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中国人》2009,(3):42-42
一个宇宙再游离过程,被认为是在宇宙足够冷却、以允许第一代恒星形成之后开始的。人们是通过观测在大爆炸之后不到10亿年形成的天体来研究这一时期的。红移值z=6.42的类星体SDSS J114816.64+525150.3的宿主星系就是这样一个星系.现在研究人员已用很好的空间分辨率对其进行了威像,显示了一个存在强烈恒星形成过程的巨大区域。  相似文献   

2.
星系的等光强轮廓性质与其结构性质紧密相关。因此研究星系的等光强轮廓及其演化,可为探索星系的结构演化提供有用线索。描述星系等光强轮廓的参数主要是星系的椭率(ε)和A4(傅里叶展开第四阶的余弦项系数)。研究星系的ε和A_4的径向分布有助于区分星系内部不同的结构成分(如盘、核球及恒星晕等)。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利用核球和盘的二维分解技术,从CANDELS五个场中选出一个高红移(0.5z1.5)盘主导的恒星形成星系样本,以检验盘成分对星系等光强轮廓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倾角的盘星系的ε和A_4的径向分布,我们证实了恒星形成星系的中间区域呈现"恒星盘"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天文地理     
<正>旋涡星系初始质量函数研究进展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葛均强、毛淑德等研究人员,利用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积分场巡天项目——SDSS-IV Ma NGA数据,结合星族合成以及星系动力学模型,对816个河外星系的初始质量函数进行了研究,这也是首次利用积分场光谱对旋涡星系的初始质量函数进行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天体物理期刊》。恒星初始质量函数(IMF)是当前星系形成演化的热门话  相似文献   

4.
对风沙跃移运动采用离散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对沙粒相采用离散相模型(DPM模型),研究沙粒在跃移运动过程中的运动轨迹与摩阻风速及粒径大小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随摩阻风速的增大,跃移轨迹高度逐渐降低,跃移轨迹长度逐渐增长;随沙粒粒径的增大,跃移轨迹高度逐渐增大,跃移轨迹长度逐渐缩短;跃移轨迹长度与跃移轨迹高度的比值(L/H)随摩阻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呈对数关系,随沙粒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呈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5.
腾讯科技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最新的宇宙研究可追溯到130亿年前,仅仅是大爆炸发生后的五亿年左右,这个时期内宇宙的第一代恒星和星系逐渐开始形成,但是科学家们认为当第一代星系完全诞  相似文献   

6.
正中子星是一些恒星演化到末期经过超新星爆炸之后遗留下的致密天体,一颗典型的中子星质量介于太阳质量的1.35到2.1倍,半径则在10到20千米之间(质量越大半径收缩得越小)。中子星的密度非常高,其内部的物质形态极为特殊,在地球上是找不到这类物质的。这使得中子星成为我们在宇宙中发现的最为怪异的天体之一。尽管如此,中子星的内部其实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很相似。其中最奇特的是,在中子星的内部  相似文献   

7.
杨戟 《科学中国人》2011,(15):55-55
我们定位了中途太空实验号卫星拍摄的暗云G08481—01.09以研究红外暗云的物理特性,并更好的理解大质量恒星形成的起始条件。六个氨核的质量在60-250M的范围内,温度为12K.分子氢数量密度接近于10(5)Cm(3)。  相似文献   

