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农田水利工程是抵御自然风险、抗洪抗旱、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的最基础设施和硬件条件,尤其是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在农作物种植、林苗抚育等农林生产方面,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离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正常年份可以依靠自然降水,来满足农作物、林木的需水问题;但若遇到少雨干旱、洪涝频发等异常气候条件时,不仅无法满足农作物及林木的正常生长需要,更会使万亩良田饱受缺水干旱、水涝成灾的危害,造成大面积农田、林地被淹被毁、缺水枯死等现象的发生,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林业生产及其它相关产业的安全和发展,造成减产、减质、减收、减效,导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严重受损。  相似文献   

2.
泾河流域农业旱灾风险综合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鑫  甄霖  邸苏闯 《资源科学》2012,34(11):2197-2205
泾河流域是农业旱灾的多发地区,但是对该地农业旱灾的发生规律、旱灾影响及旱灾恢复和准备措施方面开展的研究还较少。本文根据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框架,建立了1km栅格精度的泾河流域农业旱灾风险空间评估模型,并对农业旱灾致灾因子危险性及农业承险体脆弱性进行评估,最后综合评估该地区农业旱灾风险。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区农业旱灾危险性、承险体脆弱性及风险的空间特征。本研究采用Z指数方法评估泾河流域农业旱灾致灾因子的强度,选取农作物生长季缺水率、土壤有效含水量、有效灌溉面积比及坡度4个指标评估研究区1km空间尺度的农业旱灾脆弱性。农业旱灾风险综合评估的结果表明,泾河流域农业旱灾风险的高风险区位于该地区北部,低风险区位于该地区南部,且不同等级风险区呈现自东向西、自南向北逐渐降低的总体趋势,但不同等级风险区呈现间隔分布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是中国北方地区干旱灾害严重而频发的代表性省份,历史上有“十年九旱”之说。河北平原面积7.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干旱对粮食产量影响尤为严重,旱灾造成的粮食减产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减产总量的60%以上。河北省山区面积11.5万平方公里,历史上就是缺水地区,平均每年有100万人、30万头牲畜因旱灾饮水困难。河北省大部分城市供水依靠开采地下水,由于缺少应急备用水源,存在水源遭受突发性污染的隐患。该省是我国地下水开采强度最高、引发环境地质问题最突出的省份,地下水是河北省的主要供水水源,更是应急抗旱的主要水源。  相似文献   

4.
近30年来,随着气候干暖化现象日趋严峻,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愈加受到关注。本文以部门均衡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用于分析并预测区域干旱对全国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影响的模型。基于该模型,并辅以中国统计年鉴与中国农业年鉴统计数据,本文分析、预测了在华北地区发生不同程度旱灾情景下的我国8种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干旱会对全国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普遍较低。即便是在严重干旱情景下,全国各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增幅也不会超过3.59%,不会影响我国农产品市场的正常运行。本文探索的方法及其结论为评估干旱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制订防灾减灾规划、确保区域乃至全国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提供了一定的决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干旱漫谈     
2014年人夏后,我国多地高温少雨天气持续,导致部分省份旱象严重.辽宁、山东、新疆、吉林、河南、湖北、陕西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灾,部分市县还达到了1951年以来的最严重旱情,出现了农田绝收的情况.其中河南遭遇63年来最严重干旱,74万人吃水困难,经济损失预计40亿元;陕西干旱致38县294万人受灾,局地达到特旱等级,干旱造成农业损失近10亿元.干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6.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云南省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冷灾、风雹)进行量化分析,得到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权重:旱灾〉水灾〉冻害〉风雹灾。  相似文献   

