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评论类节目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节目的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语言和观点,都有引导舆论走向的作用。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评论节目的风格。本文将针对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的风格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郭琳 《传媒》2021,(15):47-49
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以其鲜明的导向性、群众性等特征,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这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担当也因兼具主持人与评论员等多重身份而越来越立体化,,并肩负着新闻传播的重要职责.以白岩松等为代表的《新闻1+1》节目主持人以其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文化内涵,以及应势而动的能力赢得受众广泛赞誉,成为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艺凡 《记者摇篮》2015,(1):47-48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信息传播途径的日益增多,媒体间的竞争已步入到"新闻解释权"之争,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异军突起,成为各电视媒体新闻节目改革的新突破,一批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新闻评论员也应运而生。他们在每一档节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持人或评论员既是讨论式、辩论式的引导者,也是谈话式、访谈式的挖掘者,还是主评式、述评式的思想者。这无疑对新闻评论类主持人的能力有一个很高的要求,那么新闻评论类节目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主持人,现今新闻评论类主持人容易步入哪些误区,本文对此做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在任何电视新闻类节目中,主持人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要素。他们是新闻内容的最直接传递者,主持人的专业素质、政治趋向、道德操守,甚至情感表露,都有可能影响到节目内容的传播效果,影响到节目受众对新闻节目的价值判断。电视新闻工作水平高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导向水平。因此,电视新闻节目,要想正确引领舆论,传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表现特征,主要体现在稳定性、周期性和模式性这三个方面。浙江的电视荧屏近几年产生了不少像《新闻深呼吸》、《公说天下》、《有话大家说》等新闻评论类节目,且在舆论场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目前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逐渐成长为包含多种节目形态、表现手法、评论理念的新型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6.
如今的电视节目中,新闻评论类节目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新闻评论类节目一方面报道了新闻事实,同时也对新闻事实进行了更为深刻、系统的分析和评论,在社会监督和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在对新闻事件、现象以及大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评论的时候,为了追求更好的传播效果,势必会在评论时采取一些必要的语言技巧。本文将着重从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如何提出观点、表明态度的语言技巧出发,阐释作为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练好语感、语智、语趣三项功夫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新闻主播,目前在我国主要指电视新闻消息类节目主持人。区别于普通的新闻播音员和新闻访谈类及评论类节目主持人,新闻主播在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有其特殊的身份定位和工作任务,对主播角色的定位,我们遵循主播应是“民主制度下的公众人物、现代传播中的媒介人物、和谐社会里的文化人物”的总体标准,并认为主播角色的定位也应是依据个人特质的、多层次的综合性定位。  相似文献   

8.
新闻评论是新闻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引导舆论的作用,所以被称为“新闻单位的旗帜”。电视新闻评论形式新颖、简洁、活泼、犀利,一般情况下和消息融合在一起,不仅告诉人们新近发生了什么事,而且指出这类事情意味着什么,加之主持人恰当地配以动作、表情等等非语言讯息,使评论的感染力得到很大提高,成了评论界引人注目的“新星”。但目前,电视新闻评论还比较薄弱,很有加强的必要。为此,本文从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角度来谈谈电视新闻评论的表述方式与表达要求。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评论是针对社会热点现象或思潮,根据新近发生的典型事例,通过电视传媒发表观点和看法,做出分析表述或客观评论的一种节目形式。强烈的舆论引导性和客观公正的评判性使电视新闻评论成为新闻类节目的旗帜和灵魂。电视新闻评论做得好否,往往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它以新闻事件为由头和内容,通过对新闻嘉宾的现场访谈和主持人思路的引导,反思新闻事件带给人们的思考。由于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时效性强,选题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备受人们关注。但是,在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中、由于节目诞生时间较短,节目制作者、主持人对人文关怀内涵的理解不到位,甚至节目制作人员知识层次和知识结构达不到人文关怀的制作要求,一些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中人文关怀内涵的表现差强人意,这同时代发展和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自身的发展要求都极不适应,需要电视工作者从理论上做出回答。  相似文献   