8.
关于宇宙加速膨胀和星系自转曲线异常问题,相应领域每年都有大量论文发表。然而,或许只有学习AlphaGo的"思维方式",像AlphaGo那样思考,我们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重新研究了束缚态和非束缚态,以及超星系团因光辐射而产生的质量损失与空间膨胀的关系。我们推测:光子和任何物体之间的引力势能为零;光子和任何粒子之间的引力势能为零;因光辐射不断产生质量损失的两个相邻的互为非束缚态的天体系统,它们之间的引力势能并不会因为光辐射损失质量而减小,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引力势能是守恒的。循着这一思路,得到了两个相邻的(互为非束缚态的)超星系团之间的空间膨胀速度和空间膨胀加速度的方程。对于星系自转曲线异常,我们推测:在旋涡星系中,存在空间膨胀;旋涡星系中的空间膨胀沿着始自于星系中心的螺旋方向;相对于同一观察者,上述螺旋方向与旋涡星系自转方向同为顺时针方向,或同为逆时针方向;旋涡星系中的一个天体所在区域的空间膨胀速度与这个天体到旋涡星系中心的距离(中心距)成正比。目前测得的旋涡星系自转速度,应该是旋涡星系的本动自转速度与旋涡星系内的空间膨胀速度的叠加。两个速度叠加后,就会出现我们现在看到的星系自转曲线呈平坦状的结果。从旋涡星系自转速度中剔除旋涡星系沿螺旋方向的空间膨胀速度,我们得到旋涡星系的本动自转速度-这一运动速度仍然符合牛顿经典理论。因此,旋涡星系中的恒星不会从旋涡星系中逃逸。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旋涡星系旋臂的指向一般和星系旋转的方向相反,因此旋涡星系中的空间膨胀沿着的螺旋方向与旋涡星系旋臂的螺旋方向一般是不同的(目前仅发现NGC 4622的旋臂指向就是自己旋转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钱德拉深场是河外X射线巡天中的佼佼者,在多波段观测的有效补充下,对于我们深刻认识0.5~8keV宇宙X射线背景辐射源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这些源主要是遥远的活动星系核、星暴和正常星系。本综述(1)提供了钱德拉深场的背景信息;(2)概括了X射线巡天观测近20年来的一些重大研究进展;(3)重点介绍了来自钱德拉深场的一系列令人兴奋的最新科学成果,包括发现首例双中子星并合形成的磁星所驱动的X射线暂现源、活动星系核光变、物理和统计、星系和超大质量黑洞协同演化、星系X射线双星辐射演化以及星系群普查等;(4)总结了一些重要的开放性问题与未来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0.
这颗黑洞的质量约为太阳的200万倍,位于天炉座螺旋星系(NGC1365)内,距地球约5600万光年美国宇航局和欧洲航天局于美国东部27日宣布,根据美国"核星"太空望远镜(NuSTAR)以及欧航局XXM牛顿望远镜(XMM-Newton)的观测数据,科学家首次准确测量出一颗大质量黑洞的旋转速度,这有助于了解有关超大质量黑洞成长和演化的谜团。  相似文献   

11.
Nature     
<正>高光度蓝变星的爆发Nature封面:一个高光度蓝变星的湍流包层围绕着中心高密度核的视觉效果图。Nature杂志第7724期封面文章报道了高光度蓝变星的爆发相关机制的研究,这些经过演化的大质量恒星的光度和大小会表现出巨大的变化。姜燕飞及其合作者利用三维模型解释了这种现象的背后机  相似文献   

12.
它们是遥远的宇宙深处的一种星体,它们的直径不到一光年,而亮度(每秒所释放的能量)却比直径为10万光年的巨型星系还大千倍!它们看起来如同普通的恒星,但其璀璨的光芒使远在100亿光年之外的我们也能看到它们,于是科学家叫它们“类星体”,并形象地称它们为“宇宙的灯塔”。40年来  相似文献   

13.
正何谓雾霾?大气颗粒物是悬浮在空气中的一类固体物质为核,表面粘附气态以及液态分子的颗粒状的混合物质。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不同颗粒物的划分主要根据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理想状态下,例如以10μm、2.5μm、1.0μm以及0.1μm为单位,人为划分为PM_(10)、P M_(2.5)、P M_(1.0)、P M_(0.1)等。近年来最为公众熟知且经研究发现与人群健康关系最  相似文献   

