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技风》2015,(23)
横山县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的西北部。具典型黄土梁峁地貌,地质环境条件差,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发育。本文从研究区地质灾害坡型统计、地形地貌、岩性、外界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初步了解横山县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其成因,为地质灾害监测、防护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武鸣县是广西地质灾害的易发地区,存在以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不稳定斜坡为主的多种地质灾害类,具有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繁、危害性大等特点。在考虑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基础上,结合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进行划分,将武鸣县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非易发区。对各个易发区的特点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为武鸣县减灾防灾及城乡规划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地质灾害成为了阻碍我国公路交通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广东省兴宁市某公路工程为例开展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区及周围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不发育,评估项目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为崩塌(或滑坡)和地面沉降。尽管本研究提出来多种防治措施,但不同地质灾害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4.
地质灾害是一种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区作用有关的灾害。我国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活动频繁,危害严重,特别是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效显著,群死群伤的现象基本得到遏制,但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些隐蔽性较强的地质灾害依然存在预报困难的问题,防治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6,(22)
在社会的发展与气候因素的影响下,各个地区的地质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活动、区域强地震、局部降雨都会引起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地面崩塌等地质灾害。本文主要针对地质灾害防治理念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澄城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澄城县地质灾害野外调查,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发育和分布特征,研究了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条件与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澄城县地质灾害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研究成果为澄城县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陕县为河南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发育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其中崩塌和滑坡共占总数的88.2%。境内地质灾害受大气降雨控制明显,雨讯期的6~9月份产生的地质灾害占总数的79.6%。针对重大工程建设与地质灾害发育特征,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强化管理,统筹安排,按近/远期规划,对重大地质灾害点进行有效监测或治理,并逐步完善区内监测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8.
矿山开采可以为国民经济生产提供原材料,促进经济增长,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合理的矿山开采也可以引发多种矿山地质灾害。本文首先描述了矿山地质灾害及其危害,其次主要介绍了矿山崩塌、滑坡与泥石流、地面塌陷及瓦斯爆炸等几种常见且危害性较大的几种灾害类型,最后结合不同矿山地质灾害的特点给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9.
该滑坡与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位于通化县二密镇,距马当村直线距离3.9 km。地质灾害隐患点在雨水的冲刷下,斜坡上碎石等残坡积物沿着斜坡常常发崩滑地质灾害,落石常常崩落到居民的房屋及道路上,造成道路中断、伤及过往车辆和行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八大家后山的不稳定坡体(滑坡与崩塌隐患点)存在着极大的潜在危害,威胁边坡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
《华夏星火》2008,(Z1):92-92
我国已经推行了建设用地地质灾害评估制度,要求在建设前,必须对已有的地质灾害体和建设中可能造成的灾害进行预先评估,并提出防治措施。但是,在广大农村这一制度尚未全面推行。在农村建房选址中,应该特别注意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当存在这些灾害隐患时,一般应采取避让的方式另选新址,否则,应采取必要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容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县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泥石流等。容县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发生是多种致灾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地层岩性是其形成的内在要素,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与类型;地形地貌与植被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外在条件,它制约着崩、滑、塌等致灾地质作用的形成;大气降雨是地质灾害形成与发生的激发因素,决定着地质灾害发生的速度和时间;人类工程活动是影响地质灾害形成与发生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应采用避让、预防、监测及治理措施,做到避让与治理结合,以群测群防为基本手段,点状灾害以工程治理与生物防治为主;面状灾害以生物防治为主;采用点、面结合综合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野外调查,对吉水某建筑场地的自然斜坡稳定性、泥石流易发性、地面塌陷易发性、人工切坡稳定性分别进行评估,给出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总体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13.
李茜  朱剑 《大众科技》2015,(1):48-50,53
广西地处我国南疆,属山地丘陵盆地地貌。石灰岩地层分布广,为典型的岩溶地貌地区,因此频发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等环境地质灾害。广西也是一个地下水和有色金属、稀土矿种富集省份,岩溶洪涝灾害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问题多发。广西地质环境信息化发展规划是在充分研究广西地质环境管理业务现状的基础上,对地质环境信息化手段统筹地质环境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进行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粤西某石灰岩矿山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综合表明: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类型为中等~复杂,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类型为简单-中等,环境地质条件复杂类型为中等~复杂,剥采比较大。随着矿山的开采,可能引发的环境影响包括崩塌、岩溶地面塌陷、水土流失、滑坡及泥石流几类地质灾害和粉尘、噪音及水污染。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0,(24)
通过对通海县某物流园野外实地调查,室内资料分析,查明研究区的地质环境条件,主要包括研究区大地构造、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土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水文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等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已建项目进行地质灾害(包括不稳定斜坡滑坡、崩塌)危险性现状评估、危险性预测评估以及综合分区评估,将该建设场地及其可能影响范围划分为9个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对拟建场地进行适宜性评价,认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适宜性差,须采取有效的防治工程措施,方适宜建设,最后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为建设场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矿山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地面变形、地裂缝、水土侵蚀、土地沙化、土地盐碱化、草地退化。根据矿山开采的实际情况总结出矿山地质灾害成因机制主要有客观因素和认为因素,尤其是在人为的影响因素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为今后矿山开采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已查明的崩塌、滑坡及不稳定斜坡七千余处,国家对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了大规模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为了有效地存储、管理好地质灾害防治中所获得的大量的宝贵资料,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应急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由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下简称“指挥部”)组织,系统地开展了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及强度的增大,地质灾害问题日益突出,七台河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工程活动特别是煤炭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日益增多,危害愈加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制约经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阐明了七台河市主要地质灾害(包括地面塌陷、泥石流、崩塌等)发育特征和形成条件,针对当地地质灾害现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察哈尔右翼后旗境内存在的突发性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泥石流和滑坡3种,其规律受人类活动及地质环境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全旗地质灾害的地域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内发育的泥石流有其特定的地域环境,其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地形上表现为沟床比降大,相对高差小,两侧山坡坡度大,流程短,流域面积小;地质构造上表现为泥石流沿深大断裂成带状分布。泥石流发育的三区特征有:浙江泥石流形成区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发育,易于形成滑坡、崩塌转化型泥石流;流通区窄、陡且短小;泥石流往往在流通区下部沿沟堆积,使得堆积区和流通区界线不明显等特征,泥石流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人为工程活动强烈,人为因素引发的泥石流多;植被对泥石流的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