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BIM技术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构建信息模型或构建数字模型。建筑信息模型是指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支持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即从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等整个生命周期阶段对建筑工程进行全方位的管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BIM技术在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中得到了逐步的应用。本文笔者根据工作的实践,对应用BIM在工程管理技术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2.
BIM是国外较先进的建筑技术其不仅能够提高建设工程的建设效率也能对相关工程在设计之前进行提供帮助。而我国的建筑工程设计中往往存在设计时间长,三维成图慢等现象,这些现象也阻碍了市政桥梁的设计及发展,并为施工人员的施工造成一定滞后性。本文对BIM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包括国外的BIM技术发展现状与国内的BIM使用现状进行说明,并对BIM技术应用于市场桥梁设计的研究进行分析,以促进国内市政桥梁设计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研究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管理过程中的优点,归纳出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优势,展望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BIM技术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IM不仅仅可以提供出最优质的施工方案还能够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利用BIM还能够很好的协同各个专业的工作,并且能够让管理更加精细化。能够将建筑信息进行共享,让每一个参与方都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工程的建筑情况。本文从BIM技术的概述入手,分析了BIM的优势,对BIM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应用作出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建筑工程行业的施工技术及相应设备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出现能够大幅提升建筑施工的效率及建设质量。通过总结以往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围绕BIM技术的应用方式进行分析,能够得出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BIM的合理方式和效果提升路径。希望能为后续的建筑施工技术发展和施工质量管理效果提升带来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3)
作为高校中的重要专业之一,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学习质量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的就业率参数。BIM技术是我国建筑工程的重要发展方向,该技术向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过程的引入,可以有效提升该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优势。本文从BIM技术的概念入手,对BIM技术在高校建筑工程专业中的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内江科技》2020,(1):112-113
就我国经济发展而言,建筑工程行业属于重要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也在增加,并且也扩大了建设规模,致使区域经济发展得到了很大程度提升。新的时期,对于建筑工程行业而言,提高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节能设计是必然要求。因此,在建筑工程节能设计中,应用和推广BIM技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基于BIM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文章考虑BIM技术在国内企业中的应用以及在高职院校中课程改革的现状,提出了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总体思路和目标,通过增设新课和植入原有课程的方式,将BIM技术有机的融入现有课程体系当中,并给出了课程涵盖的BIM知识模块和对应的部分相关软件,为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课程设置和BIM技术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我国就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人们为了使得工程施工的质量得到保障,满足工程施工的相关要求。然而就将总图设计的相关内容应用到其中,从而对整个建筑工程进行综合性得到控制管理。本文通过对总图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概述,讨论了总图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是机电安装工程在现场施工中可以起到极大作用的新式"武器"。BIM技术应用在现在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机电安装工程行业的广泛认可和使用。在国内,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先进科学技术研究的投入不断增多以及我国各个领域的科技水平快速扩张和发展的环境下,相关领域机构和大多数优秀的建筑企业早早就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和应用BIM技术。其中机电安装工程作为一个功能包容性大、设备种类多样、专业管线繁杂、工艺工法要求严谨并且发展迅速的行业,他对于BIM技术应用的需求已经愈发的明显和紧迫。本文由机电安装工程的特性谈起,引出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浅淡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7,(6)
BIM技术作为一种新思维以及新方法,在工程造价中的具体运用可以有效解决建筑工程中所出现的海量数据,从而有效帮助工作人员处理造价管理工作中的各项问题,进而使得建筑工程在造价管理的工作中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并且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因此,本文主要结合BIM技术实际应用情况分析建筑工程中如何借助于BIM技术做好造价管理的工作,从而有效推进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BIM的发展和应用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BIM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目前工程造价信息系统的现状作了分析,同时对BIM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应探究。BIM在以后工程造价中必然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的大发展,促进了水利工程建设的智能化、规范化。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还存在进步的空间。本文阐述了BIM技术的含义以及应用优势,分析了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以期为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推广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7,(7)
随着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应用的日渐成熟以及国家对BIM技术的强力推广,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设BIM类课程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背景,分析了高职院校开设BIM课程的重要性,提出了设置BIM课程培养目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如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通信、电子行业等领域内应用广泛,但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尚处在早期阶段。随着建筑工程质量要求的提升和国家对建筑施工的规范要求,打造低碳、环保、高效的建筑工程成为现代建筑领域的标准。BIM技术的出现推动了建筑信息化前进的步伐,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IM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新时代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方式,促进着建筑信息化的发展。本文研究并分析BIM技术的应用现状、优势以及在建筑施工管理的应用,便于为建筑信息化提供可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建筑工程中因为涉及的工作和任务量比较多,所以信息分析和管理工作就相对比较复杂。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始采用BIM技术对建筑周期内进行施工指导,同时应用GIS技术为BIM技术提供信息整理。将BIM技术和GIS技术结合起来,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可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1,(12)
BIM技术在医院项目和管线工程施工过程的应用研究,能提高医院项目管线施工质量,保证后期检修和维护效率。以某医院扩建工程为例,分析其管线工程的设计要求、施工环境和施工方法,提出BIM技术的应用规划,建立BIM技术应用流程,分专业总结BIM技术应用实践过程,以期BIM技术在管线工程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BIM技术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被提出来了,然后在国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我国对BIM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从近期才开始的,我国BIM技术在设计方面得到了充分利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主要通过从BIM技术的全流程智能控制、全流程协同工作两方面论述了BIM技术的优点。最后,通过工程实例,着重分析了BIM技术在项目施工管理的准备阶段、碰撞检查、进度节点控制以及虚拟施工指导四方面的突出优势,结果表明,将BIM技术引用到施工管理中,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管理的质量、进度以及成本。  相似文献   

19.
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促使着新型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预应力管桩建筑的施工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其技术的应用更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尤其是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应用更是较为普遍。因此,对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分析成为了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对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施工技术的应用及质量控制的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的科学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7,(23)
BIM,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借助建筑数字信息、应用建筑数字信息以及传递建筑数字信息等技术的一项现代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工程管理水平的全新技术。利用BIM技术能够对项目建设的全周期提供直观且高效的解决方案,包括从项目前期规划方案对比分析,设计概算的自动生成,到三维模型与二维施工图纸的转换,再到施工方案的对比优化和监测数据的实时查看等,从而为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可视化的精细模型,不仅有着较为完整的数据信息,也能够在模型设计阶段就将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解决掉,从而提高了工程项目的设计水平,提升了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