14.
利用在线的气溶胶质量浓度与光学特性观测资料,对广州地区进行研究,得到下列3个结论.1)能见度与气溶胶质量浓度呈明显负相关关系.当PM1大于60μg/m3时,随PM1质量浓度降低,能见度变化不明显;当PM1小于60μg/m3时,随PM1质量浓度降低,能见度迅速升高.2)相对湿度对能见度的影响很大.当相对湿度在70%~80%范围内时,只有当PM1的质量浓度小于40μg/m3,能见度才能达到10 km;而当相对湿度为80%~85%,PM1的质量浓度必须小于20μg/m3,能见度才达到10 km.3)气溶胶吸湿增长因子f(RH)与相对湿度之间存在下列关系式:f(RH)=0.6+0.133×(1-RH100)-1.633,本地化的f(RH)与美国能见度观测网IMPROVE的湿度增长曲线在相对湿度为50%~80%之间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5.
氢键Y…H-X(X与Y是电负性原子,Y也可以是π键)是在质子给体的XH键与质子接受体Y的孤对电子或π电子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光谱性质分,氢键有两类,一类是传统的红移氢键,其典型特征是:比较高的相互作用能(10~20kcal/mo)l,X-H键增长、振动频率减小(红移)以及红外强度增大;另一类是蓝移氢键,其典型特征是:相对较低的相互作用能(1~3kcal/mo)l,X?H键缩短及其振动频率增大(蓝移)。  相似文献   

16.
问专家     
<正>如果你遇到一个质量为1克的黑洞,会发生什么?根据霍金的理论,在宇宙中存在着很多微型黑洞,它们的质量比1千辆汽车的质量还大,但是体积却比一个原子还小,所以可以轻松穿过地球,不会对地球或者人类产生影响。但如果是一个硬币大小的黑洞,那么事情可能就不一样了。我们首先来假设一个黑洞的质量为1克,根据史瓦西半径公式,可以算出这个黑洞的半径大约为10-30米,而一个氢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维生素 P(V_p)在0.05M NH_4Cl 0.1M KCl 底液中的示波极谱、普通极谱及新极谱(卷积伏安)行为.V p 的导数峰电位为 E_p=-1.54V[VS.Ag/AgCl(sat.),KCl(sat.].导数示波极谱测定 V_p 的检测限为5×10~(-9)M(3ppb),V_p 浓度在1×10~(-8)-8×10~(-4)M(6ppb-500ppm)间与导数峰高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可用于定性及定量测定 V_p.卷积伏安法等多种方法的研究证明 V_p 的电极反应属于自动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地球终于找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兄弟。2011年12月5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表声明,证实他们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了"第二地球"——一颗名为开普勒-22b的行星。尽管位于太阳系外的开普勒-22b距离地球足有600光年,但它简直就是"胖版地球"。美国探索频道网站称,该行星半径约为地球的2.4倍,表面温度约为21摄氏度。就像大哥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一样,"弟球"每290天也环绕着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转。  相似文献   

19.
当一个表示式或方程式需要断开、用 2行或多行来表示时 ,最好在紧靠其中记号 =, ,- ,± , ,× ,·或 /后断开 ,而在下一行开头不应重复这一记号 .一般规则是 :(1)优先在“=”或“≈”,“>”,“<”等关系符号处转行 ,关系符号留在行末 ,转行后的行首不必重复写出关系符号 ;(2 )其次可在× ,÷ , ,-符号处转行 ,这些符号留在行末 ,转行后的行首不必重复写出符号 ;(3)可在 ∑ ,∏,∫,dxdt等运算符号和 lim,exp等缩写字之前转行 ,但绝不能在这些符号之后立即转行 .例 12 ∫2π0 ∫10 f# (reit) 2 u(reit) (1- r2 ) rdrdt≤ 2 Df# (z) 2 |u(z) …  相似文献   

20.
成都市软件产业集群企业网络演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平  李聪  陆燕萍 《科研管理》2011,32(10):118-126
根据1992-2009年成都市软件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数据信息,对该产业集群构建隶属网络并衍生出"企业-企业"单模网络,利用Pajek软件分别从集群企业自我中心网和整体网络两方面进行网络可视化分析,从而研究网络的演化机制。结论表明:1)集群内大多数企业未发生转型,而转型企业的演化过程遵循逐级稳步发展的态势;2)企业自我中心网表现出以同业者增多为主、企业多元化发展为辅的演化机制;3)集群整体网络表现出节点增长、关系增加的演化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