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2 毫秒
1.
利用Aureka分析软件的专利引证树和专利地图对国外薄膜太阳能领域的专利进行分析,并对日本半导体能源实验室的高被引证专利进行专利引证树分析,得到了被引专利的技术总体分布、技术发展历程、目标公司及竞争对手布局分析。该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薄膜太阳能领域相关企业制定研发策略、寻求技术发展方向和规避专利侵权风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高被引分析方法经常被运用于竞争对手识别中,但高被引分析方法阈值难以确定。本文尝试通过关键技术路径方法和专利引证地图法识别全息摄影技术领域中的竞争对手及竞争对手格局,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上分析高被引分析方法、关键技术路径方法和专利引证地图法识别竞争对手的不同和各自的局限,并探讨将这三种方法相结合进行竞争对手识别和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商琦  陈洪梅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0):166-172
以IncoPat为数据源构建检索策略,采用专利被引频次指标对全球边缘计算领域核心专利进行挖掘,并对该核心专利进行向后引证和向前引证分析,包括被引证年份分布、专利权人分布、技术分布和自引证技术演化路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国是全球边缘计算技术最主要的应用国和来源国;核心专利US20110075675A1以年均60.6次被引频次排名第一,其向前引证主体包括IBM、Cisco、华为、NEC和三星电子等,且存在创新竞争关系;边缘计算技术演化路线由早期的边缘呼叫和会话管理,逐渐演化到分组路由和无线承载标识,并最终过渡到智能路由和无线设备监控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专利被引频次高低一直被作为测量专利引证指标的重要依据,但通过研究发现,不同技术领域存在不同类型的专利引证关系.以我国医用内窥镜、治疗型超声发明专利为例,通过可视化分析绘制各自的专利引证地图,结果呈现出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专利引证类型:引文树型和引文网络型.这对于专利的客观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同的引证类型所侧重的专利评价方法也应不同.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Patentics数据库,通过检索,统计和分析了特斯拉汽车公司的发明专利申请情况,统计了特斯拉的主要专利技术领域以及全球布局情况,并重点分析了特斯拉公司的发明专利的引用和被引用情况,基于其引证和被引证关系挖掘出电动汽车领域竞争对手,并进一步通过竞争对手专利相互引证图确定电动汽车行业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可穿戴设备领域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专利情报分析视角,采用专利计量、社会网络分析、专利地图等信息可视化技术方法,从专利申请数量、专利被引频次、专利技术范围、专利布局等方面挖掘可穿戴设备领域上市公司技术竞争力态势、技术集群分布,评估上市公司竞争优势以及领域内各上市公司技术发展联系。研究结果表明:IBM、微软和谷歌实力雄厚,拥有较多高质量专利;从专利数量来看,三星、苹果在可穿戴设备领域拥有专利最多,但缺乏高价值专利且专利技术范围较窄。研究发现企业技术竞争力提升需要依靠高质量、高价值和高影响力专利。  相似文献   

