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中国记者节的确立,是新闻界的一件大喜事,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闻界的重视与关怀,也说明了党和政府对我们新闻队伍的工作是肯定和满意的。因此,在这个备受新闻界同仁关注的重要节日来临之际,我同我的同事们感到欢欣鼓舞,也很有些浮想联翩。 在我国,记者的职业是伴随着近代传媒特别是报纸的出现而出现的,因此至少有100多年的职业史,但真正赋予记者以灵魂的时代,却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闻事业诞生与发展的时期。在国内革命战争以及民族解放战争中,党领导下的新闻队伍及新闻界的革命统一战线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新闻记者和新闻…  相似文献   

2.
今天是第二个中国记者节,也是新世纪的第一个记者节。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省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新闻战线上的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新闻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这是对新闻事业在党和国家整个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概括,是对新闻工作历史经验和社会现实的最精辟、最科学的总结,也是对广大新闻工作者语重…  相似文献   

3.
感悟记者节     
两千年的十一月八日,我们迎来新中国的第一个记者节。这是党和政府对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者的关怀和重视,也是一个让全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欣喜的节日。是继教师节、护士节之后又一个工作的节日。这一天,让我们自豪,让我们荣耀,让我们振奋,更让我们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1937年11月8日,范长江等人在上海  相似文献   

4.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中国记者节。 在党中央关心下,经国务院批准,每年11月8日为中国记者节。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闻事业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新闻职业的充分尊重,体现了党中央对新闻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受党中央委托,谨向辛勤工作在新闻战线的全体同志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向为党的新闻事业繁荣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新闻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5.
经国务院批准,从今年起,规定每年的11月8日为“记者节”。从此,广大新闻工作者有了自己的节日。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新闻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新闻工作者的关怀和厚爱,可恭可贺,可喜可庆!党的新闻事业历来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都对新闻工作和新闻工作者作出过明确指示,寄予了殷切期望。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建设和改革年代,我们党取得的每一个胜利,都凝结着新闻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忠诚奉献,许多同志还为党的新闻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今天,我们在欢庆自己的节日的时…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十八大之际,我们迎来了第13个中国记者节。今天,大家十分高兴地齐聚一堂,参加江苏省记协举办的庆祝表彰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江苏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委宣传部,向中央驻苏新闻单位的同志和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表示节日的问候,向获得中国新闻奖、江苏新闻奖和戈公振奖的同志表示热烈祝贺,向为我省新闻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表示崇高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新闻工作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7.
值此中国记者节之际,我们特发表周明初同志的这篇文章,一方面是追思最近辞世的陆灏同志,一方面也是希望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那种敬业精神、坚定信念和对新闻事业的不懈追求继续激励年轻一代,把新闻工作做得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8.
11月8日,党和国家对新闻工作者的关心,对新闻工作的重视,在这一天凝聚、欢腾、升华……记者节,一个同教师节、护士节同样神圣而崇高的节日。从此,每年的这一天,她成为全国55万新闻工作者自己的节日。 记者节,是我们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荣耀;记者节,更是我们肩上担负的责任和使命! 新闻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无愧于伟大的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十八大之际.我们迎来了第13个中国记者节。今天,大家十分高兴地齐聚一堂,参加江苏省记协举办的庆祝表彰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江苏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委宣传部。向中央驻苏新闻单位的同志和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表示节日的问候,向获得中国新闻奖、江苏新闻奖和戈公振奖的同志表示热烈祝贺,向为我省新闻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表示崇高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新闻工作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10.
曹鹏 《新闻记者》2008,(12):28-30
11月8日是中国第九个记者节,我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便是记者节(其余两个分别是护士节与教师节),足以反映新闻工作在社会上的地位与影响.  相似文献   

11.
好啊,记者节     
度过了半个世纪的记者生涯, 迎来了新中国第一个记者节,尽管六年前已从记者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但我依然是离位不下岗。这几天,我正校阅反映上海一个半世纪以来新闻事业发展历程的《上海新闻志》。追随着中国第一代记者的足迹,我感受了他们为寻求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富强而奋斗不息的精神,以及邵飘萍、史量才、羊枣们倒在血泊中的悲壮;看到了范长江、恽逸群、陆诒等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的艰辛。正是这一切,才有今天我们──中国55万新闻工作者自己的节日。 此时,我感到万分欣慰的是,做了五十年的记者,自…  相似文献   

