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湖泊富营养化及蓝藻水华治理方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类水体中尤其是某些水源地的藻华问题引起了世界环境界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湖泊富营养化及蓝藻水华治理方法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2.
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复杂性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复杂性问题 ,可由水体类型的复杂性 ,水体形成的复杂性 ,水生生物的多样性 ,以及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复杂性和格局、过程的复杂性 ,流域影响的复杂性 ,人类干扰的复杂性等构成 .简要介绍了中国淡水生态学研究的某些进展与动态 ,并针对淡水生态学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湖泊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上暴发的相关研究作了介绍 ;结合国际生态学研究的最新动态 ,还探讨了淡水生态学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 .淡水生态系统复杂性研究可能取得的进展有如下几个方面 :RCC (rivercontinuumconcept河流连续统 )理论 ,以IBI (indexforbi oticintegrity生物完整性指数 )和IWI (indexofwatershedindicators)等为代表的生态系统健康研究 ,scaling(尺度推绎 )与fractal(分形 ) ,生态系统管理与信息系统 ,空间数据分析与异质性 ,数学模型与混沌等  相似文献   

3.
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灾害已成为威胁我国湖泊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在目前湖泊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问题短期内尚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的情况下,构建蓝藻水华预测预警体系是避免水危机事件发生,保障富营养化湖泊饮用水及生态安全的优选方案。该项目由中科院南京地理与  相似文献   

4.
水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生态环境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水体污染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针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水污染科技瓶颈问题,突破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等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有效提高我国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流域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中心负责人张毅敏研究员带领水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团队,长期深入开展湖库富营养化发生机理、面源水污染发生机制及面源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等研究,开展流域水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湖泊蓝藻水华生态灾变、湖(河)岸带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等的监测评估研究。团队通过研发流域面源水污染控制、水体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5.
正引言由水形成的环境美是天然的美。然而近二十年来,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河湖及相关水体的环境状况越来越差。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湖泊水库都出现了蓝藻爆发。蓝藻覆盖水系,引发遮光问题:水面覆盖蓝藻后,水草等其他水生植物由于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引发缺氧问题:由于蓝藻夜间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溶于水中的氧气,鱼类等生物因为缺氧而死亡。水体恶臭及富营养化引起的蓝藻水化泛滥,给城市水体景观和居民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治理城市湖泊水系的蓝藻,解决富营养化问题(特别是降低磷的浓度)已成为当前环境治理的首要问题。国内  相似文献   