11.
刘文红 《青年记者》2007,(18):66-67
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它以新闻事件为由头和内容,通过对新闻嘉宾的现场访谈和主持人思路的引导,反思新闻事件带给人们的思考,给人以启迪。由于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时效性强,选题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备受人们关注。但是,在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中,由于节目诞生时间较短,节目制作者、主持人对人文关怀内涵的理解不到位,甚至节目制作人员知识层次和知识结构达不到人文关怀的制作要求,一些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中人文怀内涵的表现差强人意。这同时代发展和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自身发展要求都极不适应,需要电视工作者从理论上做出回答。  相似文献   

12.
在融媒体背景下,新媒体平台的技术发展以及模式转变正在改变着受众的观看方式和心理需求。基于此背景,各类电视新闻节目都在寻求创新转变升级,新闻评论类节目作为重要的新闻节目类型,改革之路也是必然选择。《中国舆论场》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一个融媒体时事热点节目,本文以此节目为例,从新闻评论类节目在融媒体环境下的创新与转型的角度出发,分析节目特色以及创新尝试,以此来探讨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创新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3.
新闻评论是新闻舆论的旗帜。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新闻的延长、深化和升华。电视新闻评论针对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加以论证,肯定正确的,批判错误的,在引导社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央视《新闻1+1》是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一面旗帜,本文以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接受美学研究方法为切入点,剖析该节目是如何将这一理论应用于新闻传播领域的,进而为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革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央视《新闻1+1》是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一面旗帜,本文以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接受美学研究方法为切入点,剖析该节目是如何将这一理论应用于新闻传播领域的,进而为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革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评论类节目中,构成节目的两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叙述性信息和意见性信息。电视新闻评论相对报纸新闻评论更具有优势条件,它可以运用更形象的符号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的传播方式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传播主体是主持人和嘉宾,而最佳的传播渠道就是通过谈话来表达观点。为了克服以往新闻评论节目中的严肃、呆板和生硬的节目形式,很多电视新闻节目采取聊天和谈话的形式来进行,谈话类新闻评论节目的核心就是通过共同探讨和讨论问题,来营造出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谈话场",从而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笔者通过对《锵锵三人行》这一档时事谈话类新闻评论节目的案例分析,并结合人际传播的理论,来探究谈话类新闻评论节目的特色以及谈话场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述评将新闻的客观性与说理性结合起来,融客观叙述与主观评论为一体,其表现形式是以纪实性的事实为基础,以现场图像和实况音响为手段,由大众参与评说,最后经主持人或权威人士点评,通过对事物内在逻辑的揭示,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对受众起到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由于这种电视新闻节目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有较强的舆论引导功能,社会影响较大,因而受到媒体的重视和受众的欢迎。电视新闻述评的个性特点1、选题立论强调现实的针对性。选题和立论是新闻评论最重要的环节。选题是解决报道和评论什么的问题,优化选题是搞好评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述评将新闻的客观性与说理性结合起来,融客观叙述与主观评论为一体,其表现形式是以纪实性的事实为基础,以现场图像和实况音响为手段,由大众参与评说,最后经主持人或专家、官员点评,通过对事物内在逻辑的揭示,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对受众起到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由于这种电视新闻节目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有较强的舆论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新闻评论类节目,还是访谈类节目.抑或是娱乐类节目.在节目进行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常常需要主持人给予评论。这种评论.或对节目所涉及的人物、事件、行为等进行评价,或对言论、观点表明态度.都需要主持人具有一定的评论能力。因此.一定的评论能力是主持人的一项基本能力,在主持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主持人应当重视这种能力的培养.努力做一个会评论的主持人。  相似文献   

20.
杨洋  赵品 《今传媒》2012,(3):79-80
对于电视这个媒介来说,新闻评论类节目办得成功与否,直接体现了电视台的业务水平的高低。新闻观察员出现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增加了此类节目的评论深度与力度。本文以《新闻1+1》栏目为例,谈论新闻评论类节目中新闻观察员话语权的使用情况,以及如何规范其话语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