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为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术交流,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拓展学术合作,营造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学校开展"西安科技大学青年学者学术沙龙"活动。11月2日下午,首次西安科技大学青年学者学术沙龙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申报交流,旨在进一步做好学校国家基金申报工作,提高青年学者基金撰写水平,推动基金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科技.人才.市场》2007,28(6):F0004-F0004
“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教育部2003年11月批准并依托于西安科技大学的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以西安科技大学采矿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岩土工程、地质工程4个博士点学科为支撑,以西安科技大学已建成的“陕西省岩层控制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炭工业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矿山救援技术西安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3.
<正>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管理与系统工程》科技创新团队,正式创立于2008年安全管理研究所成立之始,是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10月公布的校级"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的经管科创新团队从事的安全管理方向设立、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自1992年  相似文献   

4.
在新世纪的阳光里 ,西安科技学院翻开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页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 ,西安科技学院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一百余年历程 ,四十五年风雨 ,几代人薪火相传 ,不懈努力 ,实现了学校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风雨兼程 励精图治创基业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 ,平津相继失陷 ,一些著名高等学府遭到空前浩劫。为了使中华文明的火炬延续不熄 ,各校师生纷纷内迁。 1938年 7月 ,北洋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内迁组成国立西北工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前身———西北工学院矿冶系与此同时诞生。该系…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西安科技大学申请建设的"陕西省煤火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经陕西省科技厅批准建设,建设期两年。陕西省煤火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依托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长期从事矿山重大灾害防治应用基础研究,近年来承担并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二十余项,科研成果积累雄厚,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建立了较完整的煤火灾害防治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西安科技大学申请建设的"陕西省煤火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经陕西省科技厅批准建设,建设期两年。陕西省煤火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依托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长期从事矿山重大灾害防治应用基础研究,近年来承担并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二十余项,科研成果积累雄厚,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建立了较完整的煤火灾害防治  相似文献   

7.
<正>西安科技大学"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科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共有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高工1人,6人具有博士学位,由机械工程学院和理学院的部分教师和研究生组成。团队依托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博士点一级学科,围绕核电重要结构完整性及安全评价、矿山机电设备运行安全分析等开展教学与科研活动。团队新建的"在役重要工程结构安全性评价与寿命预测  相似文献   

8.
<正>西安科技大学复杂难采煤层安全高效开采理论与技术创新团队2013年入选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团队学术带头人来兴平教授,团队拥有伍永平、黄庆享、柴敬、贠东风、YiLuo、张杰、解盘石、邵小平、赵兵朝等成员17人,其中核心成员9人。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复杂难采煤层地下开采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扰动区动力灾害预报与调控研究;复杂难采煤层物理相似材料制备与实验方法及技术研究等。团队形成了以项目任务内  相似文献   

9.
《科学中国人》2006,(1):10-12
姚建明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煤田地质专业,西安科技大学煤田地质专业硕士研究生。专长于煤田地质勘探、石油地质、水文地质、地质工程监理、国土资源规划与评审、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评估。现任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八五队勘查研究院院长、总工程师。参加提交的陕北侏罗纪煤田神木北  相似文献   

10.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陕西省功能性服装面料重点实验室”成立于 1999年 8月 ,依托于西安工程科技学院 (原西北纺织工学院 )。两年多来 ,在陕西省教育厅的直接领导和各界的关怀支持下 ,在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党政领导和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及实验室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尤其是在 2 0 0  相似文献   

11.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4):F0002-F0002
<正>来兴平(1971.2.4-),男,宁夏平罗人,博士(后),教授,博导。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日本九州大学访问学者,煤炭工业采矿安全领域技术专家,教育部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西安科技大学安全技术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与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围岩灾变预测与控制"方向带头人;获陕西省青年科技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共青团陕西省省委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和三秦人才津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西安科技大学申请建设的"陕西省煤火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经陕西省科技厅批准建设,建设期两年。陕西省煤火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依托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长期从事矿山重大灾害防治应用基础研究,近年来承担并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二十余项,科研成果积累雄厚,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建立了较完整的煤火灾害防治理论基础。实验室面向煤炭资源及其开采利用过程的火灾防治重大需求,以解决煤火及其诱发灾害形  相似文献   

13.
参与科技计划项目并建立科技合作关系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不同的项目承担机构通过参与科技计划项目执行过程,建立起新的科学合作关系网络。为深入分析项目合作关系的网络特点、区域分布、合作频率等,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的立项数据及其资助产出的SCI论文数据为对象,对比分析发现,通过共同参与科技计划项目可以显著增强科技合作的频率、范围等;部分城市通过科技项目合作关系,有效拓展其全球科技合作范围。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11月2日下午,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卢建军一行到西安科技大学调研科技创新工作。卢建军一行参观了西安科技大学硅镁产业节能与多联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岩层控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煤矿灾害防治及应急救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煤火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和工程训练中心,并在临潼校区第一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西安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刘德安,校长杨更社,党委副书记樊建武,  相似文献   

15.
<正>西安科技大学"围岩灾害监测与控制"科技创新团队创建于2003年7月,2012年10月为西安科技大学公布的"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中第二层次工科创新团队。成员共有8人,其中教授2名、高共1名、副教授2名,6人拥有博士学位,由能源  相似文献   

16.
正"励志图存,自强不息",走进西安科技大学的校门,鲜红的八个大字点亮了学校精神。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不辱使命,一直稳居国家A类学科之一,除了自身积累深厚,一代代优秀的人才力量,也是学科熠熠生辉的重要原因。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玉涛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张玉涛现任煤火灾害防控研究所副所长。高考前一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在全球引起轰动,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近日,经科技部批准,我省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轨道交通车辆设计与安全评估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沼气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成为国家级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依托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现代轨道交通车辆设计与安全评估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围绕机车车辆设  相似文献   

18.
邓军博士,教授,出生于1970年6月8日,籍贯四川大竹。1993毕业于湘潭矿业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1996年在西安矿业学院获安全工程及技术硕士学位,2004年获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学位。1996年至今在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安全工程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任西安科技大学安全工程系主任,兼任中国煤炭劳保学会火灾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2000年被评为“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3年获第四届“陕西省青年科技奖”,同年被授予“陕西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4年获“第十届孙越崎青年科技…  相似文献   

19.
重点大学是国家优先发展的大学,在产学研合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科技创新体系,进行产学研合作为背景,从产学研合作理论出发,对重点大学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和现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情报科研学报》2014,(6):F0002-F0002
赖雄麟(1957-),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首任学科带头人、西安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西安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陕西省“三秦人才”津贴获得者。主要兼职有: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理事、中国高教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学术部副部长、安庆师范学院等学校兼职教授、商洛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培计划主讲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