滑性解求解的效率和精度。数值实验结果说明,所提方法求解常微分方程光滑解的精度以及长时间性态都优于传统的时间推进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测量实践中,拟合圆中观测坐标往往会存在粗差,导致参数精度降低这一具体问题,提出用抗差理论求解拟合圆参数。为此,本文讨论了传统的间接平差和选取迭代法如何实现拟合圆参数求解,并结合生产实践算例证明了选权迭代法能更可靠地得到拟合圆的参数。建议广大测绘工作者根据需要运用抗差理论估计拟合圆参数。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区域对流层延迟模型的精度,利用BP神经算法构建两参数区域对流层延迟新模型。基于河南省部分CORS基准站的数据,将穿刺面作为研究面,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平面拟合模型、二次曲面拟合模型分别建立两参数区域对流层延迟模型,并设计了3种不同的建模方案,以验证模型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对流层延迟精度达到mm级,明显优于其他2种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和平面拟合模型不仅适用于区域内,同样适用于区域外,证实了新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RTK技术与传统测量手段的不同之处为切入点,对高等级的基准测量成果与同名RTK点的测量成果进行比较;研究了RTK测量结果的影响因素;小面积范围内拟合RTK大地高的精度;分析了RTK高程测量与水准测量的精度差异。总结出RTK测量中的一些经验,对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