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航 《林区教学》2024,(4):36-40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数字人文为历史学的研究方式和教学方式带来较大变化,一定程度上突破传统史学的界限,也为新时期历史学的培养方式革新注入新活力。分析“新文科”建设中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困难,解析历史学专业数字人文培养模式的核心目标和构建理念,并结合杭州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数字人文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提出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教学内容方法、创新导师指导机制和优化学业考评方式的提升完善方案,持续推进历史学专业数字人文培养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曹姗姗 《教师》2023,(9):117-119
新文科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内容。其中,新文科建设的逐步推进为历史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文章作者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围绕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价值进行阐释,分析了历史学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随后从挖掘思政元素、充实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及打造课程思政教师团队等方面探讨了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3.
为响应国家人才强国战略,满足社会发展对公共管理专业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各高等院校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专业拔尖创新人才需要注重知识素养水平、创新创业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关键要素。教育部门和高校在推进新文科建设中应从加强社会协作、提升师资力量、建立健全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等方面,构建全面化和系统性的公共管理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4.
培养适应新时代的新文科师范类人才,是地方高校历史学师范类专业建设的内在要求。《中国近代史(下)》课程立足这一要求,坚持新文科“基础+”课程建设理念,探索新文科与新师范专业课程建设的可能性与可行性。课程以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创新创业能力与师范生从教能力双重培养为导向,突出对学生的历史学基本素养、初步创新研究能力、近代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与开发利用能力、师范生从教能力的培养;提倡跨学科课程理念、多学科深度学习方式;强调对近代历史文化、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的挖掘,将课程思政融于教学全程,赓续红色血脉,涵养高尚师德。  相似文献   

5.
社会工作专业恢复重建已有30多年,但在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两个方面陷于低层次发展困境。教育部提出的新文科建设旨在解决文科在新时代的发展问题,正好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指明方向。新文科建设的三大本土要求是中国特色、融合创新和服务社会,引领社会工作开展专业建设可以实现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高质量发展。服务—学习模式强调学校教育和社会服务相结合,既回应了新文科建设要求又契合了社会工作的服务本质,可以成为社会工作新文科建设的创新路径。具体而言,通过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互构形成服务—学习行动框架,分阶段完成社会工作新文科建设三大要求,最终达到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高质量发展目标,突破社会工作专业困境。  相似文献   

6.
新文科建设与课程思政已成为新时代推进高等教育"质量革命"的关键一环.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思政素材颇多,探索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有利于有序推进历史学专业建设,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历史学专业教师应明确自身使命与职责,深入挖掘爱国主义与家国情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课程思政元素,从课...  相似文献   

7.
新文科倡导学科交叉、专业融合,推动文科教育在守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作为三大重要抓手。以新文科建设为指引,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优势与学科特点,从多维度教学、课程思政融入、教学思路创新、翻译教学与数字化教学融合、创建产学研用合作机制、翻译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等方面对翻译课程进行教学创新研究,以此解决应用型本科院校翻译教学所面临的困境,为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应用型、融合型、创新型、多元化的翻译人才。  相似文献   

