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16,(9)
人的类本质本应是自由自觉的劳动,资本主义生产使劳动异化了,人本身类的意识也由于异化而改变,以致类生活对人来说竟成了手段。马克思在追问经济异化的根源时,创造了异化劳动理论,表明人的生命活动发生了分裂。马克思将这种现象归因于私有制的存在,认为这是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经阶段,是人类通往全面自由解放的一种过渡。在社会主义生活条件下,通过分析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有利于现实人本质的更好实现。  相似文献   

2.
试论"科技异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解读与异化概念厘定,考察了"科技异化"论的种种表象,透视了其本质是一种技术决定论,是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曲解与滥用.指出,科技发展中所出现的负面效应不是科技本身的"异化",而是对科技人为的误用、滥用甚至恶用的结果.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科技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实现科技与人类的协调发展,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构建一种"科技--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通过《手稿》论述的异化理论在批判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成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始终秉承的核心理论并不断对其进行时代化的丰富与创新,进而也为重新审视异化理论提供了不同的认识角度。这些理论的革新与发展可以促进我们科学认知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同时也会为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问题给予正确指导。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生态学是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潮之一。作为马克思生态学的创始人,福斯特不仅对马克思生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自然观进行了阐释,建构起生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而且以此为基础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力图寻找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重要的是,福斯特的生态政治哲学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和分析社会问题的唯物主义立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批判社会病态现象的立足点.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着普遍的文化困境,传统文化原有本意丧失,网络文化减弱人的主体性,消费主义侵蚀人们的价值观,"官本位"的政治文化损害人民大众的权利等.为此,运用马克思异化理论审视中国文化异化的成因,寻找扬弃文化异化的具体路径,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陈美娟 《科教文汇》2008,(36):229-229
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创立了自己独特的异化劳动理论,这对理解、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至关重要.在当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异化的概念,指出异化世界的本质是使人的本质的扭曲再异化。以此观点为基础,本文结合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分析进一步揭示劳动是人的本质,人本质的多层次特性,及人的异化劳动被扬弃最终实现劳动复归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从经济哲学的视角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现象、经济结构展开批判,从而揭示了劳动在市民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前提作用、需要把人和社会联系的纽带意义、货币在商品经济社会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牵线人的功能怎样异化以及资本的本质。马克思立脚于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对资本逻辑进行了现象学考察,开启了走出资本逻辑的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9.
韩思齐 《知识窗》2010,(2X):76-77
<正>"异化"作为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理论,其深刻性和预见性对于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现象有极大的助益。在马克思这里,异化指的是"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的一种统治我们的、不受我们控制的、与我们愿望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初所创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 ,曾为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今世界已经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所面对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尤其是科学知识、经济管理、和先进技术等给生产力带来的巨大发展变化 ,不仅是马克思所无法预见的 ,也是已有的经济理论所不能准确回答的。这就要求我们结合世界和中国的实际 ,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的学习和研究。1 关于劳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讲的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 ,是创造商…  相似文献   

11.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批判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严重的物化现象,也对唤醒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先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对劳动本质的扭曲,即资本支配劳动,而不是劳动支配资本。这两种理论因历史条件和视角的不同,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把握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对我们剖析现实生活中的物化现象,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钟芙蓉 《科教文汇》2010,(5):199-200
异化与对象化概念相近但不相同,二者是劳动的不同结果。区分异化和对象化这两个概念,对于更准确和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并用于指导当今的伦理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扬弃异化,使对象化真正属于人,还必须建立在以往积累的社会财富的基础上,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占有是共产主义扬弃异化的根本途径,即私有财产的普遍化。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共产主义思想进行了经典的表述,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是劳动,共产主义就是对私有财产即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而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共产主义本身又是新的社会的中介和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早期思想中最重要的一个文本,是马克思很多思想形成的萌芽文本,也是马克思着手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很多后期重要的思想都可以从这部文本中找到痕迹。自1932年《手稿》发表后,引起了很多学者的争议,很多观点围绕文中异化思想展开,而且异化概念贯穿了这部手稿的始终。不过,对异化概念扩大化、浪漫化和庸俗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从原文出发研究马克思异化观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运用哲学和经济学表达了未来社会的思想。他不仅保留了早期著作中的人本思想,还加入了经济学实证思维,实现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有机结合,更完整地表述了未来社会思想。未来社会以实现人的真正解放为价值目标、以解决矛盾促进和谐为总体构想、以扬弃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为根本途径、以增强共产主义思想和现实行动为具体方式,等等。该思想不仅发展了人的解放思想,还促进了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的融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性、人民性、整体性和发展性。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其未来社会思想至今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仍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手稿》直接地说是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和历史的批判研究的结果。马克思吸收了黑格尔关于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合理思想,把经济学的劳动范畴与劳动主体即人结合起来,得出了“人类的特性愉愉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结论,并且,按照费尔巴哈“从感性出发确定东西”的原则,将这种“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置于感性的基础之上,劳动的主体是现实的感性人,劳动本身是客观的物质活动,而不是黑格尔所说的“自我意识设定物”。这样,在人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形成了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双向超越。相对于这种理想化的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下的雇佣劳动就是一种异化劳动,异化劳动是私有制及私有制社会“各种矛盾”的根源,是人性丧失的根源,要达到人性的复归,就要消除异化,毁弃私有财产,达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在其认识论出发点及论证等方面蕴涵了现象学视域。而就现象学视角而言,本质直观可作为解读异化劳动的可能方法。在此方法的导引下,异化劳动将呈现为一个全新视域并生发出一系列寻问,这些寻问是对异化劳动现象学方式的寻求。而且,胡塞尔和海德格尔自由自我决定的价值取向印证了马克思自由自觉的劳动本体论,并且其“生活世界”与“技术人”思想等构成了现象学对异化劳动审视的现实向度。  相似文献   

18.
《手稿》直接地说是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和历史的批判研究的结果。马克思吸收了黑格尔关于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合理思想 ,把经济学的劳动范畴与劳动主体即人结合起来 ,得出了“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结论 ,并且 ,按照费尔巴哈“从感性出发确定东西”的原则 ,将这种“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置于感性的基础之上 ,劳动的主体是现实的感性的人 ,劳动本身是客观的物质活动 ,而不是黑格尔所说的“自我意识设定物”。这样 ,在人的本质问题上 ,马克思形成了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双向超越。相对于这种理想化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下的雇佣劳动就是一种异化劳动 ,异化劳动是私有制及私有制社会“各种矛盾”的根源 ,是人性丧失的根源 ,要达到人性的复归 ,就要消除异化 ,毁弃私有财产 ,达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9.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异化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异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内涵。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探讨了科技异化的表现形式,分析了科技异化的根源,还揭示了科技异化的本质,阐明了科技异化的解决途径。深入挖掘和阐述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异化思想,对于今天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将具有特别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弗洛姆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毕生致力于对马克思哲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综合。从人的心理机制、性格结构等方面对现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展开了批判。他的性格结构批判理论丰富和深化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也进一步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