7.
优良农作物种子是农民获取农业丰富的根本保障。同时优质农作物种子更是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东北对于忙碌一年的农民是否能够获取农业大丰收,主要取决于农民在购买种子的时候,一定要选用优良质量的农作物种子。对于种子质量的鉴别一定要采用科学合理的鉴别方法。这样才会避免选购的种子出现假劣种子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基于可变模糊算法的大连市农业干旱风险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农业干旱风险评价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它不仅是农业干旱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农业干旱风险区划和灾前损失预评估的理论基础。干旱风险受随机性和模糊性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风险评价方法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首先基于农业干旱风险理论,从农业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两方面分析大连市农业干旱风险,计算大连市2000年-2007年8年的农业干旱风险指数,显示2002年农业干旱风险指数高达4.7366,发生农业旱灾概率最大;然后根据干旱风险指数的结果,构建农业干旱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基于离差最大化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可变模糊法对2002年农业干旱风险进行综合评价,显示大连市2002年农业干旱风险等级为高风险,易发生重度干旱。研究结论表明:本文农业干旱风险的评价方法较可行,计算结果较准确,为区域农业干旱评价提供了一种考虑多因素的综合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农业大国,对于一些农业大区,农作物灾害种类较多,每年就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就会达到几千万。所以,每年仅在防治药械方面的投入就会达到上千万,在病虫害爆发的年份的投入更多,这些因素已成为抑制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向农田倾斜大量的化学药剂,会引起环境污染,而且农药的使用不适当会造成各种不良隐患,这样会影响到我们以及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无法预见的破坏。对于农业病虫害的治理,应该在合理用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业措施、天敌资源、病虫害特性规律、采用植物性生物性农药以及农作物的自身抗耐力等,这些措施既顺应自然规律,又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能达到对农作物病虫害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农业无不是各个时代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同时我们又应该认识到我国处于亚热带地区,农作物的生长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干旱和洪涝灾害经常在我国出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重视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许汉奎 《百科知识》2013,(18):22-23
旱灾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旱灾对经济和社会所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其他各种自然灾害之总和。中国更是一个多旱灾国家,从远来说,秦汉至明清的2000多年间,大、小旱灾多达1022次;从近来说,2011年上半年一场大干旱席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北半球国家。通  相似文献   

12.
统计分析了2004年度西藏气候特征和农作物的农业气象条件和全区因干旱、洪灾、冰雹、雪灾等所造成的灾害损失情况。  相似文献   

13.
寿蓓蓓 《华夏星火》2000,(11):39-39
在一次有关旱灾成因的研讨会上,众专家称,“中国缺的并不是水”,缺的是科学,缺的是管理,缺的是体制。多少水白白流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家诚说:“中国旱灾的主要成因,并不是宣传的北方缺水。”我国的旱灾主要发生在北方。华北大部分地区年降水400毫米以上,比以色列条件优越得多。以色列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然而,农业每年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农业大国,一直以来农业都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粮食作物,是人们得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保障。开展农业生产活动主要就是为了确保农作物产量,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农业活动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很多因素的音响,尤其是来自气象灾害的破坏面积与程度更严重,会造成农作物产量的波动,需要在生产中有针对性的做好相应的防御与治理措施。本文主要从农业气象灾害的相关概念出发,分析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探究如何有效减轻其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泰来县多年来干旱缺水制约农业生产状况及节水灌溉是缓解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会给全球气候带来影响。通过分析厄尔尼诺年介休降水及副热带高压的变化规律,着重分析了1997年的厄尔尼诺造成的干旱及对当地农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那曲地区西部平均海拔高度约5000m,包括班戈、申扎等县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自然降水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少,年降水量在298.5~320.6mm,其中雨季降水占年降水总量的90%以上,这与当地的牧业生产基本匹配。因此,雨季出现干旱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巨大,由于夏季气温较高,水分蒸发量多,从而加大了土壤水分的丢失程度,故在牧草抽穗、开花期、如:遇干旱会影响牧草产量和家畜抓膘,从而影响畜产品产量和质量,严重时家畜因缺水会出现的干渴感觉,食欲减退,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危及家畜的生存,因此,本文分析了那曲地区2010年夏季干旱的成因。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盐渍土是荒漠地区的重要问题,它对绿洲农业、畜牧业、交通建设等方面部造成极大的危害。荒漠地区不仅有原生盐渍土,而且有随着荒漠的垦植、不当的灌溉造成的大片的次生盐渍土。仅甘肃省而言,就有二百多万亩盐渍土,其中百分之八十分布在河西走廊地区,严重地危害着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荒漠地区干旱缺水,自然条件恶  相似文献   

19.
土壤墒情监测预报在抗旱减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开展农田土壤墒情预报的缘由和目的意义 简单地说,就是为了解决灌溉时机难,实现适时适量灌溉,充分发挥水资源和灌溉工程效益,从而达到节水增产、增效益的目的。土壤水分状况,俗称墒情,它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适宜的土壤水分是获得高产、高效的最重要条件之一。近几年,全球性的水资源危机日益突出,缺水已成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工农业发展的一大障碍。我国农业是用水大户,用水量  相似文献   

20.
论旱地农业的建设途径与技术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旱地农业建设是我国农 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干旱缺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而旱地农业建设是解决我国农业水问题和面向21世纪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这主要反映在四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