12.
千年更迭,世纪相交,喜庆的龙年又迎来了一个新的节日—11月8日记者节。这是全中国新闻界的盛事。我作为一名老新闻工作者,感到由衷的喜悦。说起记者节,使我想起了1984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350多位记者、编辑、播音员欢聚一堂,汇报工作,交流经验,接受党中央的检阅,开创了新闻工作的新局面。我认为这次大会与今天的记者节有着内在的联系。因为1984年以前的35年中,新闻界就没有评选过先进工作者,也没有评选过优秀新闻作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  相似文献   

13.
本刊消息 11月8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记者节。几十年的薪继火传,一代代耕耘奋斗,新闻事业走过的历程是用鲜血和汗水铸就的一段辉煌。党和国家把“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前身“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的诞生日——11月8日确定为记者节,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  相似文献   

14.
2000年11月8日,是新中国第一个记者节。新中国记者节的设立,是党和政府重视新闻事业和关心新闻工作者的结果,是亿万人民群众关注新闻传播支持记者工作的结果,是全国55万新闻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结果,也是改革开放唤醒新闻工作者责任与权利意识的结果。 让我们以记者的名义,审视新闻记者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胡乔木在对华北记者团讲话中曾分析过记者所由产生的时代背景。他说:“为什么要有记者?人生活在社会上,为什么会发生记者这一问题?为什么会有这种职务或职业?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生活,其根本问题是阶级斗争,在阶级斗争…  相似文献   

15.
记者之节     
公元2000年11月8日,中国记者将永远记住这个日子。因为这是继教师节、护士节之后的第三个行业的节日,中国上千万记者期望已久的节日——记者节。从此,被人们称为“无冕之王”的记者们,有了自己的节日。 记者节的诞生,无疑标志着新闻战线上的同仁们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记者神圣的职业更加神圣,可喜可贺。但节中思节,却有许多关于记者“节”的东西要说。  相似文献   

16.
11月8日,时新闻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值得大书一笔的日子:55万从业人员有了自己的节日——记者节。节日是喜庆的:55万从业人员的代表聚会人民大会堂,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发扬传统,奔向未来,共商振兴新闻事业的大计。节日是豪迈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与新闻工作者共聚一堂,欢度节日,殷殷寄语,令人难忘。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者的关怀和重视。节日是意蕴深刻的:中国记协是在民族存亡之际成立的,是在炮火硝烟中诞生的。她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就把  相似文献   

17.
记者节有感     
11月8日,记者节,新闻工作者的节日。也许会有记者忘记了自己的节日,但我认为,就像国人不能忘了国庆节一样,记者也应该记住记者节。现如今这个“节”那个“日”已经多得让人目不暇接,但国家还要专设一个记者节,我想决不是为了凑过节的热闹吧。作为一名“老记”,一到记者节,便会油然而生一种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自豪感。在我国,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光荣,但并非每一种职业都有自己专有的节日,只有教师节、记者节等是中国所设立的专属一种职业的节日。对此,我想每一个真正的新闻工作者都不可能麻木不觉。光荣总是与奉献、责任联系在一起的。我为有记…  相似文献   

18.
2000年8月1日 ,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国记协将11月8日确定为记者节的意见。职业节日的设立会提升公众对该职业的关注程度 ,该职业的形象也往往因节日而凸显。因此对于这一节日 ,不光有庆典 ,也应该有反思。有关记者节的报道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新闻工作者对这一节日的认识 ,由此也可作为审视我国新闻从业人员职业意识的一个契机。因此 ,本文希望通过统计和分析两次记者节的报道 ,对当前我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意识状况作一些反映。我们分别选取了北京、上海和广州有代表性的9份报纸———《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  相似文献   

19.
记者,是一个崇高、受人尊重的职业;记者节,也是我国仅有的3个行业性节日之一,今年是中国第7个记者节。在这个记者节里,本刊约请一些长期工作在新闻一线的地市报新闻工作者,谈他们对记者节的理解、思考。我们以记者的身份记录同行的所思所想,不求宏大叙事,唯愿细节真实。  相似文献   

20.
《新闻导刊》2005,(6):I0001-I0001
11月17日,我市召开纪念第六个中国记者节暨新闻宣传工作表彰大会。我市新闻界及中央驻渝新闻单位、香港驻渝新闻机构的代袁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一节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