8.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文科是"四新"战略的构成之一,是提升哲学社会科学高等教育质量、创新文科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举措。文章首先从国家整体发展需要出发论证了新文科建设的战略意义;对新文科的内涵、目标、特征等进行了阐释和梳理;探讨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统筹规划文科教育的新领域和新局面,探索培养新文科人才,布局和优化文科教育创新体系;最后,以在新文科建设中的探索和尝试——开设数字人文专业为例,研究新文科建设的具体实施和推进策略,为开展新文科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已经成为地方本科高校的共识.但目前的文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还不能很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本文在分析了文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与理工科专业具有不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要从专业内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环节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对文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新文科建设是“十四五”时期推进建设教育强国的长期规划,新文科以“新”为导向,对文科教育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打破学科界域,坚定文科领域的融合创新发展。艺术管理是新文科建设的重点交叉学科之一,对其教育理念的思考与研究,是新文科背景下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的首要环节。以艺术管理学科的代表性专业方向——表演艺术管理作为研究本体,以新文科的三个“新”维度为研究视角,对其教育理念进行多维度探索。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文科建设在我国高校全面展开,外语专业的创新发展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外语专业,是创新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新外语。新外语建设基于《国标》和《指南》,以“讲好中国故事”为指引,培养的是能够传播中国、沟通世界的新型人才。外语专业的教师需要准确把握新文科建设理念,不断探索新时代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在中国兴起的"新文科"教育理念倡导以人为本和需求导向,强调多层次学科交叉,主张在文科教育中融入新技术。该理念为历史学本科人才培养指出了新的路径。基于20余年基地班建设积累的经验,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尝试从"多对一导师制"、创新课程体系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多个层面实践"新文科"教育理念。所有的谋划和探索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培养能够将不同学科知识嫁接融合、具有复杂思维、拥有足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适应信息化时代和不同职业要求的历史学本科人才。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校和新就业形势之下,许多地方高校的文科专业出现诸多不适应症状,究其原因,这既来自大的社会环境,又更多的有地方高校文科专业自身的原因。地方高校文科专业应紧紧抓住益地人才培养的方向,积极向益地人才智库培养基地转型,全力输送创新应用型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自学校层面到教师,从制度建构等方面都要积极完成自身转型。  相似文献   

14.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31(4):F0002-F0002
1.学科概况。专门史是历史学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是政法学院历史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本学科是伴随着政史系、政法系、政法学院的不断发展及历史教育、综合文科、历史学专业的先后设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5.
葛涛  陆萧雅  马莉 《大学教育》2023,(19):53-56
新文科建设的核心是在传统文科的基础上,将各学科专业课程进行交叉融合,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的途径,以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习内容广泛,是新文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新文科建设的提出,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时代外贸人才。文章以N大学国家一流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建设为例,深入剖析其教学改革整体思路、总体目标、具体措施与主要成效,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模式创新,为新文科人才培养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基于国内新文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状与教育实施过程,以“人才培养三问”为基础,提出了“过程式”新文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什么”→“用什么培养”→“怎样培养”→“培养得怎么样”为主线,回答新文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的、培养内容、培养方式与培养质量的问题,基于“要素论”充实人才培养模式内容,具体从培养目标与要求、培养内容与课程体系、培养制度与形式、教学实践、培养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为高校结合自身特色培养新文科拔尖创新人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当前,做好新闻学专业的“新文科”赋能,是实现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学科建设工作的有利抓手。综合类院校的学科门类齐全、新闻学专业自身具有创新改革的内在动力、校内实践平台能够有效辅助专业办学为新文科视野下地方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的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新文科视野下地方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的创新改革要创新顶层设计,使办学理念与时俱进;创新培养模式,进行知识融合探索;创新评价体系,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的的评价权重;创新产出导向,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加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8.
新文科建设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作为社会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学学科,应顺应新文科建设的需要,在育人观念、人才战略定位、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授课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构筑适应新时代社会需要的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9.
“生态旅游”是武夷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依托于武夷山国家公园和世界双遗产地,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课程。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课程组结合武夷山生态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优势,以学院办学定位和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采用植入生态旅游创新理论、建设课程资源库和教学平台、联结实训实践产业体、创新科研和服务地方项目、融入思政教育思想、探索SPOC+DoPBL教学模式、输出创新创业与竞赛成果的“七维一体”课程体系建设模式,有效促进学生对“生态旅游”课程的理论理解与实践应用,使得课程更契合新文科教育改革和生态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相似文献   

20.
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给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发展空间.新文科专业建设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多方协同育人.新文科视域下新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应通过"一贯彻、二并行、五融合"的路径,即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核心和价值导向,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的始终,强调英语知识与商务技能并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