7.
高小强  田丽 《现代情报》2016,36(3):121-128
为了把握我国钢铁企业技术竞争力现状, 从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中检索73家国内重点钢铁企业的专利, 选取其中专利申请数在300件以上的16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 从历年专利申请数、专利被引情况、高被引专利、IPC分类号4个方面对16家钢铁企业的技术竞争力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宝钢、鞍钢和武钢具有雄厚的专利技术竞争力。用德温特手工代码共现分析法识别出钢铁领域2008-2013年专利技术的研究热点为合金钢和低碳技术等, 研究结果可为企业明确自身所处的专利技术竞争地位以及确定未来技术研发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科学与管理》2017,(2):28-32
测度重大发明创造的专利合作特征,对推动重大突破性创新具有重要的决策指导意义。以高被引专利代表重大发明创造技术;以中被引专利代表中型发明创造技术;以零被引专利代表微型发明创造技术,运用发明者共现分析方法,对三个频段专利合作率与合作强度测度结果显示,重大发明创造具有更高的专利合作率与合作强度特征。定量分析的结果,对专利技术研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方法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冯仁涛  余翔 《情报杂志》2021,(4):109-118,91
[目的/意义]通过计量分析模型探讨专利技术范围是否适合作为专利价值的指标,对专利范围与价值的关系作出新的解释,有助于专利范围指标的合理使用。[方法/过程]通过1985-2014年中国生物技术领域专利数据,构建基于专利IPC分类号的专利范围指标以及技术、法律、经济三个维度的专利价值指标,运用Probit和Poisson回归模型研究专利价值与专利技术范围的关系。[结果/结论]专利技术范围与不同维度专利价值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差异,技术范围与专利技术价值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专利的法律价值显著负相关,但是对专利的经济价值没有影响。因此,在生物技术领域,专利技术范围不是合适的专利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意义]为了提升川渝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水平,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川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方法 /过程]运用Python、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工具、专利计量方法等对川渝双一流建设高校近十年专利技术转移数据进行分析,从校企专利技术转移度数演化、IPC技术领域、专利转化的企业所在地等维度进行分析。[结果 /结论 ]川渝双一流建设高校中,重庆大学专利技术转移到不同企业的数量上占据优势;成果转化激励政策一定程度促进了高校专利技术转移;专利技术转移高校IPC技术领域与高校一流学科关系密切。川渝双一流建设高校专利成果主要服务西部川渝经济区域;其次服务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域。经济区域分布首先是受到地域的影响;其次,高校与企业、地方政府等签订了产学研协议或建立了不同模式的成果转化平台影响了专利技术转移的区域分布;最后,校企合作研发也会影响专利技术转移的区域分布。本文从高校和企业视角提出专利技术转移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创业生态系统研究述评及动态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活动深受创业环境及其相关主体的互动作用的影响,基于创业者所形成的创业生态系统日益受到学术界和政策咨询界的关注。通过系统的文献梳理,进而阐述了创业生态系统的内涵与构成要素,回顾了创业生态系统结构模型与健康状况评价模型,综合比较分析后构建创业生态系统动态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创业生态系统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高技术研究机构研发模式分类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光华 《科研管理》2018,39(10):120-127
高技术研究机构是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高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分类管理、分类改革有利于高技术研究机构更好履行自身使命。高技术研究机构与外部主体的互动形式,面向政府或者市场的需求来源,以及涉及的研究领域直接影响其研发模式。基于这三个维度,提炼出“一体式”、“合同式”、“平台式”三种不同类型的研发模式,并构建形成高技术研究机构研发模式分类体系。针对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深圳先进院、苏州纳米所进行案例分析,验证分类体系的适用性和合理性,并丰富分类体系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从形成政府与市场的合力,增强科研人员流动,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搭建区域创新平台等方面为完善我国高技术研究机构研发模式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众包定义、模式研究发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包商业模式扩大了企业的创新源、激发了大众创造热情,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众包概念和模式的研究是众包其它方面研究的出发点和基石。对众包概念和模式研究的梳理不仅有利于把握众包商业实践发展态势,还能为众包其它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众包概念和众包模式主要涉及信息技术、商业、知识领域。众包模式研究建立在众包概念研究的基础上,遵循源于实践和研究需要的原则。众包信息模式、众包商业模式、众包知识模式研究交叉渗透发展。未来众包模式研究有着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宋晏  张子萍  张小静 《情报科学》2004,22(10):1200-1202,1205
文章借鉴了RDF的简单、灵活和可扩展的优点,提出一种简单、通用和可扩展的元数据模式表示方法。通过这种表示.使元数据的使用与元数据的定义分离,即实现了元数据的动态定义。文章在阐述时以远程教育应用为背景。  相似文献   

15.
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动态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钰芬 《科研管理》2009,30(5):1-11
Chesbrough教授提出的开放式创新为创新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但企业如何有效地实施和管理开放式创新仍然缺乏研究。文章以U-A模型为基础,分析不同产业的企业在技术创新不同阶段关键的外部创新要素,并实证验证各外部创新要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构建符合我国企业创新实际的开放式创新动态模式。研究发现:在产品创新阶段,科技驱动型产业的企业有选择地向少数外部创新要素深度开放能促进创新,经验驱动型产业的企业与多个外部组织的有效联接能促进创新;工艺创新更多地依赖于企业内部员工的技术能力、经验积累和工作责任心;平台创新阶段,企业内部技术能力积累以及将技术与市场整合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的能力是创新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谢佩洪  成立 《科研管理》2016,37(10):60-68
本文从商业模式的演化逻辑、构成要素和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入手,阐明了商业模式是企业如何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和获取价值的基本原理。结合已有文献和案例研究发现,商业模式主要由为谁提供、提供什么、如何提供和如何盈利四要素构成,新技术、竞争压力、消费者需求和企业家精神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驱动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商业模式创新演化的理论模型,并结合中国PC网络游戏行业深入研究了其商业模式演化历程,最后给出了行业未来商业模式创新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17.
邵鹏  胡平 《科研管理》2016,37(7):81-88
基于双边网络效应视角和商业模式创新相关理论,提出电子商务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的"创新动因-驱动因素-创新效果"研究构念。通过多案例研究得到提升顾客识别、顾客契合、让渡顾客价值、电商生态系统的方法。按照电商平台创新演变阶段进行讨论,认为个性化推荐系统所代表的技术驱动、商业诚信所代表的市场驱动、线上线下整合代表的价值链驱动、以及自组织生态系统代表的范围经济驱动分别是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各阶段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戴德宝  赵敏  陈荣秋 《科研管理》2007,28(4):55-59,80
本文在描述新产品开发基本流程基础上,依据"阶-门"模型设计思想,设计了一种新产品开发网络集成模型。该模型通过顾客交互、研发流程和数据集合三层体系结构不仅体现了对现代计算机、通信网络及数据库前沿技术的应用,而且是对"以顾客为中心"的现代市场化经营理念和新产品开发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该模型能够进一步改善研发流程,并有效地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9.
黄鹏  刘箴 《科技通报》2012,28(7):71-74,101
考虑情绪参数有助于增强群体动画的可信性,基于相关研究,提出了智能体在紧急情况下的情绪模型,构造了情绪值的公式,并给出了逃生算法。采用微软DirectX3D实现一个剧场火灾逃生原型系统,初步的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模拟群体逃生中的情绪传播。  相似文献   

20.
李辉 《中国科技信息》2011,(14):123-123
根据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学生自行制作了一个光伏建筑一体化模型,用于演示光伏并网发电技术在低能耗建筑中的应用。该模型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