6.
污水吸附法除磷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存在于水中的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控制出水中磷的浓度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吸附法除磷的研究现状。开发更加经济、高效的吸附剂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与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景观水体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精神享受的不断追求,景观水体的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对景观水体污染现状和水体富营养化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进行了阐述.通过对传统的物理、化学、生物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进行分析,根据各种传统治理方法之间的优势互补,提出水体富营养化的综合治理方法:利用多种方式建立水体自净系统,且对于不同的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氮循环是地球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每年通过人类活动新增的“活性”氮导致全球氮循环严重失衡,并引起陆地和水体生态系统的富营养化、酸化和温室气体排放等一系列生态和环境问题。20世纪70年代国际科学联合会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将全球氮超载作为一个潜在的环境问题和化学“定时炸弹”提出后,人类开始对地球各类生态系统中的氮循环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2007年震惊中外的太湖蓝藻危机事件暴发,太湖富营养化及其蓝藻水华治理成为国家和全民关注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对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置、蓝藻水华暴发的科学解释和未来十年太湖水环境的治理及生态恢复等,向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科院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简称"太湖站")自建站以来对太湖进行了全面、长期的监测,开展了浅水湖泊系统研究、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研发和示范。特别是近十年来,在环保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等重大项目支持下,在太湖站野外科学平台的支撑下,联合院内外科研人员进行了多学科交叉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在学科建设方面逐步创建了湖泊现代过程物理、化学、生物多学科协同的野外原位研究方法,发展了湖泊科学环境要素过程与格局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研究新局面,揭示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湖泊关键生态过程的驱动作用,阐明了湖泊生态系统响应环境变化的特征、区域差异和反馈机制,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的环境作用机理;在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提出了富营养化湖泊治理及生态恢复的方法与策略,应用于太湖治理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科研成果填补了大型浅水湖泊湖沼学研究的空白,不仅使我国的湖泊科学研究在国际湖泊科学研究前沿领域崭露头角,也使得太湖站成为了无可替代的野外科研支撑平台和国际知名的湖泊科学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10.
邱雷 《金秋科苑》2009,(10):267-267
蓝藻水华会造成鱼虾死亡,导致水体污染,水道堵塞,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蓝藻毒素也会严重地危害人类的健康。我国众多湖泊水体蓝藻水华发生频率高,藻类生物量巨大,水华种类的产毒力强,因此,迫切需要具有长效、经济和安全的预防和控制蓝藻水华策略和技术措施。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蓝藻水华的发生机理,并结合国内外爆发蓝藻水华事件及后果,分析水华爆发的三大危害,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蓝藻水华危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藻水华会造成鱼虾死亡,导致水体污染,水道堵塞,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蓝藻毒素也会严重地危害人类的健康。我国众多湖泊水体蓝藻水华发生频率高,藻类生物量巨大,水华种类的产毒力强,因此,迫切需要具有长效、经济和安全的预防和控制蓝藻水华策略和技术措施。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蓝藻水华的发生机理,并结合国内外爆发蓝藻水华事件及后果,分析水华爆发的三大危害,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从宜昌市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机理、形成过程的角度出发,根据高中化学知识对宜昌市地表水体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水质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中等城市地表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防治修复对策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邵煜 《科技风》2015,(6):113
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并且通过研究和时间,我们也发现,污水中氮以及磷元素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的很多湖泊中都出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现象,赤潮出现也是由于富营养化导致的,所以,在进行污水处理的时候,必须重视脱氮除磷工艺的应用,将其作用发挥出来,遏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水体富营养化是当前人们必须要面对的水环境问题之一,而要对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进行有效的控制,就一定要对水体当中的氮磷含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实际的操作中,软性的填料淹没式的生物膜化序批式的处理工艺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很好的去除水中98%以上的COD,同时还能除去75%的氮元素和90%的磷元素。所以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使用在中小规模的城镇当中。本文主要分析了适合中小城镇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工艺,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沉水植物在静止水体中对悬浮固体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中悬浮固体会影响沉水植物正常的生长,沉水植物反过来也会影响水中悬浮固体的浓度和沉降。实验研究了两种典型的沉水植物——轮叶黑藻和亚洲苦草在静止水体中对悬浮固体的作用,并与空白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轮叶黑藻在一定条件下可明显降低水中悬浮固体的浓度,亚洲苦草则效果较差,另外沉水植物的种植都可以有效降低底部沉积物的量。  相似文献   

16.
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机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先对目前的水体富营养化中使用水生植物进行修复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然后以水葫芦为例,介绍了在富营养化水体治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电力系统运行当中,继电保护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当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干扰时,便会导致电网无法安全运行,从而给用户带来严重影响。为此,要加强对继电系统的安全管理,及时处理干扰继电保护正常运行的一切因素,以及提高继电保护的安全指数,均可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本文通过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和要求进行进行分析说明,总结了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造成干扰的因素,并对此提出了一些的建议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叙述了深圳市洪湖公园利用荷花等多种水生植物修复水体生态环境,并取得良好效果.洪湖公园以荷花为主题,通过种植20多种水生植物、建造10km2的人工湿地,对长期富营养化的莲香湖、静逸湖和洪湖三级湖面的水体进行了生态修复.经近五年的修复治理和运行,使公园水体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GB3838-88V类标准,并获得ISO14001国际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湖面荷花自然景观层次丰富,湖中鱼类、蛙类、虾类及底栖生物逐年增多;并成为鹭、鹤、水鸡、野鸭等多种鸟类的常年栖息地,其生物多样性明显改善.现正逐步地形成一条"鸟类→鱼类(包括蛙、虾、底栖生物等)→水生植物"生物链,常年周而复始地循环,使得公园的水体生态系统一直保持着平衡.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叙述了深圳市洪湖公园利用荷花等多种水生植物修复水体生态环境,并取得良好效果。洪湖公园以荷花为主题,通过种植20多种水生植物、建造10km。的人工湿地,对长期富营养化的莲香湖、静逸湖和洪湖三级湖面的水体进行了生态修复。经近五年的修复治理和运行,使公园水体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GB3838-88V类标准,并获得ISO14001国际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湖面荷花自然景观层次丰富,湖中鱼类、蛙类、虾类及底栖生物逐年增多;并成为鹭、鹤、水鸡、野鸭等多种鸟类的常年栖息地,其生物多样性明显改善。现正逐步地形成一条“鸟类→鱼类(包括蛙、虾、底栖生物等)→水生植物”生物链,常年周而复始地循环,使得公园的水体生态系统一直保持着平衡。  相似文献   

20.
正水体富营养化源于生物所需的氮、磷等大量进入湖泊、河湾等缓流水体。在自然条件下,湖泊自身会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不过这种自然过程非常缓慢,而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水体富营养化会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水质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